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超效浅层气浮+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某造纸厂的废水,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运行参数及经济技术指标。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其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石化产业园区污水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不好、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达标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设施运行情况和实际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水解+A/O+MBR的工艺处理该园区污水,并进行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经3个月的条件试验及1个月的连续运行,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本研究通过梳理温室气体协同管控的国际经验,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排污许可制的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管控体系设计方案,并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分近、中、远期,提出了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温至气体管控体系、逐步完善现有MRV管理制度体系、加快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统筹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分步建设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有序推进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六项具体建议,为我国将温室气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建立可靠的船舶排放清单不仅是大气环境科学领域对船舶排放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管理部门制定污染减排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常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由下而上的动力法对进出上海港船舶排放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上海港船舶进出签证数、船舶种类、吨位分布、运行工况、排放因子和燃油校正因子等多要素开展调查和分析,获得了上海港外港和内河9种船种和4种运行工况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结合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确定了1 km×1 km网格精度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船舶排放PM100.46万t,PM2.5 0.37万t,柴油颗粒物(DPM)0.44万t,NOx5.73万t,SOx3.54万t,CO 0.49万t,碳氧化合物(HC)0.21万t;排放温室气体CO2 288.55万t,N2O 0.01万t,Cn4 0.004万t.与全市排放清单总量相比,上海港船舶排放对SO2、NOx和PM2.5的排放影响最为显著,分担率分别达到12.0%、9.0%和5.3%.其中,以远洋船为首要来源,其排放量对全市排放清单的分担率分别为12.0%、8.4%和5.1%.  相似文献   

5.
通过海产品加工生产污水处理站“设计施工系统联调联试”的全过程,对其污水性质及特点进行分析,采取以“气浮+ICER生化”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结合污水处理系统联调联试,从提温降盐、确定混凝剂投放量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等方面进行工艺改进,以确保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开发了一套高效上流式生物喷淋除臭系统,介绍了生物喷淋除臭原理以及生物喷淋除臭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设备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高效上流式生物喷淋除臭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除臭效率高、投资建设及运维费用低、长期运行稳定等优点。在运行期间,系统除臭效率大于90%,出口臭气浓度(无量纲)小于2000,H 2S和NH 3的出口质量浓度分别小于5 mg/m^3,3 mg/m^3,达到甚至优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的相关规定。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治理排放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文论述了低温超导磁分离技术原理,通过选择适合的磁种,使之与废水中污染物结合,迅速分离污水中的磁性絮团,再通过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去除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等。经A/O+絮凝+低温超导磁分离处理,焦化污水其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降至150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降至25mg/L以下。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固态酿酒废水高COD、高色度和酸性等特点,采用IC-二级AO-MBR工艺处理白酒废水,废水中的COD、BOD_(5)、NH_(3)-N、SS去除率分别是99.7%、99.8%、98.2%、98.4%,出水水质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1—2011)中表3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渗透探伤废水的水质特点,以某企业10 m3/d小型渗透探伤废水处理项目为实例,设计采用物化方法,利用接触氧化+多次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精滤-超滤的工艺处理,使出水达标排放。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可以稳定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要求。其中,COD<100 mg/L,BOD5<20 mg/L,悬浮物(SS)<70 mg/L,NH3-H<70 mg/L,油类<15mg/L,色度<60。该废水处理系统每吨废水处理运行成本约为260元,具有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质矩阵的石油压裂废水处理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石油川裂废水水质特征与评价指标及其污染物范围因子,建立了石油压裂废水的水质评价矩陈,表明石油压裂废水中的COD和黏度是影响其处理的主要污染因子.以混凝为预处理工艺,分别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吸附和Fe/C微电解等对压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钍浮性染物和石油类物质,臭氧催化氧化和Fe/C微电解工艺不仅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能降低压裂废水的黏度.以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水反应处理时间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石油压裂废水处理性评价矩陈,指出压袋废水可采用的基本工艺为混凝、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率的连年增加,我国城市污泥的产量也飞速增加。据统计,仅2012年全国产生的城镇脱水污泥量就高达2700多万吨。如何经济、高效、安全的处理市政污泥已逐渐渐成为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当今众多的污泥处置技术中,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具有工艺简单、污染物排放量低(能彻底分解有机物、固化重金属、减少二噁英排放、几乎无粉尘排放)、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川烟工业绵阳分厂污水处理站能力为600m3/d,于2010年建成投产,收集厂区含胶废水、烟草洗涤废水和生活污水,实际处理废水300m3/d,采用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多介质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该厂污水有化学需要量高、细菌含量大和浑浊淡黄等特点,这是卷烟废水的普遍特性,原有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该厂对回用中水的要求,需要增加杀菌效果好又具有漂白作用的工序。臭氧相关理论臭氧(O3)于1905年应用于水处理,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辽宁某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新型微电解-生物强化技术对硝基苯废水进行中试研究.处理后,硝基苯类物污染物全部转化,苯胺类污染物去除率达95%以上,COD 66 mg/L,苯胺O.4 mg/L.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根据废水酸性水质,研发了新型微电解设备.该设备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克服了以往微电解设备经常出现的堵塞和板结现象.  相似文献   

14.
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2O的产生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2O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而污水生化处理已被报道是导致N2O产生的潜在人为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2O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代谢过程中。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角度,阐述了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N2O的生成机理,同时给出了几种典型污水处理工艺N2O的产生量和相关影响因素,并对A/A/O工艺中不同处理单元N2O的释放情况进行重点论述。研究发现,对于几种典型的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工艺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N2O的释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同一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处理单元N2O的释放量也存在很大差别。污水处理厂中,好氧处理单元是N2O的主要排放单元,而在好氧单元中,DO质量浓度及NO2--N质量浓度是影响N2O释放量的主要因素。在综合分析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2O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DO质量浓度、NO3-和NO2-质量浓度、pH值、C/N比、污泥龄等对N2O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BAF与MBBR工艺在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处理量为500 m3/d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中,采用厌氧膜床-好氧-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平行比较了以曝气生物滤池(BAF)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MBBR)为好氧段的两种工艺的处理效果和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32~40 m3/h,BAF段和MBBR段气水比分别为3∶1~4∶1和4∶1~6∶1,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5~2 h和 2.1~2.6 h的条件下,未经絮凝沉淀时,两种组合工艺出水的有机物、氨氮、TN和SS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经絮凝沉淀后,出水TP质量浓度<0.5 mg/L,浊度<1 NTU.BAF出水略优于MBBR.采用厌氧膜床作为好氧段的预处理工艺,通过厌氧膜床的水解转化作用可使单位污水产泥量减少约40%.组合工艺为南方地区特有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和分散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在逐渐增加,为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防止水环境污染,对排放的污水都要采用特殊的处理工艺,来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因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要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污水排放处理的问题,二是脱水污泥处置问题。目前用于评价系统环境影响的方法有很多,在此主要探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污水处理系统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结合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去向,本文提出了:回用农田灌溉的污水处理可采用"生化一体化处理"(分散式)、"多级深度处理串联"或"生化处理"的技术模式;排至地表水体或中水回用的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煤制气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絮凝、臭氧-麸皮协同催化氧化、A/O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降低煤制气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COD由2 800 mg/L降至46 mg/L,氨氮质量浓度降至2.1 mg/L,总酚去除率达到99%,整个流程简单易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且能实现麸皮的高价值利用,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双甘膦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总磷、有机磷、甲醛、氰化物、氨氮、COD,运用三效蒸发+强氧化+两级化学除磷+UASB+兼氧+好氧组合处理双甘膦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双甘膦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漂染废水中含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和一定量残余染料及大量染色助剂,另外,由于产品经常变化,废水的水质也经常发生变化,而且水量也较大,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对漂染废水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漂染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即只要求对废水中有毒有害成分进行预处理,然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同生活污水一起进行处理后排放。国外大都采用此种方式。另一种是将漂染废水自成系统,单独进行处理,达到各个规定项目的排放标准。国外对漂染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