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民族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研究和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和解决措施,但这些研究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民族性与乡村性。因此,从这两个民族旅游的特性出发,以云南省西双版纳3个民族旅游村寨(勐景来、傣族园、曼景法)为例,从社区参与层面研究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乡村旅游者出游行为特征和乡村旅游者需求偏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苏州本市居民和上海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苏州乡村旅游四类重点细分市场,苏州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共生理论、场域论构建民族村寨旅游生态场域,通过旅游凝视理论,运用Amos软件分析被凝视主体施加力量的权力叙事行为路径系数,据以探讨凝视主体的共生交互与协同治理逻辑。结果表明:(1)民族村寨旅游生态场域存在多元主体交互凝视,附加主体“非人形化”叙事行为间接参与叙事;(2)游客凝视视角下,游客与各主体之间交互共生与政府的监督管理、办事有效、居民的民风淳朴、易于沟通、企业的诚信经营、服务良好等权力叙事行为显著正相关;“主客凝视”对于构造“多元治理—持续增效”的民族村寨旅游生态场域影响最强;(3)基于游客凝视的视角,游客对居民的民风淳朴、原真性体验,特色鲜明等权力叙事行为认知较好,对政府的监督管理、政策优惠、办事有效等权力叙事行为上同意感较强。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引导,普查资源,科学规划;突出个性,塑造品牌,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提升旅游产品功能,扩大旅游收益渠道;建章立制,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旅游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重型”乡村旅游市场调查方法,并对乡村旅游市场特点进行了分析。以福建省永春县乡村旅游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日益火热的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需要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借鉴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村的发展理念意义重大.通过阐释各发展理念的内涵,发掘各自具有的特点,辨析联系与区别,重在揭示这3种发展理念对于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启示,以促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指出乡村旅游产品与其它旅游产品开发的不同之处后,首先提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其次,从市场和资源两个大维度具体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从而形成市场、产品和资源三维一体式的乡村旅游立体空间格局,使每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合适的维度上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提出“乡村旅游产品预留空间”的概念。最后,以山东省乡村旅游为例,论证了乡村旅游产品立体空间格局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居民乡村旅游出游前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感知信息来源以互联网居多,口碑效应影响明显;旅游动机以娱乐消遣,放松休闲居多.苏州居民对苏州乡村旅游的感知处在一般到满意这一区间,满意度不高.因此,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加快乡村旅游市场培育,推动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提高居民乡村旅游满意度,是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相关的研究文献集中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及以后,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深度和广度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9篇乡村旅游文献,在全面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研究的一些特点,同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旅游者对其兴趣浓厚,倍加青睐,国内外学者们纷纷探讨了适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道路.归纳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总结他们集中探讨的问题,给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源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静  卢东  杨宇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4-765,733
乡村旅游已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特色和重要支柱。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起源、研究综述、定义的比较研究,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乡村旅游的定义,并以此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上给出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来审视乡村旅游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以黟县深冲村为例,首先基于地脉、文脉、市场感应以及竞争替代4个要素分析进行旅游形象总体定位,然后从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3个层次进行旅游形象系统策划,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洁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51-1053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构建缺乏理论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构建提出初步构想,并对该系统的结构、特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近23年刊发的75篇涵盖乡村旅游概念的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出乡村旅游概念构建的16个标准。以16个标准在50个典型乡村旅游文献中出现的频次为依据,从中抽提出频次高于50%的7个标准作为概念构建指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旅游者以休闲、学习为目的进行的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风景和农业活动为核心旅游资源,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导向的旅游形式和旅游活动。通过辨析国内外乡村旅游概念标准研究的差异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小规模、同义于农业旅游、开放式空间等乡村旅游概念标准的认知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理论研究不足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制约瓶颈.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剖析了婺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婺源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几点战略性思考.研究的意义在于,能给今后学界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导向,以期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打造、评价和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纵观国内外旅游竞争力和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十分薄弱。以乡村旅游地为对象,提出城市、交通、风景区、资源型乡村旅游地4种不同类型的划分方法,在分析4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依托型和交通依托型较宜适用的层次分析法(AHP)模型,景区依托型和资源依托型则较宜适用的“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以期为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为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黟县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WOT分析法,对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认为黟县依托西递、宏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欠缺和矛盾。在激烈的竞争和旅游形势变化的环境下,黟县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和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迅猛,涌现出大批乡村旅游接待点。但由于专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理念不成熟,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在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乡村旅游产品系统出发,以文化提升、整合提升、体验提升和服务提升策略进行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保障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质化发展问题明显。以甘肃会宁县乡村旅游为例,在对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游客的乡村旅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67. 4%的游客愿意去会宁县乡村旅游。教育程度、旅游频率、可支配收入、网络信息、亲朋好友、企业宣传、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条件、卫生条件和景点环境与游客乡村旅游意愿呈正相关;旅游经验、产品价格与游客乡村旅游意愿呈负相关。在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新疆乌鲁木齐县为例,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与农牧民收入呈高度正相关,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乡村旅游发展与农牧民收入互为因果关系。为更好促进农牧民增收,对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