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为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优化,针对传统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工艺方法进行改进,选用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磁固定化细胞,将其与电芬顿法结合构建耦合体系,利用耦合协同作用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并依托微生物的良好降解性能与稳定性提高苯酚降解率,进一步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2.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使用Fenton试剂和UV/Fenton试剂在常温下对含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的条件下,Fenton试剂对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双氧水用量为0.23mL,FeSO4溶液(质量分数10%)用量0.19mL,pH为3,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去除率最高,达到92.5%,COD去除率达到53.4%.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法降解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对废水中苯酚的电催化氧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了电解槽结构、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离、废水pH值、废水电导率等对苯酚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电解时间为80 min,电极间距离为2 cm,废水pH值在7-8之间,废水电导率为1 100μS/cm的处理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利用TOC测定仪、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的方法对苯酚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考察了电极种类、溶液初始p H值、电流强度、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铁、铝分别作为电极,铝电极对重金属的的处理效果优于铁电极的处理效果;初始p H值在6~9时,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最高,当p H值低于6或高于9时,去除率下降;随电流强度和电絮凝时间增加,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增加;在初始p H=6、电流强度为30 A、电絮凝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电镀废水中Cu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8.98%和95.29%,出水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均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以金属铝作为电极,电絮凝时间为2 min时,吨水处理电耗为6 k W·h/m~3。  相似文献   

5.
絮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Fe^2+/H2O2(Fenton试剂)为催化/氧化剂,采用絮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探讨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和催化氧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COD从1728mg/L降至52mg/L,废水COD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0%与98.5%,出水清澈透明,可以回收利用,为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电凝聚气浮法处理轧钢厂浮化油废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电解电压、电解时间以及pH值对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去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电解电压和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有显著的影响,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黄连素模拟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能耗和解决极板钝化问题,以铝板和铁板为反应电极,与周期换向电源装置组成无隔膜体系,以黄连素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制药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电压、换向周期、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及搅拌速度对处理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在反应电压为6V,换向周期为10 s,极板间距为0.3~0.6 cm,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15 mol/L,搅拌速度为750 r/min,初始pH值为3~ 10的条件下,质量浓度为800 mg/L的模拟制药废水反应60 min,黄连素去除率可达99.11%.研究表明,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黄连素模拟制药废水具有技术可行性.通过对反应机理初步分析,推断模拟废水中大部分黄连素分子是通过气体气浮作用和金属离子絮凝作用直接去除,部分黄连素分子由氯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及羟基自由基氧化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8.
研究Fenton和UV-Fenton两种工艺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分批研究优化p H值、温度、H2O2浓度和Fe2+浓度。在最优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工艺降解苯酚的效果。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比传统的Fenton工艺增加了降解和矿化效率,最大的矿化效率分别是98%和40%。在Fenton工艺中,苯酚的最终产物是羧酸如醋酸和草酸,而在UV-Fenton工艺中,这些离子在苯酚降解的早期阶段形成,在120 min的反应时间内几乎完全氧化。在UV-Fenton工艺中Fe2+浓度为0.4 mmol/L,而Fenton工艺中Fe2+浓度为0.8 mmol/L。  相似文献   

9.
利用芬顿和光-芬顿工艺降解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起始pH值5.0及较低H_2O_2/Fe~(2+)投加量时,芬顿法的氧化-絮凝作用可以去除70%以上的COD。采用芬顿氧化-絮凝和光-芬顿组合工艺处理不同浓度纳滤浓缩液时,H_2O_2/Fe~(2+)投加量为35 m M/8 m M和90 m M/10 m M时均可实现90%的COD和TOC去除率;组合工艺出水COD为112~160 mg/L,BOD/COD为0.35~0.43。纳滤浓缩液中检出的13种多环芳烃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总去除率均约在90%。  相似文献   

10.
利用UV-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通过半衰期法对苯酚的反应级数进行了探讨,确定其在UV-Fenton体系降解过程中的表观反应级数为3/2,并初步建立了苯酚UV-Fenton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并从反应速率系数着手探讨了污染物初始浓度、双氧水加入量、亚铁离子浓度及pH值对反应降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凝聚-气浮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凝聚-气浮法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主要考察了废水的pH值、电流强度、电凝聚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pH=6-7、电流强度I=1.5 A、电凝聚时间t=20 min时,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宽的操作范围,电流强度在1.0-2.5 A范围内,废水色度去除率相差不大;进水pH在5-8范围内,废水色度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流吹脱塔,研究了不同pH、气液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吹脱效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气液比越大,氨吹脱传质推动力越大,吹脱效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研究了不同阳极材料对苯酚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钛基RuO2和钛基SnO2种新型阳极处理苯酚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效果要远好过传统的阳极材料石墨.  相似文献   

14.
吸附-絮凝法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絮凝法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处理,优化了累托石吸附处理亚甲基蓝的条件,探讨了4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吸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累托石用量0.1 g,振荡速度200 r/min,pH=12,吸附时间60 min,0.1%阴离子型絮凝剂NX-A7用量3 m L为最佳处理条件,此时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到97.1%,比单一吸附去除效率高17.3%。加入絮凝剂后不仅易于固液分离,亚甲基蓝去除率也大大提高。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吸附-絮凝法比单吸附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混凝沉淀法处理磷矿浮选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质量浓度高达268.5mg/L的磷矿浮选废水,在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磷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5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磷的去除率高达99.85%;同时,磷矿浮选废水中CODcr和SS的去除率也达到了75.3%和81.2%.处理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SBR法处理颜料中间体高浓度有机废水时,污泥浓度、曝气时间、pH等参数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R周期为8 h(进水0.2 h,反应6 h,沉淀1 h,排水0.5 h,闲置0.3 h), MLSS为2-4 g/L,进水CODCr1.2 g/L,pH 7.00-8.50时,COD去除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高碱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废水pH值、碱度及COD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H值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而碳酸根碱度呈递增趋势,总碱度仅略有上升.经过8 h曝气后,原水pH值可由12.5降至10以下,COD去除率最高可达6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