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外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是目前恢复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采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的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历史与现状作了一个较为系统地回顾与总结,同时还运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分析了采矿废弃地的类型和特点,总结了目前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和技术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21世纪上半世纪大气中温室气体(GHG)浓度的变化会加快平流层中氯氟烃(CFGs)的去除.英国伯克郡气象局的Neal Butchart和Adam Scaife预言由于GHG的积累预计2050和2080年CFGs的去除水平将分别提前到2045和2070年.他们认为,由于对流层GHGs浓度增加有利于损耗臭氧的物质如CFCs从对流层向平流层下部的输送,故臭氧空洞恢复的时间将缩短.CFCs到达平流层下部后很快被光解,加快了整个CFC清除过程. 研究人员所得结果是基于使用一种全球气候模式和研究涉及时段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假设.以前…  相似文献   

3.
陈洁  沈凡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32-134
综述了农田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和带来的环境问题,浅述了土壤生态恢复工程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土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黄土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了近40a来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等13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容重降低,而土壤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持水性和入渗性能等增大.但在40a内对土壤质地无显著影响.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的容重、>0.25mm团聚体含量和饱和导水率可作为植被恢复生态效应评价的主要物理指标.由于水分等条件的限制,该区柠条林和草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优于刺槐林,建议该区植被恢复应以营造次生灌木林和草地为主.  相似文献   

5.
盐渍化土地恢复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简要介绍土地盐渍化成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盐渍土恢复调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及各自的应用条件、实施效果和不足之处,最后整体分析了目前盐渍土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煤炭开采导致矿区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区域水循环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文章依据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矿区大气、水、土壤等单因素恢复技术,根据生态恢复技术,确定生态恢复的任务与方案,总结以上技术和方案,提出今后矿区生态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恢复因石油的开采、运输等造成的植被破坏,对不同类型土壤上植被的恢复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容重、含水量、全氮和全磷)与植物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的容重和含水量与演替发生有正相关关系,氮、磷不是抑制演替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人为方法改变土壤的疏松度,同时减少对恢复阶段脆弱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来提高草地植被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植被恢复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天然植被的重要价值:保持水土和营养;防止水灾、旱灾、火灾、暴风雨、虫害;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调节地区与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植被恢复的误区: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忽略了健康生态系统要求的异质性;忽略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农业区的植被恢复;覆盖率常被用作唯一的评估标准;对当地濒危物种的需要缺乏考虑;城市绿化忽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笔者认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植被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新乡市北站区世利生态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迫在眉睫.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了景观恢复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该措施可满足废弃地在自然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矿山企业在资源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不仅与生态文明建设极不协调,也难以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提供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措施,旨在于共同加快对环境的保护恢复且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11.
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工艺、催化剂及设备等几方面影响硫磺回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目的是为硫横回收装置的操作者提供一对照检查表并对照检查自己存原实际问题,找出降低硫回收率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直接酸洗复苏法、树脂转为氯型后酸洗复苏法、氯化钠转型后用次氯酸钠氧化复苏法、次氯酸钠氧化后用盐碱混液复苏法、双氧水氧化后用盐碱混液复苏法等五种不同的复苏方法对铁和有机物污染树脂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苏方法不同时,亚铁离子污染树脂的复苏效果和铁离子污染树脂的复苏效果是不相同的,同时可看出,双氧水氧化后盐碱混液复苏法复苏铁污染树脂的效果最好;五种不同的复苏方法对腐植酸污染的树脂都有较好的复苏效果,且复苏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炼油污水场的三泥和重油催化卸下的废催化剂等固体废物作为一种资源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法国的汽车回收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 《环境保护》2003,(12):60-61
中国的汽车业正蓬勃发展,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未来汽车回收与再利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法国有关汽车回收方面的政策与基本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LT酸废母液资源化萃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 N235溶剂萃取体系综合处理 CLT酸废母液工艺 ,以实现资源回收 .结果表明 ,在萃取剂浓度为 40% ,酸化率为 50% ,相比 1∶1时 ,萃取效果最佳 ,此时废母液 COD去除率达 97% ,萃余液 COD低于 200 mg/L ,COD指标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Na2CO3和 NaOH混合水溶液作反萃剂 ,能够完全反萃 ,浓缩倍数达 9.4倍 ;浓缩液经蒸浓酸析 ,得到固体产品 ,产率 8.34g/L(废母液 ) ,主要有机成分为 CLT酸及其硝基衍生物 .  相似文献   

16.
氨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在石化装置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对氨进行回收,否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及人员中毒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江苏油田轻烃回收装置制冷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氨回收方法的分析,对轻烃回收装置中的制冷系统进行工艺改造,达到回收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的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了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对油气回收的优缺点。及回收效果影响因素。认为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将为石化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磷资源合理利用及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磷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有限,在生物圈中大部分是单向流动,而世界范围内对磷的消耗利用正在逐年增长,同时含磷污水的排放又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等客观情况,提出了开发不含磷或低磷的替代产品、提高含磷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利用含磷污水灌溉农田、用含磷污泥施肥、从污水中回收磷等节约有限磷资源、减少磷排放的可持续利用和回收磷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废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及其技术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废旧干电池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子废弃物的危害及回收利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