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 一九七二年六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了。联合国环境理事会通过决议隆重纪念这一会议,并号召世界各国开展纪念活动。十年,在人类历史上是短暂一瞬,但是就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而言,这十年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 十年来,在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从认识和管理的角度看,我以为下述三点是重要的。第一,对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环境”一词,对多数人来说本是陌生的,现在竟成了一个常用语,但这个词的含义却是在不断充实和变化的。在一个很长时间里,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工  相似文献   

2.
<正>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如阿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作为学科体系来说,目前只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采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在地球上,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上,使整个地球的环境达到了不能恢复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弄清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多种问题(称为公害).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项工作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地球,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猛烈地冲刷着各门学科之间的界限,人们已开始不是按学科而是按问题进行专门化研究,这表明对所研究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目前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苏联是当今世界经济大国,长时期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现象了,它更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 (一) 环境科学是由研究环境问题、进一步到研究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在人类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实践与科学理论状况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世纪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并转化为举世瞩目的社会问题,因而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这就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予以指导。但是,既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不断发生违背科学的行为。对环境施加不当的作用,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种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作用于环境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人类活动“过分”干予环境的综合效应。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人们通过实践,逐渐积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知识,六十年代诞生了环境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问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环境问题软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都是这个宇宙载体上的乘客。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破坏了环境,也就使人类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这本来应该是最起码的常识,但是,问题在于人们并不能立即认识自己行为的  相似文献   

9.
梁恒田  杨凯 《环境科技》2001,14(4):44-45
灾害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某种角度来说 ,就是一部与灾害抗争的历史。在远古时代和农业社会 ,虽然也曾发生过诸如森林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环境灾害 ,但作为一个单独的灾害类型 ,环境灾害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 ,环境问题充分暴露之后的事情。现在 ,人类对环境灾害的认识也从当初的公害事件三废污染发展到包括人群健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甚至对整个人类造成危害的环境安全问题。从环境问题到环境灾害 ,再到广义的综合性的环境安全概念 ,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  相似文献   

10.
<正> 环境统计学是以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门统计学。就其统计范围而言,它属于社会经济统计学范畴,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深化,环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六十年代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多数有识之士都说:要末前者,要末后者,二者不可兼得。要发展,就必须以失去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为代价。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当我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与发展,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时候,所谓“不可兼得”的论点,就黯然失色了。  相似文献   

12.
邹晶 《世界环境》2010,(6):10-11
<正>中国环保开始时间应该说不晚。1972年,当中国污染问题还不是"问题"的时候就派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翌年中国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这在当时发展中国家中算是先进的。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特别是地方政府唯GDP论和招商引资的"指挥棒"的指引,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相对中国近十年来GDP高于10%的骄人业绩,环保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解决水、气、声、土壤等环境问题成为重要课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有所提高。这就使得环境监测受到极大重视,完善环境监测质量成为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环境就是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水、大气、土地、森林、草原、矿藏、生物及自然、人文遗迹等都是资源,都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商品属性,既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又具有价值。传统的观念认为,环境资源是无偿的自然赐物,它具有使用价值而被人们开发利用,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它是否具有价值,而是否包含人类的劳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显得比较抽象了,如果从我们保护环境,开发资源的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环境资源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价值。在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间,英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掠夺资源、摧毁资…  相似文献   

15.
<正>核科学是环境工作者的必需众所周知,从核能为人类首次加以利用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已经和人类的安全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放射性排放物和沉降物数量的增加,促使人们提高了对于放射性污染的警惕,核能的利用所形成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和怀疑的焦点。但是大多数人们没有注意到  相似文献   

16.
姚益力 《福建环境》1998,15(3):28-28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5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积极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对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和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舞。现就环境美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能源过程中,未能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向环境倾注了大量物质与能量,违背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当缺少水资源的供给时,人类也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水资源的供给是较为匮乏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环节中会出现破坏环境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要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应该大力提倡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建立在“有限论”认识之上的生态道德观却是带根本性的,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和共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国人来说,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介绍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状况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健康是一门交叉学科 ,对它的认识 ,首先是从生态系统自身开始 ,进而发展到从人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系统健康。笔者指出研究生态系统健康关键在于建立生态系统功能失常的分类方法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变化环境、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