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剖析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湖北长江三峡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梳理总结秭归县产业绿色发展型、巴东县保护融合发展型和宜都市廖家湖环境污染治理型三个案例地区的经验做法与成效,探索新时代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从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三方面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国家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的崇义县南方丘陵山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系统治理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识别,提出了以流域整体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依据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体系。介绍了该县在生态保护修复中统筹规划、机制创新、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扶贫等方面的经验,并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理论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标准化建设提出建议。通过总结分析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模式,以期为南岭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与往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相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理念、目标、举措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与创新。文章从系统观念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必要性,梳理了我国流域治理的历程演变,辨识了当前形势下流域系统观念的四个维度,并剖析了“十四五”时期规划体现系统观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生态保护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保护是一个新兴的事业,应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广泛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生态问题。本文从理论创新的一般性特征谈起,指出“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是生态保护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这一管理思想的实质;随后,就科学生态保护观念的历史性突破,论述了“生态系统方式”管理思想的作用;进而就树立这一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贴近实际地了解浙江省不同形式生态补偿的实施现状,我们也特别选择杭州市域范围内的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金磐开发区的异地开发模式、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做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在GIS平台上,归纳和综合信息,运用要素叠置空间分析法,采取二级区划体系,以地形地貌因子为主导因子,将保山市分为5个生态区,按生态功能分异,进一步划分为19个生态功能区,并从维护市域生态功能合理结构、维护各生态功能区健康功能和保护生态敏感区的层面提出生态功能区保护及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建东  张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135-135,81
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介绍了生态功能区划分依据及方法.生态功能区划的完成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源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和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城市。扬州市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生态市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潜力。  相似文献   

9.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的新观念新要求,着力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以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优化生态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掀起生态建设新高潮,努力开创惠州环保宣传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区域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采用遥感和GIS技术,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3类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土地沙化、水土流失2类典型生态问题,建立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定量揭示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明确的地块边界,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68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9%,主要分布在北部燕山山地、西部太行山山地和冀北坝上高原等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森林、草地二者面积比例比红线外高55.7%,红线范围内的植被NPP平均值比红线外高23.5%,划定结果符合“以较小面积获取较大服务”原则,适于作为京津冀地区最重要、最需要严格管控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既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也需要生态健康的保障。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能够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全面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绿色发展成效给予了肯定,报告指出,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绿色发展呈现可喜局面。本文从正确理解绿色发展内涵、开展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推进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在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管理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及发展趋势,进行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生态分区为基础,根据参考条件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考虑水体生态保护功能和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新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将水生态分区、水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量引入水环境功能区划之中,对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该方法以浑河流域为案例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预警是防止旅游地生态系统向无序化发展和进行系统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了一个由旅游地生态环境压力预警子系统、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预警子系统、旅游地生态保护与整治能力预警子系统等构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复合预警系统,并借鉴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的临界调控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初步地评价.研究表明:开封市旅游生态环境总体是比较安全的,处于一级预警状态,但旅游地生态保护与整治能力预警值较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相比,两者研究结果相近,但模糊综合评判不需要预警阈值,能够较好地解决评价过程不合理的问题,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贾玲  刘欢  胡鹏 《环境保护》2020,48(14):37-41
水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生态产品的界定、价值核算及其保值增值路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水生态产品的基本属性出发,解析了水生态产品的内涵与分类;通过水生态产品的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研究,对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政策建议,即开展水生态产品普查,加快建立面向实践的水生态产品价值理论与核算方法体系,推进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审计、保护补偿与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创新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产品综合价值实现体系,以期推动我国水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及其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方兰  陈龙 《环境保护》2016,(3):26-29
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大遗址文物成为很多城市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城市一道亮丽的名片.传统意义上的大遗址保护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忽视.本文在TEEB(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的视角下,深入研究了大遗址保护的创新模式,即提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纳入到大遗址保护行动中;全面识别和评估大遗址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将其纳入政府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大遗址保护命运共同体;实现生态—文物保护一体化,打造生态遗址综合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态道德观培养是高校普及学生生态道德观、传播生态道德观教育内容和实现生态道德观培养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大高校生态道德观培养力度,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生态危机意识的目标。运用直观的宣教路径、榜样示范的路径、激励赏罚路径、多传媒结合路径对高校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培养。在学生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基础上,从制度、观念等方面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成果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对高校生态道德观的培养方法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节,确保高校生态道德观培养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球系统工程与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和工程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方法,及其在解决全球性环境危机中的作用;阐述了提高共识、言行一致、保护全球公共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等地球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 论述了区域性与地球系统环境问题间的关系,提出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4条基本原则:系统性调控、区际公平、多方合作、综合手段和共同约束. 指出应注重应用地球系统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区域环境与生态问题;应深入探讨地球系统及区域环境与生态压力在中国现阶段的特征,统筹全局与长远调控区域环境问题;应开展长期连续观测和信息共享,创新调控全球与区域环境与生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任务与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本文基于《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分析归纳了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从环境保护与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重点从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治理等4方面介绍环境保护与改善任务与路径,着重分析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开展生态系统评估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与路径,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措施。本文可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后续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国八大生态脆弱区中半数都分布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性,导致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更加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本文分析了长江经济带4个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问题以及生态修复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脆弱区特征,要因地制宜,分别制定生态恢复的基本措施和技术对策;有序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整体治理;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后续监管;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昆明市生态源地共34个,面积6421.95km2,呈西多东少、北聚南散的空间分布状态;提取生态廊道67条,全长859.72km,廊道分布空间差异性明显,构建了“一环、三区、三屏、六轴、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27处生态夹点和33处生态障碍点,为需进行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面积分别为197.68,155.84km2,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综合关键区域的不同地理特征和地类现状,提出自然保护为主、人为修复为辅和人为修复与自然保护并重的两类修复策略.研究可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