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洋和大气间的物质交换,是海洋科学家尤其是海洋污染科学家深感兴趣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有争议的问题。究竟哪些物质在进行交换?朝什么方向交换?交换过程如何?物质交换如何促使生物圈内危害人类的污染物迁移?  相似文献   

2.
钟攸兰 《环境科学》1980,(6):62-65,49
大气飘尘一般是指大气中飘浮的10微米以下的微小粉尘粒子。这些粉尘主要来自各种废气和飞扬的尘土。大气飘尘的粒度愈小,对人体的危害愈大。飘尘中的许多痕量元素有致癌作用或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肺纤维硬化等慢性疾病,因此控制大气飘尘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硫是当前数量较多、危害较大的一种大气污染质。一些工厂如硫酸厂、化肥厂、化工厂、炼油厂、热电厂、冶炼厂、钢铁厂、焦化厂以及中小锅炉等都有不同数量和浓度的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受二氧化硫危害后,对产量有什么影响?弄清这些问题,对有关工厂和农业部门采取防护措施以减轻农作物损失,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在1973年和1974年对水稻和小麦进行了二氧化硫人工薰气试验。  相似文献   

4.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毒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物是大气气溶胶中非常重要的化学组分,对我国空气污染及灰霾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贡献,是当前大气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有机气溶胶中包含大量有毒物质(如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及有机胺类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气溶胶中有机组分的体内/体外生物毒性研究多集中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对于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和毒性效应的关注很少。本文以多环芳烃、有机胺及自然源萜烯类挥发性有机物为例,简要综述了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生物毒性效应,重点关注这些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对母体有机组分生物毒性的增强作用,以增进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健康危害认识。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近两年沈阳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大量资料,分析总结可吸入颗粒物的 污染现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阐述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来源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增加,过度开采化石能源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对过度开采化石能源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防控对策方向进行讨论,发现在开采过程中对能源储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以及噪声等方面都会有较大危害,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使开采区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受山区起伏地形和不均匀下垫面的强烈影响,低层大气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形成特殊的风场和温度场,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规律比平原复杂的多.探索山区大气扩散规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空气环境影响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山区大气扩散特点的研究,在平坦地形大气扩散规律高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典型情况下的地形大气扩散修正公式,并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公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臭氧污染治理是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臭氧污染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且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大气臭氧污染问题的研究,明确其危害、来源、特征以及有效治理措施,从而提高对大气臭氧污染的治理水平.现对大气臭氧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来源、特征、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大气氟化物与植物含氟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大气环境中受氟化物污染的情况有日趋加重的苗头,特别是在排含氟废气的工厂(如磷肥厂、钢铁厂、城市郊区的砖瓦厂等)附近区域。大气氟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然而,利用植物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吸收、积累功能,在氟污染区域内选种某些植物亦可起到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相关程度如何?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植物与大气中氟化物之间是否也同样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酸性降水在西欧、北美一带,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引起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腐蚀城市建筑物,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工业将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酸雨的形成,它有什么危害?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很多州和地方政府机构已经制定了有毒气体政策和规定,以控制工业过程中有毒化合物的排放。这些政策规定一般都要求进行大气吸入的危害评价,以显示受工业过程影响的公众健康危害低于规定的最小值。通常,此项危害评价必须包括对周围居民区中不同敏感度的接受者(例如在校学生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厂在生产液体石蜡和白油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废酸渣。这些酸渣中含有大量的多环及稠环化合物和游离酸,其中很多是致癌物质和难降解的有机物,不经处理排放会造成大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随着医药、纺织、农药、食品、塑料、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区大气降尘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在青岛市区采集大气降尘、土壤样品各89件,并分析化验了样品中Cd、Cr、Cu、Hg、Ni、Pb、Zn等的含量.在这些分析化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青岛市区大气降尘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市南市北崂山区大气降尘重金属Cd、Cr、Cu、Hg、Pb、Zn平均值的含量最高,比李沧城阳区和黄岛区污染严重.大气降尘重金属平均值与相应土壤比,除市南市北崂山区大气降尘Hg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均值外,其它均高于土壤.整体来看青岛市区大气降尘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差异不大,危害较小;但如果市南、崂山和城阳区大气降尘Cr、Pb一直保持这种高浓度,则有4个采样点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且不同途径、不同种类的大气降尘重金属累积将明显加大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气颗粒物(PM)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其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暴露-效应关系.本文简述了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和来源,从大气颗粒物的呼吸系统毒性、心血管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对大气颗粒物的毒性机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和控制大气颗粒物的健康危害提供相应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气雾霾污染越发严重,不仅对空气质量和气候有严重影响,更是危害着人体健康。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科研工作者们对雾霾天气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依据这些文献,对雾霾成分、成因、危害、预防和治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括与总结,并提出了雾霾治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制定的129种优先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下简称 VOCs)占31种,参见表1。这些化合物对于人体连续暴露极为有害。在废水收集和处理期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的 VOCs 可能逸入大气中。正因为逸散在大气中的 VOCs 对废水处理操作人员和周围民众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故决策者在确定废水处理设施的规  相似文献   

17.
气相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可分为点源、面源及复台源若干类型。其中点源扩散是常见和基本的情况。根据污染源的排放数据计算气相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这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关大气扩散规律以及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方法著述甚多。但是这些著述侧重于演绎推导,所以篇幅很长。而且罗列大量公式,初学者往往不得要领,视为畏途。为了便于初学的同志掌握,本文列出点源扩散的计算程序框图(图1~图3),只要“按图索骥”,就能得出计算结果。点源扩散的基本规律可以用高斯模式来描述。式(2)、式(3)、式(4)及式(11)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根据式(1)派生而来。为了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在大气污染物中,悬浮物是危害人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特别是小于10μm以下的颗粒物,一般可以在大气中飘浮几小时乃至几年。如果人体鼻孔毛和呼吸道粘液不能将这些细小的悬浮物颗粒加以排除,颗粒物将直接进入人体肺泡,影响人体的健康。由于悬浮物的来源不一,其化学成份也不同,进入人体后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有时会导致“癌”的病变。为了探讨冬季大气悬浮物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悬浮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从而找出控制大气悬浮物的方法,亦为今后的大气悬浮物的污染预报作好理论准备,于1985年1月中旬作了连续五天的大气悬浮物浓度监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常见的烟气有黑烟、白烟、黄烟及红色、绿色的烟,这些不同颜色的烟气,来源不同,含有害物质多种多样,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不相同。有的黑烟、白烟是烧煤、烧油产生的烟气,其中含大量的烟尘颗粒和二氧化硫;白烟中已除掉了燃烧不完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进入环境后会广泛分布于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中。它会长期积累、长程迁移或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来自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物,机动车的排气,燃煤燃油的产物;也有来自天然来源,如风砂、土壤或扬尘。这些重金属一般以颗粒状态分散于大气中,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被血液吸收而危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