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俊 《绿色视野》2013,(7):43-4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在遭到多种来源的污染。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作为生物体重要营养元素的氮磷,随污水进入水体以后产生种种严重危害,而目前更普遍的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水体措。工艺要求宁国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5/COD=0.51、BOD5/TN>3~5、BOD5/TP=60,可以采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处理程度要求、工程规模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且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常年运行费用,保证出厂水水质。要求提高污水处理脱氮除磷程度,对NH3-N、TP去除率要求分别达到68%和50%以上,因此,对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应十分慎重。本工程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技改工艺选择充分考虑污水量和污水水质以及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投入、少占地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处理工艺。工艺方案比较(一)A/A/O法A/A/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本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他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二)UCT工艺为了解决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产生了UCT工艺。与A2/O法相比,UCT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污泥先回流至缺氧池,而不是厌氧池,再将缺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从而减少了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但是UCT工艺增加了一次回流,多一次提升,运行费用将增加。(三)氧化沟法氧化沟工艺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形式,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一种变形。传统的Carrousel氧化沟不具备除磷功能,但在沟前增设厌氧池,便具备生物脱氮除磷功能。Orbal氧化沟的特点是对三个沟道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控制,使其在不同的阶段下运行,对外沟要求的低溶解氧很难控制,脱氮效果不理想。(四)AB法AB法是一种生物吸附-降解两段活性污泥法,A段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仅0.5h左右,污泥负荷高达2~6kgBOD5/kgMLSS.d,B段污泥负荷较低,为0.15~0.30kg-BOD5/kgMLSS.d。该法对有机物、氮和磷都有一定的去除率,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通常要求进水BOD5≥250mg/L,AB法才有明显的优势。本工程设计进水BOD5为180mg/L,采用AB法显然不太合适。(五)传统SBR法其反应是在同一容器中进行。在同一容器中进水时形成厌氧(此时不曝气)、缺氧,而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充氧,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并在同一容器中沉淀,再通过撇水器出水,完成一个程序。这种方法,总容积利用率低,一般小于50%,因此适用于较小污水量场合。(六)CAST法CAST工艺脱氮除磷的原理为:除磷是靠厌氧捕捉选择区(预反应区)和曝气反应区(主反应区)完成。硝化和反硝化在主反应区完成。(七)Unitank法Unitank工艺,又称单池系统,是SBR法的另一种形式,由三个矩形池组成,三个池水力相通,每个池内均设有供氧设备,在外边两侧矩形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口。连续分池进水,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其优点是不需回流、无二沉池、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但由于无专门的厌氧区,因此生物除磷效果差。其总的容积利用率为67%。  相似文献   

2.
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生物脱氮除磷之间的矛盾介绍了连续流脱氮除磷工艺的革新与发展,同时对欧洲出现的可持续处理工艺—反硝化除磷,分别从单、双污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污泥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经过污泥水解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既能作为生物除磷系统所需的优质碳源,使城市污水达到稳定深度除磷的要求,又减少了剩余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将城市污水厂污泥生物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并用于生物除磷,丰富了污水生物处理和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剩余污泥经臭氧破解后其中碳、氮和磷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臭氧对污泥进行减量的过程中,针对臭氧作用后污泥中碳、氮和磷数量的变化,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不同累计时间的臭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臭氧破解后污泥中的TN没有较大改变,污泥中的TP最终呈减少趋势,破解液中的COD虽有所增加,但破解液回流到生物系统中反而可以补充反硝化过程中有机碳的不足,从而促进污水生物处理的脱氮除磷作用,臭氧的引入不仅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同时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机理和几种主要工艺,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评价,指出在废水生化处理中生物脱氮除磷因工艺简单、处理能力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催化铁内电解+CAST工艺耦合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具有改善活性污泥性状的作用,能够强化生物脱氮,提高脱氮效果;同时通过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协同作用提高除磷效果。试验期间各项指标去除效果良好,NH3-N平均去除率为96.40%,TN去除率为36.55%,TP去除率为90.00%,各项指标基本上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03,(11):44-44
由北京中环康裕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LEE国际工程公司开发、北京市环保产业协会推荐的CSBR处理技术适用于城市、集镇居民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医院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CSBR(CyclicSequencingBatchReac-tor)是一种循环式序批反应器,采用可变容积、间歇进水和曝气、污泥回流的运行方式,结合了污泥选择区和SBR技术的优点,强调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和脱氮除磷的要求,并且具有独特的模块化设计。二、技术关键:工艺中减少了调节池、初沉池及二沉池,从而使土建费及相应设备费大幅度降低;通…  相似文献   

8.
碳氮磷比失调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周兵  于薇 《四川环境》2008,27(6):73-76
我国南方城市污水普遍存在低碳相对高氮磷特征,本文介绍了同时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对碳源的需求与竞争,以及一些针对此类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改进工艺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并对此类污水的处理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导言业已证明,废水中的氮和磷有助于湖泊和河流的富营养化。生物除氮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化学沉淀法除磷是最普通的方法,一般地要消耗昂贵的化学药品和附产废污泥。空气产品和化学药品公司萨泰克(Satev)有限第一股份公司已经研制出特有的活性污泥法—A/O 系统,它既可以生物除磷,也能改变总氮控制。A/O 工艺过程产生一种密度大的污泥,改善了污泥的可沉降性能,并创造性地设计出条件来抑制引起污泥膨胀的好气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5,(2):69-70
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多段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多段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将生物池依次设置成一级厌氧/好氧区+多级缺氧/好氧区,污水在生物池中依次经历厌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上一级好氧区的硝化液直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11,(11):62-62
由南京中电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效脱氮除磷中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工业给水处理、再生水软化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原水在生物接触反应器内,在微生物吸附和新陈代谢的作用下,去除部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因子,微生物保持微量繁殖。通过定期少量排泥或反洗,使部分老化的微生物排出系统,保持微生物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一、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1. AAA污水处理方法   这是一种间断性曝气的生物处理过程,通过好氧过程和厌氧过程的交变来消解水中污染物。 AAA是一种带澄清槽和污泥循环的活性污泥系统,连续进、出水,通过传感器检测污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速率来动态地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从而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特点是:曝气能量最小,可连续地控制使 BOD和氮得到最优化地去除,出水中悬浮污泥少,有溶解氧传感器的失灵报警。用 AAA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可降低成本。   2. APT预发酵生物除磷和氮   APT是 Activated Primar…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11,(6):70-70
由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改良型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Carrousel 2000型氧化沟在沟体内存在缺氧区和好氧区,但不能很好地满足缺氧区要求的充足碳源和缺氧条件,因此,脱氮效果不是很好,同时无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改良型氧化沟是在Carrousel 2000型氧化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Carrousel 2000型氧化沟前置厌氧段,污水经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的目的,而且在这种交替运行状况下,丝状菌不宜生长繁殖,因此改良型Carrousel 2000氧化沟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太湖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为例,研究出"水质水量调节—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尾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在人工湿地中使用铝污泥复合填料,研究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污水处理设施的深度处理及提标改造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新疆油田公司准东石油基地污水,作为生物膜的一种特殊形式,介绍了该工艺的优点,在适宜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实验。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脱氮以及除磷的过程,分析了该工艺对氮、磷的去除率及好氧颗粒污泥在好氧、缺氧条件下的吸磷情况,当进水氨氮、磷和乙酸碳浓度分别为38.2 mg/L、27.7 mg/L和134.6 mg/L,MLSS和MLVSS分别为7.0 mg/L、6.4 mg/L时,氨氮、总无机氮、磷、乙酸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8%、90.2%、98.9%、97.2%.  相似文献   

16.
以高浓度氮磷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MAP法(磷酸铵镁法)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以MAP法除磷脱氮后的出水作为沸石吸附过程的进水,最终出水的氮、磷去除率可达86.69%和99.9%,且在MAP反应过程中采取较高的pH值和Mg^2+浓度有利于后期沸石对氮、磷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7.
依据《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年)规定,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必须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通过生物沸石与斜发沸石协同对成都市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强化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对污水中的COD、TP、TN和NH3-N去除机理主要是依靠吸附和离子交换的作用;协同强化预处理使污水中的COD的去除率为76.2%、TP为90.7%、TN为84.6%、NH3-N为95.1%,同时保持污水中适宜的碳氮比,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良好条件且能够满足脱氮除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倒置A2/O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能有效解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泥龄矛盾。其工艺简单、运行低耗、处理高效、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在宣汉采气作业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得以应用,适合油田作业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来水波动较大时,出水也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9.
南京某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过程中,选择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与UCT工艺作为备选方案。本文简要阐述了这两种工艺的流程、除磷脱氮原理、运行过程与技术特点,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7日下午,2018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的院士论坛齐聚顶尖学者,郝吉明、曲久辉、彭永臻、贺泓、刘文清、李广贺六位院士、专家,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分享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生物脱氮除磷、柴油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