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塑料餐具、聚苯乙烯快餐盒、包装用发泡填塞物等塑料制品的产生,虽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塑料垃圾的处理又给人们带来很大烦恼。这些废弃塑料大量堆积,一、二百年也不会腐烂,不仅污染土壤,而且给蚊蝇、鼠类提供繁殖场所,使人类面临新...  相似文献   

2.
到2005年,塑料方便袋已走过103年的历史。它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方便之后, 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2002年,英国《卫报》将其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因为它正可怕地蚕食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绝非危言耸听! 老外总是比我们醒悟得早行动得快。世界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禁用  相似文献   

3.
ANewWayofEliminating"WhitePollution"为了提高人类的居住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各种人为的污染,特别是“白色包装污染”,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纷纷立法,禁止使用由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的包装物,如一次性塑料饭盒、塑料茶杯、餐具等;同时禁止进口由发泡塑料作包装内村的一切商品,以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免受污染。所谓“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由发泡聚苯乙烯(EPS)为原料制成的包装制品废弃物。该制品目前大量用于一次性餐具以及各种工业品、农产品的内衬包装上(例如发泡聚苯乙烯(EPS)为夹芯的“泰柏板”)。这类包装物的最大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张厚美 《绿叶》2022,(12):13-14
<正>春日的公园青荇,夏日的田田荷塘,秋日的江畔芦苇荡,冬日的洲滩水鸟……人类与湿地朝夕相处。湿地凭借覆盖地球表面仅6%的面积,就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被喻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我国湿地分布广泛,从东北的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5.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吴宇 《环境教育》2008,(6):41-42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注,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都极为重视,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下,环保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大量“三废”排放,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塑料的出现,人们的许多用品改变了模样。塑料以其众多的优点代替钢材、木材、玻璃等材料进入了人类的生活空间,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然而与之俱来的是塑料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这一问题,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我国污染型废塑料仍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型废塑料是指聚乙烯、聚丙烯及各种复合膜制成的包装物、地膜、各种塑料膜类的废弃物——尚未被利用的废塑料。回收利用这类废塑料是我国解决“白色污染”的关键。一、国内外利用和处理废塑料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利…  相似文献   

8.
国际     
<正>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由美国佐治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海洋教育协会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对全球所有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最终命运进行了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大部分成了废弃物,被置于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3,(Z1)
日前,广西南宁市政府批复同意,决定建立一个专门回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再生综合利用企业,负责对整个南宁市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进行回收并加工再利用。这是广西首次采取建立专门企业的办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环境可解性差,被称为“白色污染”。为治理“白色污染”,南宁市曾经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生态教育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教育生产的背景及含义人类目前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它既能促进社会发展造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事人类面临的困境是人类自身在“副产品”。应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由于工具性对价值理性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还道德力量的削为了走出上述困境,1972通过了》,并建立了国际环境制定了国际环境教育规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180多个国家和70多许多生态学者提出“拯救地球”、“全球伦理”、“可持等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但是异化的培养模…  相似文献   

11.
善待自然     
人类本是大自然之子。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不仅养育了人类,给人类以生命的源泉,也给人类的思维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有了自然的哺育,才有了人类今天的物质繁荣;有了大自然的恩泽,才有了人类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即使在自然环境遭到无情破坏的今天,当黄色的沙土覆盖了充满生机的绿色草原,当荒漠取代了沃野,当多少年来奔腾不息的河流变得污浊、干涸,当蓊郁茂盛的森林被无情地砍伐……伤痕累累的大自然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仍然是她那宽阔的胸襟、磅礴的气势和秀美山川的至真至善至美。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人类的心灵,洗涤着人类的灵魂。“本刊特稿”和“名家走笔”栏目刊登的《九寨冲击波》、《穿越林海两题》,展示的正是这种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塑料袋已经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亚洲的灾情尤其严重。比如,拥有2200万人口的台湾省每年要用掉200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每人900多个。台湾“环保署”的有关人士说:“台湾有个绰号:塑料王国。你可以在超市里要10个塑料袋,他们会免费给你。因为与食品相比,塑料袋的价格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3.
井贤 《绿叶》2003,(Z1)
商报讯上海金樱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为感谢上海银行在非典期间提供的帮助,企业将其自主开发的吸塑设备命名为“小巨人号”机车。金樱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是上海银行“小巨人”培育计划中重点扶持的对象。该企业的主打产品——可降解纳米抗菌塑料餐盒,在当前抗非典的战斗中大显身手,成为  相似文献   

14.
浅谈防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带来享受,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对大中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岁末,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6.
正金晖兆隆将以"致力绿色产业发展呵护自然造福人类"为使命,把绿色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继续推进世界生物降解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塑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最糟糕的发明。塑料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极大负担。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有毒气体二噁英,填埋则无法降解,这些弃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简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卫生健康要求的提高,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年使用量在100亿只以上。由于消费者随意丢弃、回收管理不及时以及产品本身降解腐烂困难等缘故成为“白色污染”的成因之一。为了保护环境、控制“白色污染”,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令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禁止生产和使用后,给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留下了庞大的市场,在此形势下,一些生产企业不失时机地纷纷上马,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依据 GB 18006.1—1999,各种类型餐饮具的质量状况不尽相同,某些产品质量较好,但也有一些产品使用性能、卫生性能等较差。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承鳌 《四川环境》2000,19(4):65-68
环境保护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性、全球性、世纪性的大课题,而大气污染则城市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作者站在创建“生态环境医学”的制高点上,引证了大量翔实的例症,剖析了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态环境身健康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和机理,并从多角度提示了标本兼治大气污染的应急措施,从而疾呼“地球人”要确立科学的发展,坚定地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才是“依法治气”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双降解环保塑料TheBidegradableEnvironmentalProtectionPlastics双降解环保塑料是针对国际性“白色污染”问题,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它可解决目前垃圾袋、塑料制品等堆积造成的污染环境、破坏土质的问题。用这种塑料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水体中的微塑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以及一定的化学毒性,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概述了天然水体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分布,重点阐述了天然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毒性及其毒性效应,并对微塑料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促进微塑料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