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的模样     
秋天,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乡愁。秋天,是凉风习习稻谷飘香的沉醉。秋天,是秋雨绵绵澄澈宁静的高远。秋天的模样,让人浮想联翩。大雁排成行,在稀薄的云层里穿行,也把游子的思念,从地北带到了天南。秋天的田野里,处处涌动着金黄色的稻浪,秋风飒飒,送来缕缕稻香。一场一场的秋雨落了下来,一扫夏日的躁热,也荡去了人们心头的浮躁。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6,(5)
正莫言警告: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诸多因素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最严重一环。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完全失去了青山绿水,禾草田园,所谓生存,就成为空谈,那将是人类真正的末日。相对而言,农业文明时代,对青山绿水,是维护性的。因为,那时的人,敬畏山水,依赖山水,靠山吃水,才得以生存。而进入工业科技文明时代之后,对于大自然而言,是灾难性的。地球资源,开始被掠夺性地开发,而后  相似文献   

3.
渴望晴明     
查干 《绿叶》2014,(5):98-101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会享受清风明月》。友人刊发时,出于好心,将其改成《把清风明月珍藏于心》。美是很美了,只是忽略了我写此文的初衷。在标题里,用"学会"二字,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您想,老天赐予我们每个人清风明月,可是我们不懂得享受,或者没条件去享受,是不可惜?有些人有了金钱,就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远离了清风明月。而有些人则忙于生计,两头不见天日,顾不上去享受清风明月。这是人类的悲哀。而现在,清风明月正疏离于我们,远走他乡,不愿回头。趁机而入的是霾。霾,何物?是空气中的魔。它来自煤炭燃烧、汽车尾气、扬尘等。我们感到了它的恐怖和龌龊。觉醒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不寒而栗。但,为时已晚。接踵而来的是讽刺挖苦、怨天尤人,连校园里的雕塑,都戴起了口罩。口罩罩住了一座座城市卡口千万座村庄。  相似文献   

4.
青青的草,高耸的山,清澈的小溪里,鱼儿游。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青州市云驼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是国家AAAA级景区。青青的草一碧千里,数不尽的各色小花点缀其间。花儿开得很茂盛,朵朵都是笑哈哈的。巍巍青山,绿的是青松,红的是枫树。山脚下面的小溪里水清澈见底。  相似文献   

5.
雾里看景     
早上起床,推开窗户,走到阳台上。向远看去,看见草海上起雾了,雾是乳白色的,那雾白得清澈,白得透明,越往上颜色越淡。黎明的风吹向广袤的湖面。它迈着轻盈的脚步,推着一团团浓雾,几乎不被人察觉地穿过广阔的湖面。雾的上方,太阳冉冉升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脱去薄雾的睡衣,它柔和的涟漪或者反光的光滑面逐渐显露出来。放射出绚丽的光  相似文献   

6.
碧绿的草,巍峨的山,秀丽的河,五颜六色的花朵,洁白的云朵。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同住。怎么才能留住身边的美丽呢?首先,我们要植树造林。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就开始砍伐树木,盖高大的楼房。楼房虽然高大美丽,但还是不如树木重要,树为我们遮荫,为我们净化空气,为我们绿化世界。众所周知,以前翠绿的树林是鸟儿们安心的小窝,可这几年的树木越来越少,鸟儿也越来越少,新鲜的空气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7.
石树草     
向墅平 《绿叶》2023,(7):33-38
<正>石亘古以来,石,在大自然中抱紧自己,心甘情愿深陷孤寂——深邃的孤寂,辽阔的孤寂,自由的孤寂。但,人类择其实用价值——质地坚硬,首先将其用作生产生活的材料。石的利用,始于石器时代。人类与石发生关联,成为文明的起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用五彩石修补天空、重整宇宙,为万物的生存创造必要的自然条件。漫长的农耕文明中,石,被请出大自然,持续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8.
梦中的白玉     
《绿叶》2016,(3)
正白玉非玉,是一只鸟。白玉这个美称,是我给它起的。我的白玉,体积比蜂鸟大一些。它的羽毛,比玉石还要纯净,比草原上十二月的雪,还要白。它的腿细而长,美若金竹惹人眼,且发浅黄色,与它的羽毛相配极佳。喙,长而不尖,如它娴雅的性格,一眼看去便惹人疼爱。它的叫声那么柔和,那么清脆,空空的,时而像空中的哨音,舒服地抚弄着你的耳膜;时而又像泉水滴进石窝里一般,一点不刺耳。假使你闭目聆听,会引你进入似梦非梦的境界。我总疑心,它  相似文献   

9.
山里红     
正过年了,春联贴出来,鞭炮响起来,灯笼挂起来,红包接过来。小孩踩在爆竹纸屑上,松软欢喜。冷不丁从怀里掏出地上捡来的零炮,往人堆里一抛,掩耳缩脖的人散了开来。天上、地下,红彤彤。此刻,人的心亦是红的吧?鞭炮是划在空中的火,火是鞭炮咧开的笑。据说,火诞生后,燃起柴火,驱走野兽,危险就远离了,火红火红,寓意平安、吉祥。人出生,从肚兜、帽子,到襁褓,主打色都是吉祥红色。娘胎十月,温暖,幽暗,红是亮色,迎接生命,除了吉祥,怕是隐喻光明吧。有客来道喜,  相似文献   

10.
达平 《绿色视野》2013,(7):67-67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眼中的白鹭,诗中的白鹭,动感的白鹭。据说,郭沫若也曾著文夸赞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我,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状。每年秋近,天高,地远,江阔。缓坡的江岸上,高的是屏风般的防浪柳,稍矮是茂盛的水  相似文献   

11.
盐的眷恋     
海水盘成盐,在透明中运作,在透明中成长。也练就了盐场人豪爽透明的性格。盐场人的情,柔肠百转,真诚如晶。男人顶天立地,大苦不说。女人热爱生活,大爱不言。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千万种生灵,奉献着数不尽的宝藏。盐,这一伴随人类走来的宝藏,源自大海,由水而成,一路吃尽  相似文献   

12.
春节期间,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中南部的一个小乡村。这里是庐江、桐城和枞阳三地交界地带,交通相对闭塞。老一辈的干不动了,年轻人也不愿回到土地,新生的种植大户接管了家庭农业。它带来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家庭式农业生产成历史老家是长江沿岸传统的鱼米之乡。包产到户时,每个人的水田不超过5分地。这些水田种植强度很大,每年两季水稻,田埂上套种黄豆,到冬季换茬栽种油菜。另外,每家还有少量的旱地,种植棉花和小麦。  相似文献   

13.
怀念银杏     
我家窗外,原有许多大树:清一色的老银杏,树干笔直,高过三层的楼房。每棵银杏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第一眼看见它们,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亲切感,仿佛见到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时候,每逢傍晚时分,推开窗户,便会有阵阵清风,透过银杏树的枝叶徐徐吹来。有这风的吹洗,房间内常常会有一缕树木的清香。夏季来时,虽然没有空调, 但有这些银杏树遮蔽着太阳,人也丝毫不会感到炎热。  相似文献   

14.
<正>遂宁,最美的还是城市里那如梦如幻的夜空。我沉醉于它悠悠的晚霞,我喜欢那闪烁的繁星,我追寻明月那张多情的脸。夜有我们的梦和幢憬。傍晚,夕阳带着一种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于是,天边的一切不再火辣辣,变得温柔起来。和煦起来,宁静起来。渐渐地,夜幕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拉了下来,将天空罩得严严实实。于是,热闹的城市静了下来。不久,一轮圆月从灵泉山边升了起来。慢慢地,好似  相似文献   

15.
国家产业政策的向西倾斜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干旱区的开发与建设。在大开发中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一、干旱区的环境特点1、自然环境特点。我国干旱区主要地处中纬度大陆腹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1%。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是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平均在ZOO毫米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为4.O。冬冷夏热,日温差大,晴天多。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流程短,主要是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两种类型的河流。干旱区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种类少,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春日的一个清晨,我百无聊赖地走在大街上,忽然路旁的树丛中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声。抬头望去,只见两只艳丽的小鸟正在树上跳舞、唱歌。这鸟声对于久居城市的我,宛若天籁。倾耳聆听,我心中不禁生出对鸟儿的种种回忆。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河沟里自由自在的游鱼与村野上空飞来飞去的鸟儿总能引起我无穷的兴趣。我家屋后有一片树林,林子里住着很多小鸟,我特别喜欢和伙伴们去掏鸟窝。傍晚,鸟儿回窝了,我爬上树去摸,渴望着能抓住一只热乎乎、毛茸茸的小鸟。清早,林里的鸟儿在晨曦深处啼鸣,直到残夜消失、天光大亮为止。夜晚,我走在星空下,冷…  相似文献   

17.
多彩的家乡     
<正>微风轻轻拂过我的家乡。家乡,是那么的舒适;家乡,是那么的清新;家乡,总是那么的美丽。那风,那云,那山,那水,总给我一种芬芳,那一抹抹绿色,一簇簇红花,一片片白云,一座座山丘,沁人心脾。家乡,我总想好好地称赞你一番。我的家乡是绿色的。水稻把家乡装扮得绿绿的,翠色欲流,让人感觉到生活在绿的世界里。家乡的  相似文献   

18.
放归静翠湖     
正昨夜,我的松子儿和松果儿,来入我梦境。搅得我,一整夜竟无睡意。多少年过去,它们一定还在惦记着我。梦里,有什么东西在挠我右脸,睁眼一看,是我的松子儿和松果儿,它们双双蹲在我枕边,在凝视着我。我抚摸它们,并说,是饿了吧?就去找食物,回头,则不见了它们的踪影。一紧张,梦醒了。于是,心里空空然,亦怅怅然。  相似文献   

19.
正他不气馁、不妥协,迎着困难上,越挫越勇。在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信念支撑下,将玉泉山改造成为太原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一座天然氧吧,一处吸引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簇簇,一团团,粉红的,粉白的,纯白的,粉白相间的;山坡上,山沟里,路两旁,高高低低,到处都是绽放的樱花。花团锦簇,绚烂多姿。爱美的人们站在树下摆着各种姿势拍照。听说过日本有樱花,听说过中国南方有樱花,还从来没听说过太原市有樱花,更没有见过樱花,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樱花,感到稀奇、惊讶。尤其在北方的太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01,(1)
各行其是。人们要忙工作,照顾孩子,还要兼顾自己的爱好,参与公共活动,常将夫妻之间的关系放到脑后。不再牵手。当夫妻关系还新鲜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触摸很频繁,然而,对于多数夫妻来说,随意的亲昵举动最终消失殆尽。不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不知自己伴侣的喜怒哀乐,意识不到自己的那一半正在为何事焦虑。缄默不语。过分的息事宁人只能导致冷淡和距离。其实,双方将心中的不满表现出来,反而有助于消除差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