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体领域     
《现代职业安全》2006,(2):37-37
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每隔15秒就有1人.每天约6000人死于工作意外.工作意外比战争更有杀伤力。靠低价的劳动力.中国成就了各大国综合排名第六.但是,专家分析.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8年之后消失;深圳市对恶意欠薪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理.并对30家戈薪逃匿的用人单位公开曝光;矿难频频的背后,是中国缺乏保障劳工权益的有效机制,被某些媒体称为“中国的矿难政治”……  相似文献   

2.
“一人一档”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给每位员工建立档案,记录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所有情况,如员工基本信息、教育培训资料、职业健康资料等。建立“一人一档”,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效率,迅速掌握员工基本信息,动态评定员工能力等级等。但很多企业“一人一档”制度运用得并不好,一些仅停留在员工基本信息层面,更难以推广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如何推动“一人一档”的运用,并助力安全生产管理呢?笔者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主体领域     
《现代职业安全》2006,(1):39-39
十一五规划闪出一个亮点,即“安全发展”。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宏观上要求保证安全的三方,即政府、雇主和雇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微观上对具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政府如何加强领导并实施监察?行业如何介入管理并指导企业?企业如何依法自律并担起责任?工会怎样组织群众监督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法律是灰色的,而现实之树常青。对目标的明确和对现状的清楚,确定了我们需要奋斗的距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安全员神圣的职责。但是,企业安全员又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笔者以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说“内行话”,做“明白人”企业安全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断学习,二是深入实际。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安全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安全员只有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勇于创新,才能在工作中说“内行话”,做“明白人”,成功地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比如,深圳市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安全生产走过了让国人震惊的2004年后(2004年,中国因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6027人,占全世界矿难死亡总数的80%),又在“怒斥”声中度过了2005年。如果用词语形容中国2005年的生产事故,“残酷”这个词比较恰当。“残酷”一词表明了我国物质生产领域令人担忧的不安全状况,举国上下,做了那么多工作,现实仍很严峻,问题在哪?国人应当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6.
按民间的说法,鸡年出生的人一生忙碌。鸡年到任的李毅中撞上了这句话,个中辛苦自有体会。矿难频发,激起全社会对煤矿生产的异常关注:中国缺乏保障劳工权益的有效机制也被媒体称为“中国的矿难政治”:吉林石化的爆炸声又拉近了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之间的距离。人们似乎一夜之间明白,在社会化和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社会一小部分的动荡就会激起整个社会的涟漪乃至波涛汹涌。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开始了一场“安全生产保卫战”;肃清“官煤勾结”、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每一个焦点事件背后总有值得关注和深思的背景,要解决积日已久的问题,国家和全社会对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的清醒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种认识会在实际行动和扩展的思维中更加清晰明了,而我们也希望2005年的经历成为中国安全生产历史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7.
1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并作为突出问题抓好落实。经济发展必须与安全生产相适应,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忽视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要从健全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经济政策、增加安全投入、严格责任管理着眼,建立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的长效机制。会议决定,要制定安全发展规划,抓紧研究解决行业管理以及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的修订等12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事故原因到底在哪里?如何遏止多发的事故?怎样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发展、确保国泰民安?企业、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该做那些事情、如何去做?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原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局长孙连捷。  相似文献   

8.
2005年年初,1次死亡214人的阜新“2·14”矿难曾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拉开了艰难的帷幕。2005年岁末,1次死亡171人的七台河“11·27”矿难又给200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划上了沉重的句号。七台河东风煤矿是黑龙江省的安全生产“明星矿”,在国家秣马厉兵、不遗余力的煤矿治理整顿中,矿难发生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国有大矿,在事故发生后3天居然连入井人数究竟有多少都说不清楚,提供的入井人数一变再变。在事故现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东风煤矿矿长和总工:“你们连小煤窑主都不如!”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04,(8):16-16
郝家林(本刊常务主编,以下简称郝):王局长您好,在2002年举办的第一届论坛及展览会前夕,我采访过您。如今第二届论坛及展览会又将在北京举行,能再次采访您,我感到非常荣幸。您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席,怎样评价这次盛会?王显政局长: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展览会将于今年9月初在北京召开,届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将云集北京,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安全、健康与发展”。这个主题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执政理念。通过大会的讨论和交流,对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在职业安全健康诸领域的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面对频频发生的矿难,人们不禁要反思,为什么矿难会屡禁不止?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国煤矿  相似文献   

11.
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员工的违章操作常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杜绝违章操作现象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一些企业提出,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要求,杜绝员工违章操作,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定将员工违章行为当作事故进行处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规定“过犹不及”,不仅增大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造成员工抵触心理,而且实施起来困难,缺乏相应的标准。您认为,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如何实施?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2.
接连不断的矿难,让人疑惑:难道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和高额的利润驱动下,增产增效与事故非得成正比吗?如何处理好增产增效与安全的关系,下面这些煤炭企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做法。晋城煤业:全面落实“十二字”方针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始终把瓦斯治理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要务采抓,通过转变观念、理顺机构、巨资投入、强化抽放,把瓦斯治理的“十二字”(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落到实处。明确思路,实现“四个转化”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3日公布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2·14”矿难的调查报告,这起死亡214人的特大事故被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为责任事故。又是一起责任事故,酿成如此惨祸。人们不禁要问,安全制度越来越健全,怎么就是落实不到位?“领导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贯彻?“受害者也是肇事者”的可悲局面,何时才能扭转?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探究孙家湾矿难,第一个关键问题是:瓦斯爆炸是怎么发生的?井下瓦斯爆炸有3个必要条件:有氧气、瓦斯浓度超限、有火源。其中后两点是要害。在此次事故中,瓦斯大量涌出与事前发生的里…  相似文献   

14.
潘积鹏  江本宏 《安全》2010,31(2):36-37
安全生产是石油石化企业的首要任务,关系到企业的和谐与发展。如何做到安全生产,如何保证职工的健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最直接最有效地途径就是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使员工能够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操作。因此,安全培训已成为当今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石。作为从事安全培训的教师,本人认为要想做好安全培训必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策划、实施与考核反馈。  相似文献   

15.
近年矿难频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要求相关企业、行业普遍“整改”,严格进行安全大检查,甚至停产整顿、排查事故隐患。然而,时隔不久,甚至政府指示的余音未消,一起起矿难仍接二连三发生。严酷的事实说明,“矿难”已非“偶然”,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探讨导致悲剧的原因: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隐患未能及日寸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了事故,说明人的素质低下是不安全行为的根源;又如设备、技术落后自然也是矿难频发不能忽视的因素;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政绩”,甚至由于与煤矿有直接的利益关联而  相似文献   

16.
春天,万物复苏。企业陆续恢复生产经营,大批劳动者不辞辛苦从家乡赶到广东,返回工作车间、班组、岗位。在这万物竞发的大好春光里,在这“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丁酉鸡年里,抓好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年初的员工安全培训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为此专门发出复工复产“温馨提示”: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加强安全培训,有利加强广东省区域竞争优势.有利加强企业自身发展后劲,有利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本期话题,聚焦节后复工安全培训,为您带来各方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安装施工生产中,有近80%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自身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从构成事故的三因素,即人—机械—环境的关系分析,“机械设备”“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惟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而“人”又是操作机械设备、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跃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以及合理、及时的班组安全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特点,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8.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发展”是指导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针。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一着不让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一岗双责”制度,是保障安全责任落实的有力抓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保证安全生产中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安全生产的同步协调、互促共进。作为区级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我想结合我区近年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谈谈如何落实好“一岗双责”。  相似文献   

19.
你问责,我瞒报。你加大惩处力度,我加紧瞒报力度。这些年,矿难事故的核心,已不在生产安全的教训汲取与监管重视,却日益沦为矿难瞒报与反瞒报的较量,可悲可叹。是什么让一些人不去抓安全,而去重瞒报?不说前不久发生的黑龙江鸡西矿难瞒报,也不说这些年各地矿难瞒报与矿难频发比翼齐飞的现象,单说在一个地方,矿难瞒报也是十分频繁。据报道,仅云南一地,从去年9月至今,短短七八个月时间,就有9起煤矿瞒报事故。尽管这些都已查明,但我们仍然要问,还有没有没查明的?其他地方瞒报成功的矿  相似文献   

20.
11月下旬,黑龙江,山西和云南省相继发生了3起特大矿难事故,造成79人死亡,煤矿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在国内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新华网“新华视点”《赵铁锤与云南富源县领导就矿难的对话》一文,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以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极端不负责任、麻木不仁,漠视甚至对抗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