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研究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r、Cu、Ni、Zn、As、Hg)污染水平与特征,本文收集了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梳理统计了国内46个主要城市重金属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水平差异很大,各重金属浓度大致呈Zn>Pb>Cr≈Cu>As>Ni>Cd>Hg的分布规律;在时空分布上,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内地高于沿海,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其中,北方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Ni、Zn、Hg、As分别比南方城市高40. 3%、14. 3%、42,7%、140%、60. 8%、27. 7%和86%。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来源多样,主要有生活来源、工业来源、交通来源和其他来源。此外,由于不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差异,其生物有效性也存在很大差别。鉴于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已经对居民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建议今后应从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重金属赋存形态、重金属毒理学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3.
ICP-AES测定南宁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石英滤纸和隔膜真空泵自制采样装置,对南宁市区的居民区、校园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进行连续10d的大气采样,所得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铬、铁、铜、锌、砷、镉和铅七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检测南宁市空气质量,同时考察了仪器工作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的检出限低,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以Fe、Zn和Pb为主;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重金属含量高于校园区。重金属平均浓度最大值为:Cr(0.06027μg/m)3、Fe(1.8541μg/m)3、Cu(0.02214μg/m)3、Zn(0.3666μg/m)3、As(0.02272μg/m)3、Cd(0.004733μg/m)3、Pb(0.1843μg/m)3,低于我国(TJ36-96)《居住区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量》中规定值,说明南宁市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适用于大气颗粒物组分测定的采样膜、采样时间及采样量。应用ICP—AES技术,测得了6500个大气颗粒物数据。并与中子活化法进行了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6.
7.
大气颗粒物及其重金属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功能及人类健康。为研究江苏省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输入规律及农业区大气重金属的输入通量,该文利用参数化颗粒物干沉降速率模型,结合江苏省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计算了干沉降速率及通量。结合已有文献数据,对江苏省农业区域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江苏省不同粒径颗粒物干沉降速率均呈现白天高、夜间低的日变化规律。农业区颗粒物干沉降速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及部分沿海地区次之的分布情况。自2018年以来江苏省颗粒物干沉降通量逐年降低,细颗粒和粗颗粒干沉降通量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显著降低,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城区高于周边远郊及农业区,地域上则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农业区重金属干沉降通量中Pb、Mn和Cu均有较高的输入。农业区PM2.5中12种重金属的年均干沉降通量合计约10.6~298.2 g/(hm2·a)。 相似文献
8.
9.
以广州市楼顶降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粒度分布和重金属总量的基础上,采用单一化学提取法(DWLP、TCLP)和多级化学提取法(SEP)研究了大气颗粒物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样品中96%以上颗粒小于100μm,其中10μm和2.5μm以下颗粒分别占33%和11%。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很高,Cu、Pb、Zn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2.43、1033.81、830.32和5.80mg/kg,是广东省环境土壤背景值的17~64倍。单一提取法中,TCLP的提取效率明显高于DWLP,表明pH值是影响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SEP法结果显示,Zn和Cd的生物可利用态比例远高于Cu和Pb。经DWLP和TCLP法提取后,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总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物可利用态所占比例明显增加。通过综合分析,发现SEP此其他两种方法更适用于评价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集冬季太原市一采样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经分析,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为1.04mg/m~3,严重超标。其中粒径小于7.0μm的占49.6%,小于3.3μm的占33.5%。颗粒物无机提取液中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b、Mn、Cr、Ni和Cd。每一种元素均呈随颗粒物粒径减小浓度增高的趋势。以SOS显色法和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颗粒物的无机提取液和模拟肺泡液溶出液的遗传毒性,表明小粒径颗粒物遗传毒性较强;小于1.1μm的颗粒物,仅用相当于5m~3或10m~3空气量的样品液,即可诱发SOS反应或致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抚顺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CMB模型对大气颗粒物进行解析时经常遇到一组数据多种结果的现象,同时,扬尘属于混合尘源类,与一些单一尘源类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从而很难准确地解析出各单一尘源类对受体的贡献值.二重源解析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对抚顺市的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了解析.解析结果表明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有机碳是抚顺市环境空气中TSP的四大排放源类,其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5%、土壤风沙尘15.9%、有机碳13.9%、煤烟尘6.0%. 相似文献
12.
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对北京市3个再生水灌溉区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将其分别与当地井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作对比,探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再生水灌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土壤中的Cd、Ni、Cu和As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而Pb、Zn和Cr含量的最大值(39.90、103.1和120.3 mg/kg)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Ni和Hg在多数采样点出现重金属向土壤深层移动的趋势;与对照区(井灌区)相比,Cd在3个再生水灌区的土壤中含量均无显著变化,Hg含量仅在通州区大北关井灌区超过再生水灌区,其余6种重金属则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现象。再生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并非一定由再生水灌溉所致,早期的污水灌溉和有机肥施用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9年7月-2010年4月,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设置采样点采集大气PM2.5~10和PM2.5。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样品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对采样期间可吸入颗粒物及重金属的浓度进行了分析,并对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的日平均值为222μg/m3,超过美国EPA1997年颁布的PM2.5日平均值35μg/m3的6.4倍;PM2.5~10和PM2.5中7种金属元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r>Pb>Mn>Cu>Ni>As>Hg;PM2.5~10和PM2.5中Mn的污染指数Igeo≤1为无污染,Cu污染指数:3≤Igeo≤4为重污染,Ni、Cr、As污染指数:4≤Igeo≤5为重污染至严重污染,Pb、Hg的污染指数:Igeo≥5为严重污染。以Fe作为参考元素计算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表明,自然来源的Mn具有较小的富集因子,而受工业活动影响的Cr、Pb、Ni、Cu、Hg、As具有较大的富集因子,可以认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