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为了防止对土地的损害,1980年—1981年间,法国减少了化肥的用量。与上一年度(1979年—1980年)相比,磷肥减少10.6%;钾肥减少5.4%;氮肥减少3.4%,并且主要是施用纯氮肥,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法国政府环保部门发表的“1987年法国大气环境质量报告书”指出,自1980年以来,大气中SO_2减少了57%,NO_2减少了8%,TSP减少了27%。1987年监测值与198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2%和2%。  相似文献   

3.
据1987军美国煤炭协会统计资料报道,全国从1980年至1987年SO_2排放量减少128.9万吨,下降了8%,同期全国耗煤量却增加了27.2%,即15280万吨。与加拿大交界的中西边境地区,SO_2排放量下降12%,从1980年的818.7万吨减到1987年的720.7万吨,减少了980000吨。这表明在同一期间该地区减少SO_2排放占全国减少总量的76%,而同期该地区公用事业的耗煤量却增加了1700万吨。与此相反,新英格兰SO_2排放量却上  相似文献   

4.
一、昆明市人口,交通,道路与汽车废气昆明市区道路总长226公里;道路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主要干道断面宽40—50米, 次干道宽20—30米。从1980年至1985年,机动车辆增长了70%,非机动车辆增长了143%,但同时期中道路面积只增长了26%。从(表—1)看出,每辆机动车占有的道路面积从原来的108.8%降到74%,非机动车从原来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1990~1991年的法国大气质量·近年,因固定源排放减少,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990年,SO_2减少120万吨,NO_X减少174万吨(其中135万吨是汽车减少的排放量)。1991年,尘减少27.8万吨。与1980年相比,上述三种污染物分别减少64%、5%和35%。汽车消耗57%石油,空气中,71%CO、76%NO_X、60%烃和几乎所有的铅均由汽车排放。为防治汽车污染,法国采取了下列措施:1.使用无铅汽油和低铅汽油,使得1990年汽车污染减少40%;2.研制清洁汽车,目前,已制成以天然气和石油气混合物为燃料的清洁车样车,将于1993年年初在马赛市行驶;3.改进催化器,以便通过预热催化器,经常性停车时保持温度和改进催化器气体流动等方法,使催化器尽快达到最佳运行温度350℃,以减少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6.
前言 当氮肥施入农田后,由于受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作用而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对于如何抑制硝化细菌的活动,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已为各国所重视。因此,许多国家都先后进行了氮肥增效剂的研究,仅日本近年来注册生产的达九种,其中脒基硫脲为日东化工株式会社研制,于1968年注册生产,在复合肥料中掺合0.5%使用。据最近报导,脒基硫脲自1975年到1976年的年产  相似文献   

7.
王文锦  王卿  朱安生  黄凌  顾莹  王杨君  王敏  李莉 《环境科学》2021,42(7):3442-3450
根据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了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Yangtze River Delta,YRD)城市群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结合氮肥施用变化情况,研究了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农田生态系统氨(NH3)排放变化.结果表明,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YRD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276269 km2(占总面积的49%)减少到2018年的244001 km2(占总面积的44%).土地利用变化和氮肥施用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NH3排放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本底和氮肥施用两部分.2000~2018年,YRD氮肥施用产生的NH3排放量从690 kt·a-1减少到541 kt·a-1(减少22%);土壤本底产生的NH3排放量从32 kt·a-1减少到29 kt·a-1(减少9%).结果表明,近20年来,YRD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进一步带来氮肥施用量降低,使得农田生态系统NH3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陕北地区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影响的定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定量分析窟野河流域各因素对河道径流的影响程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窟野河径流以及流域内降雨、气温、水保措施、用水量和煤炭开采量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其次按照1961—1979年、1980—1998年、1999—2010年以及1961—2010年等4个时期,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确定其显著的影响因素,求出各时期的径流相关方程,其中1961—2010年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气温、水保措施和煤炭开采量;最后定量计算了1980—1998年和1999—201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79年各因素造成的减水量,其中水保措施的减水量由65%减少到了47%,煤炭开采却增加到了19%.结果表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计算的窟野河1961—2010年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该方法可以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褐煤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东德)的主要能源。1980年全国露天开采褐煤25 8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哥德堡市,有好几座露天褐煤矿、火力发电站和化学加工厂。东德60%左右的褐煤是该市出产的。1980年哥德堡市的火力发电站烧掉了将近8 500万吨原褐煤。该市每年排放的SO_2量,占全国年排放SO_2总量400万吨左右的25%。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从1970年到1980年10年间,该市大气中SO_2含量(城市上空的年平均SO_2浓度C)减少了l0—12%。而这  相似文献   

10.
1980~1992年对大伙房水库6个站进行了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生态调查。共发现26种底栖动物,隶属于20属,3科。底栖动物密度由1980年的3335个/m2减少到1992年的829个/m2。共发现9种耐污种类,占总数的34.6%,密度占86.5%以上。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1、2站动物种类少(10种),多样性指数低(1.2956),属α──中污染;5站动物种类多(16种),多样性指数高(1.4024),属β──中污染;大伙房水库只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华北某市潜层地下水总硬度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潜层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研究以华北地区某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平台研究分析了该市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个时间点的地下水总硬度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在1980—2010年间潜水总硬度高浓度区域大幅增加,地下水水质变差趋势非常明显。老城区地下水总硬度经历了1980—1990年迅速上升和1990年后稳中有降两个阶段;拓展区潜水总硬度总体上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 a间江西省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江西省农田土壤pH总体呈酸化趋势,2010S江西省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5.24,较30 a前的5.77下降了0.53;全省酸化趋向西南,其中酸化最突出的地区为赣州市,其次是鄱阳湖周边,特别是南昌市、鹰潭市,pH降幅较大;赣北局部地区农田土壤pH有所上升。定量分析氮施用量与酸雨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施用量、酸雨强度的差异和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长期过量施用氮肥是江西省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氮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30 a间,施肥量每增加50 kg/hm~2,农田土壤pH下降0.26个单位;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且随着酸雨pH值越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3.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 ℃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降水;未来春季和夏季(3—6月)径流增减相对明显,局部区域有洪涝和水文干旱的风险,而其它月份径流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常熟市1980年曾组织科技人员试种无公害蔬菜,建立实验基地。1985年,上市无公害蔬菜6万余担,占蔬菜公司经销总额的35.4%;1986年上市6.6万担,占蔬菜经销总量的68%;1987年上市11.49万担,占蔬菜  相似文献   

15.
薛利红  俞映倞  杨林章 《环境科学》2011,32(4):1133-1138
研究了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平衡特征和环境效应.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直湖港下游开展了农户常规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按需施肥处理以及化肥减量优化处理5种氮肥管理模式的田间小区试验,实测了稻季的径流和淋洗氮损失,估算了氨挥发和N2O等气体损失,分析了不同氮肥处理下的环境排放量和氮素平衡特征.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在减少氮肥总投入量20%~40%的情况下产量与农户对照基本持平,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4.5%~44%.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缓控释肥处理和按需施肥处理的氮环境排放量最低,比农户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52.8%和45.4%.在等氮量投入下,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比纯化肥处理减少了环境氮排放量.农户施肥处理存在着明显的氮盈余,增加了麦季氮流失的风险,按需施肥处理略微出现氮亏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麦季氮流失风险.新型缓控释肥处理和按需施肥处理能在不降低产量和效益的情况下,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排放量,是值得在太湖流域推广的经济环保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132,自引:3,他引:129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吉林省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0年,吉林省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其它类型土地面积在增加;由于耕地的生态价值系数相对较小,湿地和水域的生态价值系数较高,耕地面积的增加不能弥补由于湿地、水域减少造成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下降,使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80年的12365.14×106$减少到2000年的10700.38×106$,减少率为13.46%,净减少值为1664.76×106$,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变化率为0.72%。  相似文献   

17.
取代地方条例(1980年制定)的新法规定:凡发电量在400兆瓦以上的新型工厂所排出的SO_2每立方米不得超过400毫克——就是说至少要从气体中排除95%的硫;发电量在200—400兆瓦之间的小型发电厂至少必须削减60%的硫,每立方米不得超过2000毫克。但这些细则只是在全国大约15000座发电厂中的150座发电厂生效。按照以往的地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特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统计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和污废水入河量数据(2001—2012年)、降水量数据(1956—2012年),以及水资源利用、污废水排放、社会经济、人口等数据(1980—2012年),探究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特性及成因.结果表明,非常规水源补给的河流具有污径比高的特性:海河流域河流污径比高,平均污径比为35.7%,其中海河北系污径比最高,达到90.5%,滦河及冀东沿海污径比最低,为25.6%.降水量的持续减少、山前水库带对水资源的截留以及平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一个主要原因:降水量持续减少,1956—1980年平均降水量为559 mm,至2012年平均降水量降低至502 mm;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73%的山区河流流量被水库截留;流域地表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高达63%,这些均导致平原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污废水排放量增加,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工业产值、城镇人口数量均与污废水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均超过50%.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河流以非常规水源补给将长期存在,考虑非常规水源水质水量的协同保障,对满足生态需水量、改善缺水河流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黄河源区玛曲1967—2014年的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时间变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近几十年来玛曲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研究区极端降水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气温极端化趋势较为明显,极端气候的突变开始于1980年代;所有极端气温指数均呈现一致的显著增加或者减少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间存在显著的波动特征,2000年后变化较为平稳;研究区极端气候变化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相关性较弱。极端气候变化将导致黄河源区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草地退化沙化、湿地面积萎缩、水土流失加剧、生态难民增多。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原—山区—平原—滨海生态要素梯级流动特性的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永定河流域1980—2020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运用景观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来永定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并揭示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80—2020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面积占比约90%;近40年,耕地、草地面积分别减少1 376.38、463.42 m2,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在2015—2020年变化最大。2)在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斑块破碎程度明显降低,其余用地类型变化不明显;景观水平上,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由1.29增至1.35,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由0.67增至0.75,景观整体结构趋向复杂,异质性增加,团聚程度下降,景观破碎化加剧。3)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受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和城乡人口结构变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