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厂炼钢转炉用的热白云石焦油大型炉衬砖,原来用冷泵枪人工成型,劳动强度大,条件差,工效低。几年前,我们改革过这种砖的成型工艺,建造了成型机,工效比原来的人工成型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砖模大而且重,加料车十分笨重,要人工推,动劳  相似文献   

2.
我厂焦油砖车间在生产沥青炉衬砖的过程中,有大量沥青烟尘污染工作场所,出料时烟尘浓度更大。物料在双轴搅拌机中混合,加入8%的中温煤沥青作结合剂,刚混好的物料温度200℃左右,出料时通过可逆皮带送到大砖成型的模型中或小砖的料斗中。同时有大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电石粉尘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研究了一种电石粉成型复合粘结剂及成型工艺。该粘结剂是由粉煤灰、木质素磺酸钙、碳酸钙、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制成。实验证明,该粘结剂可显著提高成型后电石粉球团的密度和抗压强度,完全满足生产要求;对电石发气量影响小,不带入对乙炔发生器有害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转炉炼钢的需要,国内陆续兴建了一些转炉炉衬车间,以焦油沥青为结合剂生产炉衬砖。炉衬砖生产过程中,当加热的白云石砂与热沥青在搅拌机中混合时,放散出大量含有多种有害成份(包括3、4苯并茈)的黄烟,严重污染室内外环境,除使长期接触者引起毛囊炎、皮炎、结膜炎、鼻咽炎、头痛以致癌症  相似文献   

5.
对无烟粉煤生产炭化型煤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粉煤成型的最优工艺参数。同时用扫描电镜(SEM)对炭化型煤高温时的粘结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用量为16%,成型水的质量分数为13%~15%,成型压力为50 MPa,炭化温度为800℃时,制得的高性能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分别为13.2 MPa和98.2%。型煤炭化时,煤改性粘结剂产生液相胶质体在无烟煤表面形成胶质薄膜层,薄膜层逐渐缩聚、固化,填充于颗粒间,提高了型煤强度。  相似文献   

6.
鄂钢大、小沥青炉衬砖生产车间内沥青烟尘弥漫,严重污染环境,危害职工健康,1987年被列为湖北省限期治理的重点项目之一。沥青烟尘的特性是粘性大,腐蚀性强,含苯、焦油、硫硅、烃类衍生物等多种有害成分,并能与碳碱质剂料相吸附。因此,在确定治理方案时,重点考虑了上述特性,并结合车间生产过程中物料运动、作业特点及烟尘散布危害的基本状况,因地制宜,以技术、经济的协同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方  相似文献   

7.
石墨电极是使用石油焦、沥青焦为颗粒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过煅烧、破碎、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耐高温、耐氧化的石墨质导电材料,其应用领域主要是在冶炼电弧炉中。石墨电极在制造过程中以及加工工序间驳运极其频繁,物的不稳定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石墨电极装卸作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穆天齐 《安全》2000,21(1):14-16
1确认是避免失误的有效方法一名泵工开泵送焦油,开泵以前先用蒸汽清扫泵出口管道,然后开泵送焦油。由于泵出口焦油压力比蒸汽压力大,焦油被压入蒸汽管道,又从蒸汽管道进入锅炉,由锅炉随蒸汽送往全厂。一时食堂的馒头上有了焦油,浴室的热水中有了焦油,洗衣房的水中...  相似文献   

9.
废硅橡胶二次裂解渣制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声材料是吸声、降噪、改善声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用废旧硅橡胶二次裂解渣和粘结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的工艺,在常温下制成一种多孔吸声材料。主要考虑残渣里的硅烷类油份和所用发泡剂对试件吸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吸声材料能达到一定的吸声性能,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施工方便等优点;且分离出硅烷类油份的灰渣所制试件比原废旧硅橡胶裂解残渣的吸声效果好很多,尤其在共振频率1250Hz下达到吸声峰值0.87。FP-186植物性水泥发泡剂相比FP-180动物性水泥发泡剂对试件吸声性能有所改善,使吸声特性曲线向低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焦化企业化产回收工艺中焦炉煤气含焦油雾较高,可能影响后序工艺产品质量或操作,同时,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大型焦化企业普遍采用电捕焦油器,以有效清除焦油雾。但电捕焦油器在运行过程中,若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通过介绍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电捕焦油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及运行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结合火灾爆炸三要素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据《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从激发能源、煤气中含氧量的控制入手,阐述电捕焦油器安全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1.
铸造制芯用的合脂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应当注意的防护问题。 一是会引起少数打芯工人和混砂工人的皮肤过敏。手、臂、脸、颈等身体暴露部分红肿起疹、刺痒,疹子搔破还会溃烂流水,影响劳动、休息。 为什么会出现皮疹呢?原来合脂粘结剂是由合成脂肪酸残渣和稀释剂组成的。占粘结剂总量的33—50%的稀释剂,多为煤油或柴油。这两种油品,属于原发性物质,对皮肤刺激性大。合脂过敏主要是合脂中的溶剂引起的。所以,一般把合脂过敏引起的皮疹,又叫作油疹。 防治合脂过敏的方法有;(1)打芯时要戴防护手套,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合脂。(2)一旦手上…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电捕焦油器开工以来存在的问题,对电捕捕焦油器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工艺技术合理,方法可行,电捕焦油器运行效果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1974年上海炭素厂第一次采用电捕焦油器获得了成功,以后吉林炭素厂、抚顺铝厂等也相继搞了电捕焦油器,其基本型式都是采用同心圆(见图1)。各厂采用的规格及参数见下表: 同心圆电捕焦油器结构简单,空间利用较好。由于主要用于捕集不含粉尘的沥青烟,沥青粘附于沉淀极板后,可以自由淌入油斗中,而取消一般电除尘器中的振打机构,使结构大为简化。多年来,各厂在同心圆电捕焦油器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防止高压瓷瓶碎裂、供电装置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不少改进,致使电捕焦油器能在高效率下长期运行。 鞍钢劳研所直接在焦油油的上采用超高压电…  相似文献   

14.
沥青烟的危害以及其中所含3,4苯并茈的致癌作用已为人所共知。炭质阳极在成型时要加入沥青作粘结剂。生阳极焙烧过程中一部分沥青炭化为导电的电极材料,其余挥发排放,在烟囱口形成黄色烟羽,污染大气。常用的焙烧设备是环式炉,由多个(一般是20~40个)填装阳极块的炉室组成,连接到共用的烟道上。各室依次为装生阳极、预热、焙烧、冷却、出炉等阶段,周而复始,构成一个闭环。对一个炉室来说,烟气的温度和沥青浓度在一个焙烧周期(一般为  相似文献   

15.
用矿渣棉对高温设备进行保温,要经常检查,以防介质泄漏引起矿渣棉自燃。去年8月浙江绍兴钢铁厂焦化车间的焦油蒸馏柱(用生铁塔圈组成。操作温度210-300℃)就曾发生矿渣棉保温层自燃事故。由于发现及时,才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那天午后,操作工发现焦油蒸馏柱下段保温层水泥外壳温度过高,立即向工段汇报。工段长到现场检查,发现保温层裂缝有微微青烟冒出,断定是保温层里着了火。马上敲开保温层外壳检查,果然矿渣棉里已有火星闪动,幸好范围不大,很快就扑灭了。 火星是怎样引起的呢?当时并没有任何外来火种。大家分析认为塔圈铸造冷隔年久腐蚀穿透,…  相似文献   

16.
在通风排毒系统中有些密封性要求不太高的关闭部位,为了便于操作和维修,经常需要开启。我们发现若将用于衣服上的尼龙搭扣来作联接部件,比用蝶形螺栓、金属挂钩来联接部件更为理想。这一工艺简单,只需将尼龙搭扣用粘结剂粘在所需部位即可。下图是某器件厂半封闭塑料局部排气罩上尼龙搭扣应用的设计实例。尼龙搭扣新用@张凯利$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新型L型脱稳剂,研究和探讨了脱稳剂的用量,循环水的温度及pH值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反应后废水的静沉和离心分离情况。试验情况表明:使用L型脱稳剂能有效地去除煤气洗涤循环水中的焦油和悬浮物,其焦油去除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静电除焦器是净化半水煤气、焦炉煤气、城市煤气中的焦油、粉尘及水雾的必备设备。由于半水煤气等气体中CO含量较高,静电除焦器在进行排污操作时极易造成员工CO中毒。本文从实际操作入手,提出预防性措施和提升静电除焦器排污本质安全的方法。静电除焦器是净化半水煤气、焦炉煤气、城市煤气中的焦油、粉尘及水雾的必备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以煤为原料的化肥厂、焦化厂、  相似文献   

19.
笔者借助实验方法,对硝基苯精馏再沸器爆炸事故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了再沸器中焦化物和焦油这两种主要介质的热爆炸敏感性,认为焦化物的热爆炸敏感性远远超过焦油;通过研究工艺过程,得出爆炸性焦化物是由液面的频繁波动、加热控制错误及可爆物含量升高等原因引起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爆炸触发能量种类主要为氧化热、分解热或者摩擦、撞击能;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再沸器爆炸事故的机理及爆炸事故的发展过程,认为在触发能作用下,首先是干燥的裸露焦化物被引爆,其产生的爆炸冲击能量可能进一步触发部分焦油,导致二次爆炸;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爆炸物形成原因及引爆能出现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电捕焦油法净化炭素焙烧炉烟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静电捕焦油器净化炭素厂焙烧炉烟气的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 ,提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措施。使用静电捕焦油器后沥青烟排放浓度低于 5 0mg/m3 ,粉尘排放浓度降到 2 6mg/m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