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园林景观水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拙政园的园林景观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及其景观的特点,基于地下渗滤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处理园林景观水的地下渗滤系统,着重对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园林景观水的性能进行了实践的测试,通过实验,讨论了该系统对园林水体的浊度、高锰酸盐指数、N、P等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园林景观水的性能比较稳定,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慧  邵坚  邹仲勋 《环境科技》2008,21(6):40-42,46
通过在渗滤沟底部填充一层铁炭混合物而改造成的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结果表明,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水力负荷为2cm/d情况下,对COD的去除率在92%以上,对TP的去除率在99%CA上,对TN的去除率达到了80%。因此把铁炭等化学脱氮法结合到地下渗滤系统中,能大大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脱氮效果,为解决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中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之一,可以同时实现污水就地处理与回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该系统的核心单元,基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中介绍了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中基质的构成和作用,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基质因素,提出了基质的选择原则,总结了目前的各种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2015,33(1):53-56
通过搭建以砂土为主的地下渗滤系统,考察不同干湿比条件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染物净化能力的影响。在水力负荷为0.08 m3/(m2·d)时,设5种运行条件,分别为连续运行及4个干湿比条件(1∶2、1∶1、2∶1、3∶1)。研究表明:干湿运行对地下渗滤系统的净化能力影响显著,其中干湿比为1∶1时污染物净化效果最好,COD、氨氮、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95%、70%、85%。建议北方以砂质土壤为主的地区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时,稳定运行最佳干湿比为1∶1。  相似文献   

5.
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氮磷去除机理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氮磷去除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cm/d的水力负荷下,系统对氨氮、COD、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出水中氨氮、COD、总磷分别低于0.2,30,0.025mg/L;系统对总氮亦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达63.5%.强化布水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地下渗滤系统中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可以去除约50%的进水总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改善条件以促进反硝化反应是提高地下渗滤系统总氮去除率的关键.土壤吸附与沉淀作用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处理性能差,渗滤通量低两个问题,通过去掉包裹织物,提高渗滤管开孔率、改变开孔方式,设计了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比传统管式系统分别提高了10.8%、12.7%,总磷去除率并无显著差异,ORP值提高约85 mV,渗滤通量提高26.8%。在3.3 cm/d的水力负荷下,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9 mg/L,0.62 mg/L,0.048 mg/L。渗滤管下10 cm的土壤层去除了约70%的COD,80%的氨氮和91%的总磷,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单位厚度的土壤层去除的污染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不同土壤介质对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易造成土壤堵塞,不适于地下渗滤系统,可通过掺砂和有机物加以调整;砂土具有较高的通气透水性,对有机物、氨氮去除有利但对总氮和总磷去除不利,可通过分层布置(如上砂下壤)加以调整;壤土去除污染物性能最佳,最适宜于地下渗滤系统。  相似文献   

8.
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探讨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示范工程表明,对于生活污水,此工艺适应能力强,除磷脱氮效果优于其它生物处理法,并且适用于低碳源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9.
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渗滤系统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也是一种廉价的生活污水处理替代技术.该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主要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构造类型、工艺流程、净化污水机理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畜禽粪便土地消纳不当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在北京气候条件下,文章采用田间试验,以草坪表施化肥200 kg/(hm2·a)(以N计,下同)对照,研究了地下渗滤系统沼液中氮量420 kg/(hm2·a)和600 kg/(hm2·a)时,系统对氮(总氮、氨氮、硝氮)的去除效果及环境风险,进而对草坪-土壤地下渗滤系统(SWIS)消纳沼液的氮素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土壤渗滤液TN、NO3--N浓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各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渗滤液NH4+-N浓度都很低,不存在环境风险。SWIS沼液不同施氮量处理NH4+-N浓度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肥对照。在草坪-土壤系统下,以国际饮用水限值NO3--N浓度10 mg/L为评价标准,若要求逐次渗滤液NO3--N平均浓度达标,SWIS消纳沼...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人工智能程序语言Turbo-Prolog和C语言建立了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评价系统。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对土地处理的进水水质、场地适宜性、出水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解决了污水土地处理的选址、处理工艺类型选择等问题,是科学设置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的重要工具。同时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污染生态领域得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制药废水经稳定塘处理用于农灌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厌氧塘为主体,以预沉池、二级厌氧塘、兼性塘组成的工艺,探讨了制药废水经过稳定塘处理后用于农灌的途径。在停留时间为7—11d时,COD去除率冬季为47%,夏季达到76.6%,夏季厌氧塘削减COD负荷达150g/m~3·d.其出水水质指标基本满足灌溉要求.还对气温、有机负荷、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ulti-soil-layer system,即MSL)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土地处理系统.其特殊的模块结构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土壤渗滤系统存在的水力负荷低、氮磷去除效率低及易堵塞等缺陷.在日本和泰国的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的治理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本文以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污染物去除效率及机理、设计参数优化两个方面,论述了MSL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同时对MSL技术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5.
废硅藻土在小城镇印染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多种行业的企业不断引进,逐渐形成了城镇的多产业型格局。青岛地区周边村镇的印染企业较多,产生的废水色度较大,这对适合于村镇的土地处理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土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需要对进入土地处理系统的印染废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文章通过对啤酒厂用于过滤后的废硅藻土对印染废水的脱色实验,以期找到一种较经济的小城镇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同时实现废物再利用。实验研究表明,废硅藻土仍有吸附能力,具有再利用价值。它对实验选取的5种染料废水脱色效率均在50%以上;对阳离子染料脱色效果达到90%,效果最佳。因此废硅藻土在部分印染废水处理中可以替代常规混凝剂,大大降低处理成本。可以预测废硅藻土在印染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uses a prediction mode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field .The model, which was tested and calibrated by the field observated data ,satisfactorily simulated the field conditions in land treat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 Particularly , the model can provide the reliable pollution prediction of heavy metals , organisms and nitrogen . Th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ground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land treatment system in the region of North China . The calibration of the model showed tha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tested and predictive data of Cr6+. As3+, organism and NH4+ could reach 0.990, which proved that the model possessed the realistic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design and use of wastewater land treatment systems .  相似文献   

17.
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介绍分散生活污水的现行处理技术入手,分析了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工艺类型,对土地处理系统应用于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上土地处理优于传统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将蚯蚓--土壤床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试验装置。试验对蚯蚓的耐水能力,蚯蚓负荷、污水浓度以及渗滤速度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间歇运行引养殖污水土地处理是可行的,系统的去除率随渗滤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蚯蚓的存在能提高土壤对氮的吸附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脱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The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is economic and efficien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but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in case where land is costly due to its large land area required.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IODVC)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treat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aiming to save land area. The new system consists of a single-channel divided into two ditches(the top one and the bottom one by a plate), a brush,and an innovative integral clarifier. Different from the horizontal circle of the conventional oxidation ditch, the flow of IODVC system recycles from the top zone to the bottom zone in the vertical circle as the brush is running, and then the IODVC saved land area required by about 50%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oxidation ditch with an intrachannel clarifier. The innovative integral clarifier is effective for separation of liquid and solids, and is preferably positioned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brush in the ditch. It does not affect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xed liquor in the ditch, and the sludge can automatically return to the down ditch without any pump.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s of domestic and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carried out in bench scale and in full scale, respectively.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IODVC efficiently removed pollutants in the wastewaters, i.e., the average of COD removals for domestic and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95 % and 90%, respectively, and that the IODVC process may provide a cost effective way for full scale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