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央视《新闻联播》,还是地方卫视联播类新闻,节目编排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将一条条新闻按照题材、内容的特点,拼装成一个逻辑严谨、井然有序的整体。编排原则既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编辑技巧的"灵魂"。有了正确的编排原则,新闻编排起来就高屋建瓴,层次分明;否则,新闻编排就会逻辑松散、杂乱无章。本文从一期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安徽新闻联播》节目编排切入,探索电视新闻优化节目编排的原则和路径,为同行们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8月我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各种新闻媒体针对新闻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新闻联播》作为新闻界改革的风向标围绕"走转改"进行的调整反映出《新闻联播》传播内容的均衡化、亲民化趋势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的特点,其调整受到业内外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管窥新闻联播2008年冰冻灾害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严重的冰冻灾害,《新闻联播》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研究这些报道,发现存在如下三个方面问题: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和新闻报道的滞后性;灾害事件的破坏性和新闻报道的趋利性;灾害事件的客观性和新闻报道的主观倾向性。究其原因,《新闻联播》缺乏深入调查的工作作风,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的判定失去了独立的地位。所以,新闻报道只有平衡“党群关系”,改变“机关作风”,向草根媒体汲取营养才能促进主流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推出的11集特别系列报道《县委大院》,自2013年11月5日播出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和借力发力、因势利导的宣传策略,使湖湘大地上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县委大院成为网民心目中的"最美县委大院"。在弘扬主旋律、传承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更为新闻媒体更好地传播正能量作了示范。  相似文献   

5.
《新闻联播》对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我们通过对这些报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闻联播》对于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新闻联播》在灾害事件报道的探索中不断发展。本文指出了取得进展的各个方面,并分析了取得这些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闻联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的象征,主持人语言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新闻联播》中的作用是什么,主持人语言的仪式化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本文从国家形象、语言形象以及语言文化形象的传播与维护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营销日益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探讨媒体营销的方法、手段和成功经验,加强学界和业界的交流,《新闻世界》杂志与"广告销售老鸟"微信公众平台联合举办媒体营销论文大奖赛。《新闻世界》杂志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新闻学术刊物,是安徽省唯一的新闻专业类学  相似文献   

8.
风貌类新闻作品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它记录着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色。然而,如何更好的运用自身特点摒弃此类节目千篇一律的呈现方式,《岩松看日本》系列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本文从新闻价值、叙事逻辑、镜头视角和深度挖掘的角度出发,以《岩松看日本》为例,对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述逻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现代报纸在新闻竞争中必须长于策划,善于运作,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市类报纸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尤应重视策划,《大河报》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策划即为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0.
《我们住在垃圾桶里》,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借用我外甥的一句话 每晚的《新闻联播》是我们必看的节目.新闻联播前,屏幕上每次都会出现一个蓝色的地球仪:由小到大,从远至近,十分生动,极为形象.我那两周岁半的外甥只要一看到这个镜头就会说:“我们住在地球上”,于是我和他爸妈就赞扬他说:“开开(他的小名)乖,你说得对,‘我们住在地球上’,大家都要爱护它.”  相似文献   

11.
语文周报     
<正>中国语文第一报1989年创刊20年办报经验全国第一份权威与实用并重的语文类报全国学生订阅量最大的语文类读物河北省新闯出版行业五年规划重点品牌《语文周报》创刊于1989年,是全国语文界深具影响力、深受读者喜爱的大拫,发行量名列同类报纸前茅。《语文周报》曾荣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优秀编校奖"和"优秀栏目奖",并被确定为河北省新闻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闻评论》课程的考核为例,认为高职新闻类课程的考核应从就业、职业、专业、课程四个维度定位考核方案;基于该考核方案,在"联合考核"与"过程考核"中把控考核过程;采用学生评与教师评、阶段评定与最终评定、综合评与单项评等多维度评定方式确定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全景式多媒体演播平台正成为目前国内新闻节目的主流选择,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节目是在国内较早地运用这种新闻传播手段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结合《超级新闻场》的栏目发展轨迹、特征,全景式多媒体演播室的传播理念及新闻主播灵活运用这个平台来阐述新闻动态播报的创作特征,探讨动态播报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的洪流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媒介融合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生产方式,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采写》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新闻采写》课的教学改革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标准简单的困境,培养学生全媒体环境下的思维能力和报道技能。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新闻30分》接连报道了秦淮纸业私设暗管违法排污,造成秦淮河上游的柘塘新河严重污染的恶性事件。随后,许多媒体、网络跟进,一时形成了环境舆论热点。央视新闻播出后,企业所在地的县环保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封堵排污暗管;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年五月四日,在建设部老干部活动室召开了环保新产品《增强聚丙烯压滤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环保工业协会办公室主任赵连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环保局、机械电子部、解放军环办、石化部、建设部、冶金部等有关领导,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建设报、市场信息、《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动态》、《环境工程》、《石化》、《冶金》等编辑部。会上首先由新闻发布人-中国环保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邵本德同志讲话。接着由浙江省余杭县办公室主任汪士云、杭州良渚压滤机厂厂长朱兴源同志介绍工厂情况及环保新  相似文献   

19.
科技报是我国科技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科技新闻评论在反映研究动态、推广应用科技工作成果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科技日报》为例,分析目前科技新闻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建议,以期为科技新闻评论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2013年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了让民众更好地理解"光盘行动",笔者就"光盘行动"和"中国人爱面子"展开论述,挖掘其本质,思考其内涵,共同努力,使"光盘行动"的路走得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