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那位市长说了真话,舆论对其大加鞭挞。那位市长如果讲一堆我们熟悉的冠冕堂皇的话——我们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大地下管网的投资,要建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工程,无论老百姓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我们都会认真负责任——你会信吗?他们假装在负责任,我们假装相信了,这种彼此的欺骗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2.
<正>最难忘的是小时候老师带我们春游的快乐。无论是在附近的田野里寻找春的气息,还是骑上自行车去海边野炊,那都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日子,也是长大后最温馨的回忆。可如今自己成了老师,却不敢把这份快乐再给我的学生了。虽然如今交通便利了,生活宽裕了,但学生安全问题却如一个紧箍咒:万一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办?万一有学生受伤怎么办?万一学生走失怎么办?……不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跌倒可能是一件司空见惯又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很能考验出父母的智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果孩子跌倒了,你会怎么做呢?最近,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自己的机会。晚上儿子练完球从学校出来,我接他一起回家。我在前,他在后。就在我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听到儿子在后面喊:"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4.
所有物种迟早会灭绝。既然所有物种最终都会灭绝,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关心野生生物损失呢?物种的加速灭绝紧要吗?如果自然界失去了多样化,会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清楚的。保护物种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何卓岚 《环境》2010,(2):48-50
<正>面对灾难态度的不同,我们暂且分为四类。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们又会是属于哪一派呢?看过众多科幻大片之后,人类不禁为自己的地球安危感到惶恐而反思。在美国宇航局的网站上,一些年轻人留言,表示正考虑自  相似文献   

6.
柳树下     
湖边有棵高大的柳树,诗一般的绿荫里藏着一个明亮的故事。那是三十年前的三月三,一位女教师曾带着他的学生来这儿春游,在迷人的春光里,一个淘气的男孩,曾用这棵树的树枝做了个柳笛,还那么出色吹出了“唧唧啾啾”的鸟叫。可是,就在同学们为小男孩拍手叫好的时候,女教师却严肃地批评了他:“你是班长,你知道你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吗?你想想,如果大家都象你这样糟踏这棵树,它能长得这么朝气蓬勃吗?”那男孩不服气,嘴里咕哝着:“这么高的树,还在乎这么一根小小的  相似文献   

7.
春游不但能愉悦身心、强身健体,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春游也要注意保健防病。一要量力而行。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二要穿戴适当。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  相似文献   

8.
垃圾不见了     
吴建娟 《环境导报》2003,(14):38-38
活动目标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活动准备图片,投影仪,实验演示实物(存放几天的垃圾),水(干净的水和被污染的脏水)。活动过程1、情景表演请一位小朋友表演随便扔垃圾的情景。老师:小朋友你们看他做了什么呀,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2、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老师:照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照片,你们高不高兴,为什么?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幼儿:如果下了雨会烂掉,烂掉以后就会有很脏很难闻的气味,污染了空…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6,(4):79
正祖国河山,锦绣壮阔,在您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出行过程中,是否会对某地感触颇深,念念不忘呢?如果确实存在,就请把这缕情愫记录下来,寄给我们,让更多的人随您感动、伴您回味、与您分享。我们会将所有作者的心声和感怀汇聚在一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发展,核心是学校发展。什么是学校发展?是不是学校规模(校舍、学生数)扩大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学校董事会(股份制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满意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家长、学生满意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教育质量提高了就是学校发展?等等。由此看来,对"学校发展"的内涵有待我们重新审视。学校发展需要资源支撑,尤其是在当前"穷国办大教育"的前景下,教育资源短缺,学校发展必然要面对"看得见"资源的竞争和对"看不见"资源的开发的现实。一、学校发展的资源基础(一)学校发展资源的竞争与获得学校获得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社会交换,只有满足具有资源的利益主体关系人的需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正处于专业发展旺盛期的中年教师,却时常陷入成长的停滞状态,止步不前。怎样破解这一僵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用力。其一,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学校多会安排青年教师前往,较少考虑中年教师。这主要因为从惯常的思维来看,相对于中年教师而言,青年  相似文献   

12.
除了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还有一件事情几乎困扰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些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忧心忡忡地对未来发问——在那个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好吗?  相似文献   

13.
土壤的秘密     
张平凡 《环境》2013,(4):74-76
土壤,地球上随处可见。可是假如一天,土壤消失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看似乎平常的土壤,到底埋藏着多少秘密呢?看看自己的脚下,土壤是多么平凡的东西,似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的地球表面没有土壤覆盖的话,植物将无法生长,人类以及其他动物就无法得到食物,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将灭亡。那么,与地球生命息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6,(6)
正祖国河山,锦绣壮阔,在您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出行过程中,是否会对某地感触颇深,念念不忘呢?如果确实存在,就请把这缕情愫记录下来,寄给我们,让更多的人随您感动、伴您回味、与您分享。我们会将所有作者的心声和感怀汇聚在一起,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向2016年祖国生日献礼。  相似文献   

15.
漫话灰尘     
如果我问你灰尘是否有用,你将怎样回答呢?你可能会说那只是一种讨厌的东西,你或许还会说房子里面灰尘太多了会对身体有害,而这要花很多时间来打扫房间.这些答案不完全对.确实细菌生长粘附在灰尘中,而许多人也知道细菌是带病菌的.因此,房子里的灰尘和城市中飘浮的尘埃都是有害的,然而,要是空气中没有灰尘,我们就不会看到缕缕细雨,柔和的阳光和美丽的蓝天.空气中的尘埃反射和散射光线.如果没有灰尘无论多么强烈的阳光(那会对我们的眼睛产生致害作用).我们看到的只是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6,(5)
正祖国河山,锦绣壮阔,在您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出行过程中,是否会对某地感触颇深,念念不忘呢?如果确实存在,就请把这缕情愫记录下来,寄给我们,让更多的人随您感动、伴您回味、与您分享。我们会将所有作者的心声和感怀汇聚在一起,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向2016年祖国生日献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教好这门学科,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里更加高效地领悟知识?如果仅仅是凭几本教材、若干练习等,是否能够适应现在及未来历史教育的要求?在这一思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这样一个技术上的手段。但仅仅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知识合理有效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单位的每一任领导,都有一个任期规划,国家有五年规划,学校有四年规划。有了发展规划,工作才有方向目标。同样,作为班主任,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共有六年时间,我们要将班级带到哪里去?带到什么高度?带出什么特色?孩子跟了我们六年,最后他们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我们想清楚了,努力践行了,那么,于孩子来说,这六年,才会五彩缤纷,硕果累累。于班主任来说,这六年,才不会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因此,在搞好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进行班级特色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且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谈晓群 《环境导报》2003,(14):35-35
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沙池建构游戏中可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恶化情况,精心挑选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身边生存的环境。以沙池建构的游戏内容为载体,关注环境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春游后,我让孩子们在沙池中表现太湖的美景,有孩子问:“老师,漂在太湖水面上的绿色东西是什么呀?”我告诉孩子:“那是蓝藻。”“蓝藻又是什么呢?我还闻到水中有味道呢。”孩子睁着天真的眼睛问。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解释:蓝藻是一种隐花植物,它能污染我们的水源,使水发黑发臭,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5,(11)
<正>祖国河山,锦绣壮阔,在您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出行过程中,是否会对某地感触颇深,念念不忘呢?如果确实存在,就请把这缕情愫记录下来,寄给我们,让更多的人随您感动、伴您回味、与您分享。我们会将所有作者的心声和感怀汇聚在一起,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向2016年祖国生日献礼。文章希望以散文、随笔的方式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