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变快,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相亲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而在电视荧屏上迅速蹿红。本文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以及《爱情连连看》为例,浅析相亲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准确地把握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该节目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超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的传播特性、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进而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综艺节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省级卫视的跨屏营销推广成为常态。去年以来,安徽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超级演说家》的原创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影响。节目的成功引发线上线下多屏共振,除了节目模式的差异化、节目制作精良等原因,与独具特色的节目跨屏整合宣传推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季播"策略使电视频道强化了对市场需求的关注,节目制作、节目编播和节目评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频道整体运作效率。2013年暑期档共有13档歌唱真人秀节目PK,《中国梦之声》在激烈竞争中能获得收视与口碑双赢,除节目制作精良外,也离不开强大的营销。"梦之声"微博营销围绕品牌建设,在节目导入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策略,力图吸引年轻观众、反哺收视。  相似文献   

5.
李艳鸣 《环境》2011,(5):60-61
不久前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非诚勿扰2》热映后,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就开始嘀咕一个新名词“黑色素瘤”。原来,电影中由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得了“不治之症”——脚背上的黑痣变成了黑色素瘤。这让不少身上有黑痣的人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6.
优酷自制真人秀节目《我是传奇》是在众多选秀节目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它一出现便刷新了中国互联网自制节目播放量和关注度等纪录,它的成功除了优酷网自身领头地位,还在于节目的准确定位、台网联动,对草根牛人的强大推动效应的强大吸引力。但《我是传奇》在节目包装、真实性、道德门槛、推广渠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加强行业自律等相关策略,希望能对《我是传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非你莫属》是国内首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准确把握受众定位,主持人善于体谅他人,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节目内容和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兴趣,同时满足了受众消遣、学习和获取成就的心理需要,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来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8.
《非常帮助》作为河北农民频道的调解类节目,受到了河北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文分别从节目的定位、内容的特点、节目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非常帮助》节目定位清晰,节目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淳朴,节目形态融入了纪实元素,叙事思路清晰,节目反映社会民生矛盾,引发受众的思考等特色。  相似文献   

9.
继韩国电视剧席卷我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忠实"韩粉"之后,韩国的综艺节目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一现象在各大卫视"扎堆"引进韩国综艺节目的行为中可见一斑。本文以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Man》为研究对象,对节目中的游戏设置、主持人及营销策略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27日,湖南卫视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落下帷幕。该节目在赢得了创纪录性收视表现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本文主要分析探讨《爸爸去哪儿》在节目形式与推广上的创新之处,从中总结出该节目获得高关注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最强大脑》这档小众的科学真人秀节目之所以热播,其成功原因在于科学题材的创新呈现,人文精神的温情表达,明星嘉宾的思维碰撞和节目营销的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一档栏目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节目主持人、栏目内容、目标群体、节目形式等。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看见》为例,浅谈主持人对节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杂志节目是一档具有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杂志节目也受到了冲击。在此情况下,许多节目纷纷寻求变化,如改变节目时长、形式、内容等,希望通过改变而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东方时空》为例,探讨新闻杂志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颁布的背景与意义,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并进一步提出了《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技术规范配合使用;理解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常规的污染调查评估修复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土壤与地下水损害确认的原则和损害量化的具体方法 ;结合土壤与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的类型,采用差异化的损害调查与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16日,江苏卫视和优米网联合推出《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这是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不仅节目形式、内容新颖,最重要的是它通过12位商业明星的12场商业实战,将公益传播和品牌推广结合起来,节目实用性强,社会意义大。本文分析了《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的"成"与"惑",以为其它电视综艺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四媒介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并逐渐壮大,受到巨大冲击的传统媒体也在采取措施打起了反击战。我国电视栏目在分众化媒体时代,必须做到栏目定位突出才能在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品牌化走向已逐渐明晰,本文根据《杨澜访谈录》近十年的经营发展浅析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品牌化运作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云媒体"、"多屏"时代,传统电视新闻面临空前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差异化、深度化、多元化战略的应用如箭在弦。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栏目创新性地以心理分析等手段来深度剖析新闻人物与焦点事件,赋予了节目新的特色"黏点"。本文以《关键洞察力》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中心理学运用体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性深度报道新路。  相似文献   

19.
贺蓉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5):776-781
“陆海统筹”是《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就要求处理好《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关系,明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形式。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立法背景的梳理以及定位的分析,厘清了二者的关系,通过对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的法律体系研究,归纳出了6种主要立法模式。为落实陆海统筹原则,笔者提出3种修法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点和难点,并给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开卷八分钟》栏目的参与式观察,考察栏目制作流程和人员构成,并借鉴语境分析的视角,对《开卷八分钟》的叙事框架和传播策略做分析。总结出栏目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对情景语境的拓展,与时代语境的契合,从而形成了视觉化、话题性、交谈性的读书节目的电视表达。并在时代文化特征下寻求栏目成功的原因,为当下读书节目的文化困境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