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广告业蓬勃发展,广告数量的激增使得现代广告创作逐渐陷入瓶颈,有很多人认为广告要美,要让人赏心悦目才是广告艺术性的表现,但从波德莱尔《恶之花》的艺术形式来看,"恶"也可以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恶"转化为"美",适度的将"恶元素"融入现代广告会使现代广告不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广告效果方面变得更"美"。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乡村的广告传播与城市广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成熟性相比,尚处于低水平层次,广告传播内容相对单一且不够规范。农村广告传播环境受地理、交通、文化、风俗等的影响,有其难以把握的特点。在发展传播学的视野下,农村广告传播应当更加注重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维护农村受众的注意力资源,选择适合农村环境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注重"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目的,逐步发挥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媒介力量。  相似文献   

3.
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从提线木偶般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到逐渐觉醒挣脱兴起女性主义思潮,发展为独立自信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对性别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挣脱,也是思想上的革新和崛起。但广告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以男权话语阴影下的女性主义广告为例,明显的呈现出男权话语与女权主义的矛盾,解决这一迷思对重新构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凸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趋势。人是情感动物,人们需要情感,尤其是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而情感广告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背景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移动路演广告自身优势显著,相对于传统媒体,它主动性、沟通性更强,却又比网络媒体更多一份真实性与感染力。因此移动路演广告近几年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移动路演广告逐渐形成了"三新"的特点——"新奇"的外形包装,"新颖"的呈现方式和"新兴"的宣传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使移动路演广告在宣传推广时发挥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6.
吆喝叫卖口头广告和电视购物相结合,催生出电视购物"叫卖式"语态。本文梳理了从先秦时期至今零售"叫卖式"广告的发展历程,并在古今对比的基础上,解析现今电视购物"叫卖式"语态的误区,探讨其良性再造之道,最后得出确保真实性、真切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四大方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一些电影、电视剧的热播,植入式广告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本文以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方式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植入式广告发展历史、优劣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传统植入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植入式广告传播方式的拓展,并浅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广告与环保     
卫欣 《环境导报》2003,(7):32-33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现代广告在其具有经济功能的同时,其社会价值也日益提高。它正以新的创意、新的感觉和新的特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好的广告不但有利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更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但是,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一直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代价的,人们已经下意识地习惯于对于自然资源的索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2):124-129
历史学性质科学与艺术之争包含五种基本范式。主张历史学是科学的学者一方面强调其研究内容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强调历史研究的目标是发现历史规律或因果法则。主张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学者则认为历史作品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但是历史作品的形式具有艺术性,历史学研究要谋求科学内容的艺术再现。肇始于亚里士多德、完成于后现代历史哲学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学只研究一次性事件,内容方面也存在虚构,历史学可以等同于文学艺术。但是,毕竟历史学与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于是,柯林武德在把科学界定为有组织的知识总体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学是一种特殊的科学。作为历史学性质科学与艺术之争范式的超越,德罗伊森等人在区别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历史学的学科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一直被认为是商业利益的具象化体现,在诸多学者的论述之中,广告新闻化,商业利益侵蚀报纸所代表的公共利益成为了广泛的诟病对象。然而对于广告的作用并不应该一言以概之,本文从分类广告与其他类型广告的区别谈起,分析分类广告这一特殊的广告形式所具有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告过滤案自2013年出现至今,其具有高度统一的裁判结果,即将广告过滤行为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在学界对此裁判结果仍具有较大的争议。虽然2017年、2019年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修订,但仍旧很难将广告过滤行为包含在其中,所以对于"广告+免费"的商业模式是否应当得到保护与广告过滤行为正当性的认定仍是核心问题。根据我国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结合比例原则及美国Zango案、德国"电视精灵"案等,我国应当放开对广告过滤行为的认定,取消对它的限制,交由市场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先通过SWOT方法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广告学专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优劣势,提出符合南邮广告专业定位的"赛、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实践,并结合南邮参加各类广告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与艺术大赛",呈现"三位一体"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性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贸易国际化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贸易国逐步开始注重国际广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作用下,作为国际贸易先驱者的国际广告,正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强烈支撑并参与着全球市场竞争,推动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渗透。在此背景之下,国际贸易的新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与手段,都对国际广告的发展有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伴随信息化时代到来,信息爆发式增长,传播渠道多,传播噪声大,传统广告已经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有效关注。植入式广告凭借着其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为影视广告提供了新的选择。相比于传统的广告形式,植入式广告更需注重形式的巧妙,要充分契合目标受众,与品牌形象相吻合,体现品牌个性化差异,符合品牌自身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已进入消费主义的时代,广告愈发扮演着制造人的欲望、张扬人的消费快感的角色。消费主义中的消费已从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的消费,由此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广告的异化,广告作为社会与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所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正视当前的广告伦理困境,以寻求适宜的解决之道,才是对人本与媒介伦理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当纪实摄影、纪录片介入并呈现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在各个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作为后现代理论的中心人物之一,鲍德里亚以"拟像"、"拟真"和"超真实"等概念描述技术主导下的媒介环境。纪录片的拟真情态也渗透到电视广告中,为广告的拟真效果打开了另一条通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出发,对《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初步探讨了“循环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方法,这是广告专业向社会成功输送适合社会需求的“成品”人才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广告创意课程循环式教学模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出发,对《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初步探讨了“循环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方法,这是广告专业向社会成功输送适合社会需求的“成品”人才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广告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民族地区居民的广告意识问题。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对其广告意识现状作出分析,并从广告传受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利于民族地区广告意识培养,推进民族地区广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