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化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磁化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磁化学技术的发展、磁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及磁种强化处理废水,并对磁化学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碳酸盐沉积法及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直接回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污水中的悬浮物、COD、浓缩倍数等因素对系统的结垢和药剂阻垢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金属氧化电极和不锈钢为阳极和阴极,在恒电流模式下,考察了电流密度、停留时间、放置时间、极间距和稀释比等因素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杀菌效果的影响。实际现场结果表明,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水,电化学杀菌处理是行之有效的,电流密度、停留时间、极间距、稀释比对杀菌效果影响较大;在电流密度120 A/m2、停留时间10 s、极间距1.8 cm的条件下,杀菌效果可以达到97%;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及一定放置时间内,经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异氧菌总数能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泼渣和滚筒渣去除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中的有机膦,考察了粒径、搅拌速率及初始pH对两种钢渣除膦效果的影响,并对钢渣除膦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渣粒径会明显影响其除膦效率,钢渣粒径越小,其除膦速率越快,平衡吸附量越大。小粒径钢渣除膦更符合二级动力学,而一级动力学模型则适用于粒径大于1.25 mm的钢渣。搅拌有助于提高钢渣除膦效率,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搅拌速率对除膦效率影响不大。酸性条件更有利于滚筒渣除膦,热泼渣的除膦速率随pH上升而升高,但其平衡吸附量则呈下降趋势。两种钢渣除膦的最佳pH均为5.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微生物繁殖对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造成的危害,研究了脉冲电源发生器与线圈绕组相连产生的脉冲磁场对循环水中异养菌的灭活影响,并对灭活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磁场对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有灭活作用;灭活率对频率和输出电压有选择性,并且随着作用时间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扫频范围100~1000 Hz、输出电压3 V、单次作用时间为15 s,温度45℃时,异养菌灭活率达到78.8%。  相似文献   

6.
以某电厂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电絮凝法,以铝板为牺牲阳极去除水中的Ca2+和Mg2+,分别考察了电絮凝过程中不同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溶液初始pH、阳极极板数量对总硬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密度、延长电解时间有利于Ca2+和Mg2+的去除;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时间为90 min时,Ca2+和Mg2+去除率分别达到93.5%和95.8%,总硬度去除率为94.6%;相对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碱性条件更有利于Ca2+和Mg2+的去除,当初始pH为10时,Ca2+和Mg2+去除率分别达到85.4%和97.7%,总硬度去除率为93.5%;随极板数量的增加,Ca2+和总硬度去除率均有所提高;投加Na2CO3有利于Ca2+和总硬度的去除。上述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电絮凝过程中总硬度的去除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臭氧/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循环养殖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不断发展,高浓度循环养殖废水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对循环养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化臭氧最佳投加量为4 mg/L,显著增强水体的可生化性,使TOC(总有机碳)/UV254(在波长为254 nm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提高80%.臭氧/生物活性炭对循环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臭氧/生物活性炭对TOC、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的最终去除率比生物活性炭分别高11.9%、13.4%和6.5%.臭氧/生物活性炭和生物活性炭对氨氮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96.0%、90.7%.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化学纤维填料对泄漏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机油的循环吸附效果.讨论了填料静态饱和吸附量和循环饱和吸附量的差别;考察了水中分散(或乳化)油的初始浓度、运行温度及pH值变化的条件下填料对循环吸附量和循环吸附能力的影响;比较了吸附前后填料的表面水接触角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填料的循环饱和吸附量约是静态饱和吸附量的...  相似文献   

9.
臭氧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在水处理中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对微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注,臭氧处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臭氧的应用和三种臭氧氧化技术,指出了臭氧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中试研究。采用超滤、反渗透的工艺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后的水能够满足低压锅炉补充水的要求。该工艺为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O3 氧化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组合工艺用于炼油厂含油冷却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O3 氧化过程中的最佳pH值约为 10 .5 ,O3 氧化的除油效率为 86 .7% (紫外法测定 ) ,去除 1mg石油类约需消耗 5 .7mgO3 ,O3 氧化后产物以乙酸和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离子交换处理后油的含量达到未检出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O3 氧化和离子交换组合处理技术能使炼油厂含油冷却水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夏璐  刘芳  薛松  常新  杨飞  殷晓晨  韩笑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0):2215-2220
为了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生物粘泥大量滋生的问题,设计实验,考察了一定浓度的复合酶制剂与常规杀菌剂复配使用对生物粘泥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酶制剂的辅助下,杀菌剂苯扎溴胺对生物粘泥的作用效果明显增加。180 mg/L是苯扎溴胺与酶复配的最佳浓度;酶与醋酸氯已定复配后对生物粘泥的杀菌效果有所增高,80 mg/L是醋酸氯...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对某工业园区再生水厂MBR出水进行了深度净化的中试研究,主要考察了组合工艺各节点对常规指标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约3 mg/L(H2O)、臭氧接触塔接触时间为30min、活性炭滤池空床接触时间(BECT)为15 min时,O3-BAC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色度、浊度,平均色度和浊度分别从21度和7.8 NTU降至3度和2.0 NTU以下;组合工艺对UV254、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39%和35%;对NH4+-N有一定的去除,去除率为58%~77%;组合工艺对粪大肠菌群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在95%以上。O3-BAC组合工艺是一种有效工业园区再生水深度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开发了芬顿试剂预氧化-粉末活性炭(PAC)吸附组合工艺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首先分别研究了芬顿试剂氧化法和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发现2种工艺在最佳处理条件时仍存在处理效果较差、药剂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开发了芬顿试剂预氧化-PAC吸附组合工艺,研究了该工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小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不改变原水的初始pH、H2O2与Fe2+的摩尔比为1以及H2O2的投加浓度为25 mg·L-1时得到最佳的预处理条件。在最佳预氧化条件下投加0.15 g·L-1的PAC进行了4级逆流吸附小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药剂费用低,出水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模拟配水管网系统,将水厂砂滤池出水经过臭氧氧化后投加氯然后进入该模拟管网,另外把水厂砂滤池出水加氯后通入另一模拟管网作为对照实验。通过对两管网出水余氯、总铁、浊度、溶解性有机物(DOC)、以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生成情况的测定,研究了饮用水臭氧处理对管网出水水质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管网出水的余氯、总铁、浊度以及THMs、HAAs含量相差不大,但DOC在臭氧氯管网中消耗较多。同时通过高效凝胶色谱(HPSEC), 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表征了不同管网进出水DOC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后的管网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荧光光谱中三区富里酸和五区腐植酸荧光峰值(ФⅢ+Ⅴ,n)减小较多,管网出水消毒副产物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臭氧 ,使用射流器和气液溶解分离器溶解臭氧制取高浓度臭氧水。讨论了应用臭氧量、气液比、系统压力和气液溶解方式对臭氧水浓度和臭氧有效溶解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养殖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DO在线监测系统,跟踪监测了石斑鱼两次喂料期间(48 h内)养殖池DO的波动情况,考察了DO随养殖池内NH4+-N、NO2--N、溶解性COD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该养殖条件下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该养殖条件下,NH4+-N、NO2--N和COD分别在28、36和44 h恢复至喂料前的水平,48 h内养殖池NH4+-N、NO2--N和COD维持在0.32、1.27和2.40 mg·L-1以下;养殖池DO波动明显,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喂料2 h后DO低于安全浓度6 mg·L-1,养殖石斑鱼容易缺氧死亡;在该养殖系统中,弹性填料滤池对COD的去除能力较强,单个循环时间内最大去除率为61.84%;珊瑚砂滤池对NH4+-N、NO2--N去除能力较强,单个循环时间内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17%、56.43%。可知,系统水处理效果良好,基本满足循环水养殖石斑鱼的相关水质要求;运用DO在线监控系统,跟踪监测DO变化情况,结合DO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相关规律,可及时察觉养殖池水质变化,以便采取有效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低浓度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含有的低浓度污染物的性能稳定而不易被去除,为探索一种快速、直接的低浓度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富二价阳离子斜发沸石作载体的生物沸石曝气滤池对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中的低浓度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水质年平均指标NH3-N、COD、BOD5、TP及浊度分别为27.4 mg/L、57.2 mg/L、20.4 mg/L、1.7 mg/L和16 NTU时,采用两级生物沸石曝气滤池串联工艺,在第一级生物沸石曝气滤池装填3 m生物沸石,水力停留时间1 h,气水比为2∶1;第二级生物沸石曝气滤池装填2 m生物沸石,水力停留时间为0.5 h,气水比为1∶1,最终出水年平均指标NH3-N 0.13 mg/L、COD 7.55 mg/L(CODMn)、BOD50.78 mg/L、TP0.6 mg/L、浊度为0.13 NTU,出水水质可满足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此种方法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回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