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中国环境治理的速度仍然赶不上破坏速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往往流于形式。而中国公众环保关注很高,但参与不强,反思不足,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在环保领域推进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深入剖析当前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环境治理融资渠道,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建立并完善环境治理市场调节和激励机制,对企业进行指导和帮扶;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等有关建议,为更好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近年来,江苏省围绕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笔者近期通过实地探访武进区洛阳镇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发现从村到镇、从镇到区,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正在武进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各个途径为数据依据,先通过数学变换和降维得到新的指标并算出分值,再通过熵值法赋权,对31个省市的公众参与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公众参与水平最高,后依次是中南、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以此结果为基础提出制定个性化环保政策、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和提升公众环保意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直接或间接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政策及决策、环境管理和监督、环境维权等活动,实现环境治理和善治。它是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从参与主体看,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主要主体;从参与范围和途径看,既有立法、政策、决策制定中的源头式参与,也有法律、政策及决策实施中的过程式参与和监督式参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制衡型环境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光 《环境保护》2014,(14):10-12
结合最新出台的《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形势下应该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这种新视角即把公众参与作为主要资源之一,推动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形成社会制衡型的环境治理模式。本文由此分析了社会制衡环境治理模式的内涵,并提出扩展社会环境权益,适当简化政府管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任依依 《环境保护》2020,48(10):35-3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治理,然而很多地区环境恶化,治理失灵.造成环境治理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治理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投入不足、能力不强等.要真正解决的环境治理失灵问题,必须改革环境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大环境治理的立法执法力度,增加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提高环境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资讯     
《环境保护》2014,(20):8-11
正要闻9月25日,2014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研讨班在杭州举办。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指出,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契机,以落实《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为抓手,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努力开创公众有序、理性、有效参与环保事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部门的环境治理力度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环境部门应改变传统的重微观层面环境治理职责的实施,改变轻宏观层面环境治理结构架构的做法,调整环境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多元主体的积极性,突出环境部门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明确环境责任.环境责任的关键在于转变环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变管理为治理,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到环境治理,尤其应当重视企业和公众的力量,充分参与治理,实现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经验主要有: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注意推动自愿性行动来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运用经济手段,制定激励奖惩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合理划分环境治理权限,建立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大量发展环境教育,通过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民族心理;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这些经验及其教训留给人们诸多启示,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旨在提升国家能力和制度能力。在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急需强化环境社会治理这一薄弱环节,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各自权利和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与目的目标的有效衔接,以提升环境社会治理水平和层级,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各主体互动共赢、各手段协同增效,以应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出现的总体环境治理效果难以达到公众预期、部分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意愿强烈、部分直接作用于公众个人和家庭的环境政策社会矛盾纠纷多等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乐雯 《环境》2020,(3):50-52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勾画蓝图。《意见》在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等;新修订的《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设计了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环境信息,应当制定和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提供便利等。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前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治理中的寻租行为浪费了经济资源,加重了环境负担,影响了环境治理。寻租的原因在于环境治理是政府主导下的污染控制,并且政府权力行使中存在不规范,使得寻租收益远大于其成本。只有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三者的有机合作,才能更好的治理寻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几种途径,帮助克服环境管理中的难点,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各项制度的具体落实。通过对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指导,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雯翠  江河 《环境保护》2020,48(6):36-41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深刻认识新时代下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了依据,为理顺不同环境治理者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方法,也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治理者的角色演变过程,指出政府、企业、公众在参与环境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并从环境治理者、治理体系、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对《指导意见》的创新性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指导意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公众参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环境公众参与度进行了思考,提出提高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度,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把握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实践中从法律法规、制度保证、理念培育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公众参与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内容,在当前环境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虽然,《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但是,当前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邻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