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天明 《环境工程》2023,(4):276-277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力求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地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光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人的目光。可再生能源具有生产周期短、污染小、碳排放量低等优势,可再生能源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用意无疑是好的。"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直接目的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此,英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2050年减少60%。应该说,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效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4年15年间的数据,从整体、分产业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检验数据性质,最后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增长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CO2的排放,而低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会减少CO2的排放量,最后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世界性难题。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个层面,目的是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风能、光能、原子能的使用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摘要:低碳产业、低威城市的名称都是与碳有关的新名词。所谓低碳产业或低碳城市就是在产业发展或城市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小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以减少产业发展或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从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的含义着手,分析了低碳产业发展的紧迫性、低碳产业发展的注意问题,提出发展低碳产业,建设新型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范围内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二氧化碳减排共识的背景下,探求“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间相互关系.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处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区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式的不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相互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扶持第三产业,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来实现,本文对我国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低碳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的又一个新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其实践基础就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的低碳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其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即城市从以依赖碳基能源的发展模式向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更是城市居民生活理念及城市管理目标根本性革新.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世人关注,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也得到公识。传统的高碳经济,以石化燃料为主要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轻常规环境污染而且有利解决世界气侯变化等问题。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本文论述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是最重要的途经。发电、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发电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电力低碳转型要优先调整发电结构,发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创新相应低碳电力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好满足生态环境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切实推进低碳建筑的有序发展。低碳经济下的低碳建筑,可降低建筑能耗,进一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及缩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此达到改善环境的效果,促进收获更理想的综合效益,而在此过程中,有赖于各方面能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碳信息披露是企业碳排放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在资源稀缺和限制碳排放的双重约束下,企业亦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减少对日益稀缺的能源和资源的依赖,追求可持续增长。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产品回收与处置等各环节,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加剧了温室效应,这反过来又会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和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研究基于1980-2008年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定量分析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认为经济快速发展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能源效率的变化则是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低因素,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大量依赖煤炭,所以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变化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影响不大。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从3个层面采取措施实行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各地已出现了不少低碳社区或碳中和社区,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零碳社区( BedZED)、德国的沃邦小区和瑞典的汉莫比生态社区.这些地区都有计划地以低碳或可持续的概念来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充分利用能源、优化内部结构、减少外部效应,切合了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的要求,成为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典范和标杆.在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城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衰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低碳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低碳科技则是驱动低碳发展的关键手段。低碳科技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而发展低碳科技,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领。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规范、制约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志 《环境保护》2013,41(11):36-38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是指对大型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并用各种方法封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新兴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我国更强调捕集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一般将其称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US技术被认为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同时大规模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开展大量CCUS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成  相似文献   

20.
低碳城市的建设,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靠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这3大支撑力量。而在这3个方面,我国的城市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低碳产业经济总量比重低,不能支撑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低碳城市发展的需要:低碳消费社会氛围没有形成,制约低碳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