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环境》2012,(4):94-94
目前到达地球的太阳光超过40%属于光谱中的红外光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可见光,但是大多数的光伏设备都不能利用该能量,因为大部分硅质或特殊塑胶的太阳能电池吸收的都是可见光。美国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开发了一款全碳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红外光热辐射。这项新科技可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并降低其价格。  相似文献   

2.
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N或F掺杂LiNbO_3结构ZnTiO_3(LN-ZnTiO_3)的掺杂形成能和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F或N高浓度的掺杂有利于促进LN-ZnTiO_3对红外光或可见光的吸收。态密度计算分析表明N掺杂LN-ZnTiO_3在费米能级附近处形成了N-p轨道和O-p轨道小峰,这有利于实现从O-p轨道和N-p轨道向Ti-d轨道的跃迁,可以促进对可见光的吸收。F掺杂LN-ZnTiO_3费米能级上移,费米能级附近O-p轨道和Ti-d轨道的跃迁明显,可促进红外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淮海 《环境科学》1992,(5):15-15
该研究所的一项科研项目包括一个太阳-化学热管,CO_2和甲烷在管内混合,靠太阳将该管加热到1000℃,然后曝露于一种催化剂。大量热被吸收,过后,这些高达700℃的热可被释放供工业之用。另一科研项目是,研制太阳能驱动的燃气轮机,利用由太阳  相似文献   

4.
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红外微差CO分析仪.其主要特征是采用双补偿有液精密压差计,直接测出由两检测室所吸收红外光差异而导致两铜容器内的压力差,此压力差通过单板机的换算,最后用数显器显示被测气体CO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搭建一套近红外光腔衰荡光谱测量系统,实现水汽吸收的探测。方法通过测量有无样品存在时的衰荡时间,实现腔内介质吸收的探测。通过测量空腔衰荡时间,计算腔镜反射率。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水汽吸收,验证系统是否可用于分子吸收的测量。结果该装置的空腔衰荡时间约为3.75μs,对应的腔镜反射率为99.982%,有效吸收光程为1.1 km。测量了6627.7 cm~(-1)处水汽的吸收,结果与HITRAN数据库一致。结合文献报道结果和HITRAN数据库吸收谱线,模拟得到了NH_3、C_2H_2、HO_2自由基在6625~6626 cm~(-1)范围内的吸收系数。结论该装置实现了水汽吸收的探测,在该装置的激光器工作波长范围内,可应用于NH_3、C_2H_2、HO_2自由基的实时探测。  相似文献   

6.
<正> 热水解从硅酸盐岩石中分离氟,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建立多年,近来又用于氯的分离。下面叙述的热水解方法是采用一个雾化器(取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代替过去使用的水蒸汽发生器或安置在管内的水蒸发皿,从而将水输送到燃烧管。从雾化器来的细粒气溶胶水雾在燃烧管内立刻转化为水蒸气。雾化效率可以达到使用一份溶剂(五氧化二钒)可同  相似文献   

7.
黄立维  松田仁树 《环境科学》2006,27(10):1941-1945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β-Na YF4∶Yb3+,Tm3+/Ti O2的制备分为2个步骤:首先通过高温热分解法制备由上转换发光材料β-Na YF4∶Yb3+,Tm3+组成的核;再由钛酸四丁酯(TBOT)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作用下水解而成的壳。测试表明,β-Na YF4∶Yb3+,Tm3+/Ti O2是由β型六方相结构Na YF4纳米粒子和无定形结构的Ti O2组成。这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吸收近红外光(NIR),其中β-Na YF4∶Yb3+,Tm3+可以吸收近红外光,而后通过上行转换发出紫外光,通过激发Ti O2产生活性基团,达到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为了验证其光催化活性,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将其用于罗丹明B(Rh B)的降解,结果证明该复合材料可以达到一定的降解效果。因此,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β-Na YF4∶Yb3+,Tm3+/Ti O2是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催化剂,其能有效地扩展光催化剂对太阳能光谱的响应区域,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在未来Ti O2的光催化或者能源利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作为一项绿色、高效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其传统光催化材料缺少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污染物降解能力上限。因此,利用WO3-x光催化降解甲氧苄啶(TMP),探索了不同光谱下的降解性能以及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黑暗和红外光条件下,TMP几乎未发生降解。全光谱条件下TMP的降解率相较于紫外-可见光提高44.8%。2种体系中WO3-x光催化反应降解TMP的机理较为相似,O-2·和H2O2是发挥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在降解过程中,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然后进入均相体系,促进TMP降解;同时,WO3-x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间段的有效吸收展现出优异的降解能力。此外,温度在反应体系中并不是提升降解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钾-二乙烯三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2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钾碱溶液在工业脱除二氧化碳中已获得较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吸收速率差、再生负荷高等缺点-开发新型热钾碱溶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碳酸钾溶液及不同配比的碳酸钾-二乙烯三胺(DET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  相似文献   

11.
紫色非硫细菌(PNSB)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和磷同化到细菌体内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细胞物质,而不是转化为CO2和N2.为了优化PNSB的生长条件,以沼泽红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光源、氮源和碳源类型对PNS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红外光条件下PNSB的生长速率约是白炽灯条件下的3倍;PNSB对氨氮(NH4+-N)的利用速率最快,同时也可利用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PNSB对乙酸钠的利用速率最快,其次是葡萄糖,最难利用的是淀粉,主要归因于大分子有机物需要水解酸化后才能被PNSB吸收利用.厌氧红外光条件下PNSB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由不同的全球模拟所产生的区域性耦合海洋-大气模型,通过数值模型试验探讨了波罗的海气候未来可能的物理状况.将一些情景以及近来的一些气候模拟情况作了比较,以估计气候变化.海面温度总体平均明显地增高2.9℃.平均年平均增温的水平模式主要可由冰盖的减少解释.由大气向波罗的海的热输送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周期秋季热损失减少,春季热吸收增加,夏季热吸收减少.年际间海面温度的变化一般是在增加.这与北部一些中平滑的频率分布有关.全部热收支表示出海面太阳辐射在增加,而太阳辐射增加由热通量其他组成成分的变化所平衡.  相似文献   

14.
对废白土提纯土制备有机膨润土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最优化实验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X-衍射谱、热重差热谱、黏度和溶胀性的测定与美国有机膨润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废白土提纯土合成的有机膨润土的各项技术指标与美国有机膨润土相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衰减全反射红外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该方法的定量分析依据一衰势波穿透深度。利用该方法测定系列样品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以测定四氯化碳中未知混合油含量,并与透射红外光度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法可做为国标法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衰减全反射红外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该方法的定量分析依据一衰势波穿透深度。利用该方法测定系列样品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以测定四氯化碳中未知混合油含量,并与透射红外光度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法可做为国标法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作物根系多环芳烃吸收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宵  占新华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2,33(7):2516-2521
为选育不/少或超量吸收多环芳烃(PAHs)的植物品种进而进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PAHs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以菲为PAHs的代表物,比较了水培条件下3种常见农作物(大豆、小麦、胡萝卜)根系吸收菲的动力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3种作物根系对水培液中的菲有明显的吸收和累积作用,且菲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整个吸收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和慢速吸收2个阶段;3种作物根系菲吸收能力的大小为大豆>胡萝卜>小麦;作物根系吸收菲量与吸收时间的关系可以用Elovich方程拟合,大豆、胡萝卜和小麦根系菲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4.31、4.10和2.84 mg.(kg.h)-1;作物根系菲吸收的动力学曲线可用米氏方程表征,大豆、胡萝卜和小麦根系菲的Km值分别为0.117、0.124和0.540 mg.L-1;根系菲吸收会导致营养液pH升高,pH升高的趋势和吸收速率常数k与Km值相对应,且与3种作物根系吸收能力的大小一致.因此可用根系吸收速率常数k、米氏常数Km值和水培液pH的变化表征作物根系吸收PAHs的能力差异,且从受影响因素的多寡角度考虑,吸收速率常数k和米氏常数Km较pH变化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耗竭法进行吸收动力学试验,研究四种陆生经济植物对磷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芹菜、大蒜、茼蒿和香菜等植物的根系对不同浓度水平磷的吸收规律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在0.9230~0.9730之间(P0.05);芹菜具有最大吸收速率Vmax值和米氏常数Km值,适合可用于高磷浓度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茼蒿、香菜和大蒜对磷的吸收速率Vmax较低而Km较小,因此这三种植物适用于低磷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对于人工生物浮岛除磷而言,采用芹菜和大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正> 人们发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钨只限于分析地球化学样品,因为原子吸收法测定钨的灵敏度差,但对其他元素的干扰却很敏感。Musil和Dole(?)al为此提出了一种可用来测定铁合金中钨的原子吸收法:用硫氰酸盐和甲基·异丁基酮从较浓的盐酸介质中进行双重萃取。N-苯甲酰苯基羟胺(BPHA)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其优点已得到充分证实,已有若干篇关于在合适条件下用这种试剂定量萃取钨的报告。本研究旨在发展利用BPHA-甲苯的萃取体系原子吸收法和有机相中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岩矿中低含量的钨。  相似文献   

20.
以向日葵秸秆为主要原材料,以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为浸渍剂,通过控制热分解的方法分别在350℃和410℃下制备生物质炭。利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原料和生物质炭的性质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热分解最大失重率为80%,308℃热失重速率达到最大,439℃降解速率降低开始炭化,进行脱烷基和芳化缩聚反应;两种温度下所制得的生物质炭的官能团的种类基本相同,较高温度下制得的生物质炭的芳香化程度及石墨化程度较高,利于增强生物质炭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