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5):F0004-F0004
朱文立,男,1950年9月生,河南汝州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民闻文化;(汝瓷),杰出传承人;中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总被引:216,自引:10,他引:216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极地”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②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③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④立体种养技术;⑤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⑥再生能源利用技术;⑦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⑧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充分利用资源,合理保护资源,有效地连接农业的不同组分。文章介绍了中国近10多年来成功应用这些技术的典型例子,并且指出这将有利于中国实践"21世纪议程"和粮农组织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宣言"。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究竟会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或者,中国和平崛起后,有没有能力威胁世界?《领导干部能源知识读本》一书,是对西方叫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一个有说服力的还击,也让中国的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国情,看清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8月份,中国又不出意料地拿下了两项最新世界排名,先是8月16日日本公布的二季度数据表明,今年中国GDP已经铁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5日,云南华能小湾水电站4号机组投产后,中国水电的装机容量又正式跃居世界第一。排名上升后,中国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球跨界自然保护区名录》中涉及中国的16组名录中的10个国家87个保护地,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生态完整性、治理结构匹配、制度文化差异和空间距离交通4个层面的9个指标,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保护地跨境合作潜力指标体系,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边境地区保护地分布最集中,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通过评价结果遴选出中国(兴凯湖)—俄罗斯、中国(西双版纳)—老挝、中国(塔什库尔干)—巴基斯坦、中国(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与印度、中国(长白山)—朝鲜与俄罗斯5组未来跨境合作潜力较高的地区,并针对跨境合作存在的难点提出建议措施。研究可为中国边境保护地跨境合作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决定中国环境态势的五种力量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非常脆弱的“人口-资源-环境”背景;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合作的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状态;中国为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呈现出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环境与资源压力上升的时期,这不是凭主观意愿就可以跨越的。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与西方的工业化如此不同,使“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经常失效。中国脆弱的“人口—资源—环境”是其独特性的重要方面,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带来了生存隐…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GML指数,对中国30个省份公路运输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公路运输的碳排放综合效率整体水平偏低,综合效率存在地区差异,中部>东部>东北>西部;2010-2019年中国的公路运输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变化的降低是阻碍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中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 256种,有褐马鸡等50多种特产珍稀鸟类。世界上有鹤类15种,中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中国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中国有56种,被国际鸟类学界称为“雉类的王国”;还有世界上最为珍稀的朱鹮,在1981年被重新发现以来,现已发展到136只,在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历史上写下了光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境科学》被评为"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近30年,据说获得了成功的改革经验;集体林权改革就全方位推行起来。草本中国,似乎要做木本中国。而这时,不少长得还很弱小的树,在一夜间被火炼烧。天然林中国,似乎要做经济林中国。也是在这时,不少长得很杂的森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天然林",被种上经济林木,桉树、杨树、苹果树、芒果树、松树、杉树。木本中国,似乎就是纯木本中国。  相似文献   

12.
锻压人物志     
彭自立(1924—)男陕西凤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现任机电工业部第六二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压力加工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理事;四川省军工科技顾问团顾问;《金属成形工艺》期刊编审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土壤表观氮磷平衡清单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敏鹏  陈吉宁 《环境科学》2007,28(6):1305-1310
利用OECD表观氮平衡模型框架,建立了中国表观氮磷平衡核算的框架、方法和数据库.模型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土壤表观氮磷盈余总量分别为640×104 t和98×104 t,氮磷盈余强度分别为16.56 kg/hm2和2.53 kg/hm2.由于中国氮磷平衡区域分布严重不平衡,面临着氮磷盈余管理和氮磷缺损管理的双重压力.化肥和畜禽粪便是中国土壤氮磷投入最主要的来源,因此是中国氮磷盈余管理最佳切入点.由于各地氮磷投入结构各异,在氮磷盈余严重的中东部地区,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政策,而应针对不同地区氮磷输入的特点进行氮磷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100多年前,中国内忧外患;50多年前,中国百业待兴;30多年前,中国物资匮乏。然而,放眼今日神州,外修睦邻,衣食丰盈,国泰民安。前后相较,形同霄壤。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论文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1997-2010 年中国31 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并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水资源技术效率进行了对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借助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存在很大差异,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局环境技术效率是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一种科学合理的测度,而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效率测度存在误导和偏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历年活动简况 1957:以李四光教授为主任,候德封、扬钟健二教授为副主任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拟订了委员会的组织暂行办法;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成立《中国第四纪研究》编辑委员会,先后出版《中国第四纪研究》刊物共四卷八期; 裴文中、刘东生二教授应邀参加全苏第四纪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7.
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消费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国能源消费规模、能源消费峰值和消费结构等更是关注的重点.论文在简要评述中国能源消费峰值、能源消费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中国能源消费预测研究成果,侧重于人口和经济等驱动中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因素,参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能源消耗及人均累计能耗变化规律,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人均能耗、总量和人均累计消费量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50年中国人均能耗大致在4.75~9.31 tce,上限也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能耗峰值的7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2050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在61.91×108~121.33×108tce;1870-2050 年,中国人均累计能耗最佳分布区间为207~294 tce,只相当于1870-2012 年美国人均累计能耗的46%、德国的56%、英国的57%.② 文献梳理表明,当前预测中国能源消费峰值的各种研究成果大多认为在62×108~79×108tce,而峰值年份则出现在2035-2045 年,论文认为除美国、英国和德国情景将有峰值出现外,其他情景尚不可能出现峰值;③ 法国情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将于2040 年左右出现;日本、韩国以及基准情景预测显示,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到2%左右的低速增长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采用法国、日本、韩国情景较为合理,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当前,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人均能耗尤其人均累计能耗处于较低水平,过早乐观承诺能源消费峰值,易使气候变化谈判陷入被动;从中国国情出发,需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留有能源消耗空间;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使用,积极倡导节能型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中国的农村改革、节能减排、森林资源利用等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与发展,分析了真包含的基本思想;介绍了中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重大行动,包括《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一系列围绕国际环境公约的中国国家方案、行动计划或研究报告的出台;例举了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现的理论发展,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径之一。本文首先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其次探析美丽中国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同时在此基础上解析生态环境与美丽中国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一方面能够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另一方面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会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最后,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研究生态环境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