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回顾一下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闸述——"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2.
翟墨 《环境保护》2022,50(5):75-76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生态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文学类型,自其诞生以来,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21年,胡志红撰写了《生态文学讲读》,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尽管作者的编写初衷是打造可供推广的生态文学通识教材,但若将其置于生态文学发展史中来看,本书的价值当远高于此。通读全书,可以看出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有环保意识的消费活动,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做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消费者应摒弃以往错误的消费观念,树立绿色消费观,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绿色消费作为通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地的重要路径,究其本质在于提倡人类和自然界的协调、共生。一、什么是绿色消费联合国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环境大会上制定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观点,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建设完善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去解决生态问题;摒弃以奢侈消费和高消费为特征的异化消费行为,树立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殖民主义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采取相应对策;秉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黄云波 《环境保护》2013,41(5):60-6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不管是生态环境还是自然资源,都显得十分脆弱和匮乏。当我们沉浸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当中、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也超出了合理范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临界状态。日益严峻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健康和未来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生态兴则文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很显然伴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能源极具消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此形势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社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充满博弈与妥协的谈判过后,里约+20峰会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进程。我们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全球资源与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也迎来了改变生产与消费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高水平生态文明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消费模式对资源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是建设低碳经济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5,43(9)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更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国家战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光 《环境保护》2007,(21):35-3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承载力、承受力不断遭受极限挑战,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  相似文献   

12.
玮娜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23(1):13-13,24
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人类违背某一生产方式或文化传统的时候,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破坏。游牧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它是合理地利用草原上的一切资源,维持游牧人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的文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事实上,游牧文明正是一种符合先进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人类违背某一生产方式或文化传统的时候,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破坏。游牧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它是合理地利用草原上的一切资源,维持游牧人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的文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事实上,游牧文明正是一种符合先进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类型。  相似文献   

14.
4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衰减,淡水资源减少等,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进行反思。作者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发展高新技术和建设绿色文明提出了建议。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产技术体系的特点有关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追求更幸福、更完美的生活,不断开发、研制新的技术,来增强自己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曾经因获得胜利而陶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与社会因素、人口增加和人们的消费意识有关外,与人们对科学技术体系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技术的特点是大量开发土地资源。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于是便引发了大规模的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使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和沙漠化,滚滚流沙吞没了一个又一个富绕丰美的伊甸园,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中美玛雅文明、西亚的巴比伦文明、中国的西域文明,就是这样先后被湮灭的。在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技术具有极强的同化和吸收自然资源的能力,它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从潜伏状态中暴露出来,表现的非常尖锐.来自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挑战向人们展示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臭氧层耗损、土地退化、森林破坏、气候变暖、酸沉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引起世人关注;而同时,国际贸易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进程,冲破了重重阻力和制约,每年数万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的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人们有理由认为,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国际贸易在为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于全球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生活环境问题,近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国都已非常重视;特别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人类更面临着人口密集与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认识到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从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消费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认,也是人的本质不断升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刻结论是,传统消费模式是一条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曾建平教授所著的《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相似文献   

20.
白丽洁 《环境工程》2022,(4):285-286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动力。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向美丽中国的方向前进,当前正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将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作自身的责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的好坏程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生态环境还对我国的文明的兴衰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