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日前在北京举办《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指导框架》(以下简称《指导框架》)区域研讨会,来自菲律宾、中国、蒙古、越南等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的代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围绕清洁空气治理、空气污染的健康与其他影响、空气质量传播3个主题展开.本次研讨会是围绕《指导框架》的第二次主题研讨会.《指导框架》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开发,并于今年3月发布,涵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监测系统、源清单与模型模拟、健康与其他影响、空气质量传播、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为更全面、准确和及时反映浙江省大气环境质量,满足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及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对监测的需求,从201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建设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推动浙江省大气环境监测从现状点式地面监测到区域立体及趋势预警监测的转变。2015年底整个监测网络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并应用于G20峰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空气质量保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空气环境监测是掌握空气污染指数,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措施,可为人们制定空气污染治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内容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流程,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应用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宇 《世界环境》2012,(1):22-2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悬浮颗粒物PM2.5的监测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亚洲经济活跃地区韩国,特别是其首都首尔,近些年来也面临着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空气质量,韩国的环境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与政策,建立了空气质  相似文献   

5.
陈昊 《环境》2018,(10)
正园岭街道办文化站大楼里每天人来人往,很多都是前来培训、参与文体活动的社区居民,留心的人会发现,文化站大楼里近日多了一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每天实时监测周边的空气状况,为提升深圳空气质量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园岭子站只是74个监测点中的一个。今年4月深圳市大气防治污染指挥部提出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布局PM2.5自动监测网络,形成"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要求全市各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空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日本环境法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日本环境省的法规数据库内容、环境白书、空气质量报告书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解析了日本空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构成。即在介绍日本环境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日本空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构成的层次和特点,在法律和法规两个层次,结构全面,内容详细,呈现出一种立体的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网状结构。且其监测标准、方法、分析技术等均被纳入正规法律法规,并赋予正式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馆库房的空气污染物种类多、来源广泛。文章以中南大学档案馆库房为监测对象,对档案馆库房内的典型污染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列举了各主要污染物的常用检测技术,并对档案馆空气污染的治理与防范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解决措施,对各地区档案馆空气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舜茵 《环境》2010,(11):10-11
或许在广州生活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里的空气质量差而烦恼的。2008年钟南山院士在"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的言论更是令所有广州人震惊——"我们的临床实验显示,50多岁的(广州)人开出来的肺是黑色的,如果还是鲜红色,则不是广州人。这主要是广州人吸入了大量炭黑污染物。"广州的空气质量监测已有好些年赶不上国家标准,灰霾天气的数量不断增多,环保治理已刻不容缓。借着亚运契机,广州掀开空气治理的新篇章,力求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樊、荆门、荆州七城市十八年空气环境例行监测的基础上 ,运用综合污染负荷系数法总结了七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特点 ,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就此提出了治理的方法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将测得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安全的存储是当前治理空气污染中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当前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存储模式存在的数据加密所用时间较长、存储模式的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大数据安全存储模式,采用基于PCA神经网络的混沌加密方法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大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混沌系统产生的随机轨道作为产生加密密钥的伪随机数发生器,根据产生的秘钥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大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完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大数据的安全存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加强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公众有望提前两三天知晓未来空气质量.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2014年4月3日)指出,要抓好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环境遥感等高新技术,创新空气质量状况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据了解,早在1998年,环保部就会同中国气象局在47个城市进行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今年,"三区"中地级以上城市、其他省(区、市)和省会城市都将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吴晓青说,环境监测总站要为各地开展预报业务提供  相似文献   

12.
从欧盟主要空气污染物发展趋势、欧盟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以及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描述了欧盟空气质量现状。分析了我国空气质量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并借鉴欧盟改善空气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提出了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并扩大统计范围、落实完善监测预警应急系统、以行业为主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区域协调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通过实施煤改气等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治理大气污染取得较好效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然而,随着当下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城市空气之中污染源增加,严重影响了乌鲁木齐的大气质量。本文简单陈述乌鲁木齐的大气污染现状,提出大气污染的治理对于空气环境的改善影响,以提高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日前,记者走访了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滨海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该项工程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尚未建成就被评定为建设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综合服务中心近万平方米的斜坡屋顶上铺设一种新型防水卷材,据了解,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斜坡屋顶将完全采取花园式布局,种满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以“立体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面积,从而达到节能保温、滞留空气中粉尘、提高空气质量等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5.
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未来生态岛屿,至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空气负离子研究。依据该县相关规划,结合区域植被、地貌、人为影响等因素,在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明珠湖和西沙湿地5个监测区域共选定了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进行研究。按崇明风景旅游区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7种空气负离子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安培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森林空气离子评价系数、空气负离子系数评价法、轻重离子比评价法来对该岛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最后还对相关负离子监测仪器进行了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解析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修订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是《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2011年末,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灰霾天气,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其他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有效参考.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近代工业发展,二战后更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治理空气污染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空气环境质量报告、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其空气质量标准由传统的空气污染物、大气中有害污染物质、Dioxins类物质和PM2.5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广州日报讯(记者杜娟、于梦江)环境保护部昨日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中,珠三角有4个市入围,分别是惠州、中山、珠海和深圳。而上半年,开展酸雨监测的全国470个城市中,有164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全国酸雨污染总体有所改善。第一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以下简称74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21.1%~98.9%,平均为68.0%,  相似文献   

18.
绿色搜索     
《环境》2012,(11):56-57
城市空气质量公开程度“突飞猛进” 小颗粒带来大突破。由于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等污染物纳入监测,国内首批重点城市接连实施监测并向公众发布数据,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程度“突飞猛进”。据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23日发布的《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程度最高的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北京、佛山、珠海、南京、苏州、宁波,其中排名前六的城市分数均超过了60分。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人口集中的校园为研究区,通过时空布点采样,研究区域空气微生物的浓度和分布特点。对新老校区的监测结果表明:新老校区室内空气微生物指示的空气质量均以清洁为主,新老校区室外空气质量以污染为主,与往年学校本部的监测结果相比,室外空气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人流量越大,空气微生物浓度越大;在环境单一的新校区,校区空气微生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绿树成林人流量较大的老校区,并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正是微生物监测更能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国家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为准确掌握空气污染的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利用空气污染物监测获取大量数据信息、制定大气环境治理方案的方式,多举措做好空气污染物监测工作,全面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实效。文章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对大气环境治理进行研究,阐述了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以期通过研究为优化空气污染物监测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