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克劳斯·托普费尔(KlausTopfer)现为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首席教授.他1938年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瓦尔登堡,1968年获得明斯特大学哲学与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斯·瑞特曼,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环境工程领域中活性污泥工艺的开创者,他开发了活性污泥法及其相关计算方法,同时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的发明者,更是整个污水处理标准流程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的学者之一。布鲁斯·瑞特曼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教授,该校生物设计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是美国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协会会长、美  相似文献   

3.
<正>克劳斯·托普弗是德国籍的环境规划专家。对中国来说,托普弗教授可谓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他的履历上清楚地标注着: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德国环境部长。他曾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内罗毕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实干和开拓精神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多年来,托普弗教授积极推动中德、中非合作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我国政府的合作,他还积极  相似文献   

4.
刘建国     
<正>刘建国,生态学家,可持续发展科学家,中国环境问题专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刘建国教授1983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并于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获硕士和学位,1988年赴美留学,1992年获得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刘建国教授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2001–2002年)、哈佛大学(2008年)和普林斯顿大学(2009年)做访问学者;刘建国教授曾服务于  相似文献   

5.
金瑞林     
正金瑞林教授(1931年-2011年),是中国环境法学科的奠基人、环境法学术研究的拓荒者、环境法领域杰出人才的培养者以及中国环境法制的推动者。1959年金瑞林教授以全优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7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牵头起草我国首部环保法草案,时年46岁的金瑞林教授参加立法,从此他与环境法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法学教育在中国的法学院  相似文献   

6.
<正>约翰·贝丁顿(John Beddington)1946年出生于英国,现任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及伦敦帝国学院应用人口生理学教授,在经济学和可再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领域享有盛誉,曾获得海德堡环保卓越奖。贝丁顿曾多次向英国大臣就科学和环境领域问题提出建议。目前他主要负责食品和乡村事务部科学顾问团及国防科学顾问委员会事务,并且是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成员。他曾经也  相似文献   

7.
应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的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专家戈德伯格(E.D.Goldberg)教授和夫人贝尔丁(K.K.Bertine)教授于1987年4月16日来大连讲学。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所科技委主任万帮和教授.科技委副主任、海洋化学研究室主任潜琬英教授及副所长李龙章等热情接待了戈德伯格教授和夫人。 戈德伯格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早在50年代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在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领城有较深的造诣,曾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在美国海  相似文献   

8.
张毅 《世界环境》2009,(1):90-90
克劳斯·托普费尔(Klaus Topfer)现为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首席教授。他1938年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瓦尔登堡,1968年获得明斯特大学哲学与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创办于1986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日前迎来了她的10周岁生日。它的前身环境科学系是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建于1978年)基础上组建的,现为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机构。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正副教授(研究员)12人,客座、兼职教授10人。可授予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该系还拥有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生理与毒理实验室、环境地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和环境化学实验室等一批先进的专业实验室以及10万级超净培养与实验装置、综合电生理及生理信号分析系统、自动硫测定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0.
贾峰 《世界环境》2008,(2):40-47
引言 莫里斯·斯特朗先生在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影响和卓越贡献无人能左,他不仅组织了联合国历史上首次环境会议,即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启动了全球环保的航船,而且还筹备召开了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地球峰会,引领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他曾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十七次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参与发起和创建了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等一批国际著名环保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环境事件几乎都有斯特朗先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沈立 《环境》2014,(10)
正2007年,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环保英雄",《时代》杂志总结了他的成就:创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持续向污染受害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推动中国环境法治的健全与完善。事实上,他在国内有着"中国环保法律援助第一人"的美誉。近15年来,中国大多数环境法律、法规的起草,他都参与其中。他,就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主任王灿发。  相似文献   

12.
亚克西姆·纳得考(JoachimRadkau)教授生于1943年,是德国著名环境史学家。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现代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环境史、技术史等。纳得考认为,关于环境保护主义历史,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发展,此外,不同的学科产生不同的环境保护主义概念。社会学家通常认为环境保护主义是一场社会运动,政治学一般将环境保护主义看作是一种政治,对于信息科学而言,环境保护主义是“信息时代”一种典型的现象。环境史的实际任务之一就是对不同的冲突观点进行仲裁。  相似文献   

13.
李玉友     
正李玉友(Yu-You LI)教授,1961年出生,日本籍华人,主要从事污水生物净化技术和资源回收利用研究,现就职于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同时兼任《环境技术》(日本)和《下水道协会志》(日本)期刊编委、日本土木学会环境工程研究论文集编委、日本土木学会环境工程委员会委员兼干事、日本土木学会东北支部副干事长、日本水环境学会厌氧生物处理研究委员会委员长、日本水环境学会东北支部干事长以及日本废弃物资源学会东北支部事务  相似文献   

14.
大力倡导环境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涛  朱骏武 《环境》2003,(2):40-41
环境素养的内涵环境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人对环境科学应有的认知和对环境负有的义务和责任。它是我国目前通常使用的“环境意识”一词的补充、完善和升华。就词语字面而言,“环境意识”是客观环境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环境素养”则不同,它蕴含人不仅对客观环境有较深层次的认知,而且还对环境有不可推却的义务和责任,等等。环境素养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和环境教育中心主任Rosalyn Mckeowniee教授提出。环境素养一词涵概如下内容:(1)人对环境科学有相应的认识;(2)人对自然基础知识有相应了解;(3)人对自然环境和与自然有关的社会环境有积极的态度;(4)懂得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成型的一门新兴学科。蔡守秋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环境法律和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且富有成果的知名学者之一。20多年来,他认真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默默耕耘在环境法学这一处女地上,勇于探索创新。 蔡守秋教授1963年至196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70年代末曾在武昌造船厂从事环境保护技术工作。从1980年开始至今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环境资源法律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育部批准的首…  相似文献   

16.
深切的怀念     
本刊主编马世骏教授出行遇难,使我们痛失一位良师益友,留下了永远的怀念。 马世骏先生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在将近四十年的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组织领导工作中,以他渊博的学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度的献身精神,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付出了他全部心血和毕  相似文献   

17.
<正>由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主任、南开大学孙涛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Daniel Mazmania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和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共同承担的亚行技援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研究"重点关注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的重大问题。自2014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项目组专家共召开6次专题研讨会,走访环保部监测司、环境监察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相似文献   

18.
ENN精粹     
正新建模技术显示城市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更高ENN环境新闻精粹2021年6月21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CEE)助理教授赵磊(音)和校友郑中华(音)等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建模方法,该建模显示城市地区出现极端热浪的可能性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合著论文《城市热浪全球预测中的大型模型结构不确定性》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学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708-708
德国霍斯特·西伯特教授的新著《环境经济学》(第5版)是一部前沿的、高质量的著作。该书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了自然和作为稀缺资源的环境,对环境配置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且阐述了处理环境问题的不同政策方法,研究了环境配置问题的整个范围:静态关系中的环境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韩大卫教授(David B.Hannaway.PhD)是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牧草教学科研推广教授,博士。其曾祖父被辈曾在中国湖南长沙由耶鲁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科研机构资助创建了医院。作为美国牧草专家的大卫教授.他带着经过20年潜心研究的成果第二十九次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