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依据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应用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技术,探讨了劳动条件分级统计指标的框架系统,分析了统计指标的对象、作用和特征,以危害人数千分率表示的4项基本指标,反映全国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2.
简洁、有效、便利的职业危害统计指标不仅能够提高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能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对职业危害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电焊条生产行业的特点,通过相关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几个典型企业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了最能直接判断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状况的统计指标。入选的指标独立性好,适合进一步拟合电焊条生产行业职业危害监管模型。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实用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统计指标对准确收集职业危害数据,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5类65项待筛选统计指标进行筛选,选择次数较多的统计指标,并开展应用试点研究,最终确定入选指标。入选指标符合科学、必要和可行的原则,可用于评价各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4.
李少平 《安全》1996,17(3):12-13
长期以来,岗位粉尘污染资料一直采取人工统计法,对企业和岗位的粉尘污染评价只采用合格率,岗位危害程度指标。这不仅使得整个监测计算工作繁琐,而且监测报告的精确性及时性也差;另外,对企业间的横向比较也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微机对岗位粉尘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并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健康内涵和统计学原理,提出职业健康统计学的概念,并分析其学科基础,比较职业健康统计学实践应用的各种统计方法;从行业、工种、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发展动态及等级结构、职业健康损失等方面构建职业健康统计学分支体系;分析职业健康统计绝对指标、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宝龙 《劳动保护》2013,(12):88-89
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司牵头,会同职业健康司和中国安科院研究,经过近2年时间的调研及试点应用,形成了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工作程序与评估标准等内容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方案》。本文特约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所长刘宝龙。对该方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尘肺病高发原因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卫生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职业危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其中尘肺病危害占了80%;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超过6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冬萍  蔡希智 《安全》1996,17(2):9-11,17
我国尘毒分级管理的现状与展望杨冬萍,蔡希智,赵寿堂(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1尘毒分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1.1我国尘毒危害管理的现状尘毒危害,是我国职业危害中影响最大的,关于尘毒职业危害的管理指标,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过去采用的管理指标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9.
控制伤亡指标管理中的利与弊浙江省临安市劳动局林忠兴多年来,人们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安全生产形势是否严峻,最简明的标志就是这个地区或部门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员的多少,因为事故的最大危害就是直接伤害了人的生命和造成财产的损失,而安全生产的首要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0.
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是一个地区特定时期内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综合反映,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区域总体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状况,对于科学制定有关政策、确定重点监管区域并合理分配职业病危害控制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影响有关因素并建立量化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遴选提出了用于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区域综合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确立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标准,并给出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企业工伤事故统计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危害及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识别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笔者以传统的经典统计和模糊统计为基础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 ,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 ,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集值统计方法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了处理。该方法改变了过去统计给出一个固定值的做法 ,而给出一个区间值 ,解决了对专家给出的指标“大约是多少”这一概念的定量化。为了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 ,将该理论应用到某购物商场火灾危险性评价中 ,取得了满意效果 ,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8月 6日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共同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国家局副局长赵铁锤、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王纪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艾力更·依明巴海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安监局、煤监局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 ,中外专家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赵铁锤在讲话中指出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安全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反映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和各级政府安全监管的成效。健全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 ,以及统计指标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用人单位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监管部门监测职业病危害、现场监督执法、查处职业危害事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职业健康监管部门能否公正执法、科学执法、规范执法的重要因素。《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了14项定量指标,其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率、建设项目预评价率、控制效果评价率、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以及粉尘、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等6项指标,都必须依靠技术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朝阳区作为北京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企业经营变化也很快,相当一部分企业作业场所和注册地址处于分离状态。而且朝阳区是北京首次职业病危害普查试点区中唯一包括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三种行政特征的区域,客观上给职业病危害普查造成了很多困难。此外,由于2008奥运即将来临,朝阳区的一些企业面临着拆迁的问题,所以今天统计的数据和明天统计的数据都会有区别,为了确保数据准确,只有增加普查工作量。这些现实条件的限制,对普查工作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型煤矿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案例,资料统计和现场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型煤矿的伤亡事故多发和职业危害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必须从立法,监察,管理,技术,培训和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改善我国小型煤矿安全卫生现状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生产系统的防火状况,利用科学的统计归类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机械故障诱发轧机着火的原因,同时寻找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火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及新工种的出现,使职业危害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噪音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每年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五分之一,苯危害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苯中毒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兴  刘婷 《安全》2002,23(2):33-34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及新工种的出现,使职业危害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噪音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每年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五分之一,苯危害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毒危害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通风设施是预防和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工程防护措施。阐述了通风设施在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作用,对我国企业现行的新风量、全面通风量、通风换气次数和职业接触限值等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国外普遍采用的控制风速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以及目前有些机构使用的捕集效率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新风量、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需建立健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