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行行  王杰  崔玉环 《环境科学》2020,41(3):1207-1216
开展河湖系统悬浮物监测对掌握水体泥沙运移规律、制定水环境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升金湖与连接长江段水体为研究区,根据实测光谱模拟Sentinel-2 MSI影像波段反射率,结合同步水体悬浮物实测数据建立反演模型;而后根据2017~2019年28景MSI影像水体悬浮物反演结果,分析河湖系统水体悬浮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并探究水位变化对其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根据MSI影像第六波段与第三波段的比值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R~2=0.863,RMSE=22.211 mg·L~(-1)),适用于高浊度水体悬浮物反演;②在空间上,升金湖入湖口附近、上中湖区西北部和下湖悬浮物浓度相对较高,除夏季外升金湖悬浮物浓度均高于其连接长江段;在时间上,升金湖悬浮物浓度在夏季相对较低,在其他季节较高,而与其连接的长江水体呈现相反的年内变化规律;③闸控影响下河湖连通性改变造成的水位变化,是影响升金湖-长江悬浮物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在平水期与枯水期,升金湖对长江悬浮物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贡献度,而在丰水期,升金湖与长江悬浮物浓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批批珍稀的白头鹤、白鹤种群翩然降落在安徽升金湖。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将要在升金湖这一块东亚最重要的中国湿地中休养生息,度过漫长的寒夜,等待春暖花开之日,返回北方家园。笔者在升金湖看到,越冬的白头鹤种群数量约在500只左右,占全国白头鹤总量的30%以上,白头鹤在高空中不断盘旋,互相唱和,  相似文献   

3.
升金湖水体优先污染物筛选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护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环境,以7大类168种人类化学品为靶向分析目标物,研究其在升金湖水体中的赋存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O)、综合化合物持久性(P)和生物积累性(B)等毒害性评价指标以及生态风险(E)和人体健康风险(H)等毒性参数,采用综合评分法筛选识别升金湖水体优先污染物,构建升金湖水体优控清单,评价升金湖优先污染物水环境生态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升金湖水体7大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PAEs)、抗生素(ANTs)以及金属元素(HMs)]污染普遍,其中上湖污染负荷高于中湖和下湖,呈现坝前蓄积现象.以污染物类别计,综合评分法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显示升金湖水体检出化学品优先级顺序为:PAEs > OCPs > HMs > PCBs > PAHs > VOCs > ANTs.高优先级污染物清单中综合得分最高的10种化合物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M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PCB138、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七氯(HC)、p,p''-滴滴涕(DDT)、钡(Ba)、环氧七氯(HCE)和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P).升金湖水体优先污染物生态风险商(RQ)为4.3~15.9,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且上湖区风险高于中、下湖区.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表明,HMs的非致癌风险最大(风险指数HI>1),其次为PAEs和OCPs,优先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暴露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致癌风险(人体终生致癌风险ILCR<10-6)可以忽略.本研究优化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建立的优先污染物综合评分法,全面考虑了化学品毒害特性、生态及人体健康暴露风险(OPBEH),为开展广泛的湖泊流域水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提供统一的方法学指导,并为建立相应湖泊流域优控清单,制定优先污染物排放和管控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曹苏花 《福建环境》2001,18(2):29-30
阐述了环境保护带动金湖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泰兴开发区的建设现状和长江水质(以枯水期水质分析为主)的变化状况调查分析,结合对开发区排污现状和长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分析,得出工业集中区排污影响长江水质的结论,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水文、水利工作中,水质的分析非常重要,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所谓的水质分析,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来检测水质样品,对水质的性质、成分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本文从检测人员、设备管理、空白试验、人员比对试验、标准物质测定,标准曲线等方面对水质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其主要程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1—2020年洱海11个测点水质指标的年平均值作为研究数据,借助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对洱海水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洱海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析洱海水质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按照主成分分析,洱海水质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和有机物;洱海中部水质最好,南部次之,北部最差;2011—2014年洱海水质污染变轻,2015—2018年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2019年、2020年水质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长江宜宾段水质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长江宜宾段出入境监测断面2004年、2008年和201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江段的综合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及水质时空分布特性。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TN、TP和粪大肠菌群6个水质指标,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江段2008年水质清洁,2004年和2012年水质轻污染。选取p H值、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TN、TP和粪大肠菌群8个水质指标,利用SPSS17.0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水质时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将8个水质指标概括为4个主成分;水质年内变化特点为夏季水质最差,其它季节较夏季水质更好;水质年际变化为2008年的水质优于2012年的水质,2012年的水质优于2004年的水质;挂弓山断面的水质优于井口断面的水质。  相似文献   

9.
依据2016年神定河流域20个采样点的水质调查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将神定河流域各采样点进行水质空间聚类分析,可分为A、B、C、D 4类,其中A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严重的1类污染区,B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重的2类污染区,C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一般的3类污染区,D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轻的4类污染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水质空间差异性判别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仅用氨氮、石油类污染物和高锰酸盐指数3个水质指标就能较为完整地反映神定河流域水质的空间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水质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常常会受到环境、采集容器、采集方法、样品保存以及运输等各种因素得制约和影响。但总的来说,水质分析数据质量首先取决于水质样品采集的质量,因此,切实做好水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后期实验室样品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就水质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进行了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泸州市龙溪河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实地取样分析等手段,对龙溪河水域流向、水质状况和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龙溪河干流常年为Ⅳ类水质,水质受到轻度污染,而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源是影响龙溪河水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药化肥和散养型畜禽养殖业等农村污染。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水质污染成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浦江上游保护区是上海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上海的饮水安全,分析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水质因子。研究水质的分布特点和近年(2000年-2004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2000年-2004年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常设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黄浦江上游水质保护区的特征污染因子,再使用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该区域的水质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奥运森林公园南区景观水系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建立基于自动监测的水质预警体系.水质预警体系中包含5个部分:风险因素自动识别、风险因素定量化分析和预测、水质预测、水质警报指标体系与水质预警、对策及防范措施.结合奥运森林公园南区景观水系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上述水质预警体系中各部分的主要实现方法,给出了动态率定法、统计模型法、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映秀湾水电站河流水质情况,通过研究河流水质浊度及泥沙的海量数据,使用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对水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采用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分别对水质自动监测子系统与水质监测分析信息化子系统设计,实现水质浊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监视、分析及决策功能,通过对数据实时监视、动态报警和发展趋势分析,为汛期水电站水轮机组及用水设施运行提供信息支撑,提升发电站机组发电运行效率,为泥沙含量较多的水电站提供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变化问题,采集该流域内2010年-2016年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各断面6年间综合污染指数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少的下降56.7%,最多的甚至下降90.6%,且渭河陕西干流断面水质明显优于支流断面水质.说明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逐年好转.最后根据水质监测与分析结果,给出水质污染状况变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水污染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水质采样质量,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分析了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即:环境因素、采样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提出水质采样质量控制策略:加强前期准备,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提高监测人员业务能力与素养,以确保水质采样流程科学合理,提升水质监测工作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年来汾河沿程21个断面的常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项主要污染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汾河及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质变化趋势,运用沿程水质变化和几个重要水质指标的比值变化分析汾河水质状况和污染特征,总结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结合汾河流域实际排污情况探讨水质污染和改善原因,并对进一步改善汾河水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苏南老城区典型河道—常州市北市河进行了12个月的水质评价,选取了罗汉桥、椿庭桥、金谷庄园桥三个断面,将实测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标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3个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春冬季水质优于夏秋季水质;除了8月份金谷庄园桥水质为V类外,其他断面全年水质优于V类;3个断面水质为IV类的月份分别占58.33%、75%、50%。  相似文献   

19.
赵琼美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15-117
用大量实测水质资料,全面分析了柴石滩水库坝前、中部及库尾不同水域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南盘江入库河流弹药库水质代表断面的水质现状及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水库水污染控制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和分析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水质监测结果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水质采样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和忽视的环节进行分析,指出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环节和问题,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