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正> 日本很重视深井观测工作。直接用于连续观测地震的观测井,最早的一个观测井是防灾中心于1966年建的松代井。观测项目有地震、倾斜、地温、地电流、应变等,深度是200米。后来又建了一些高精度观测井,同时,日本又开始直下型地震研究。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确定建设三口深井。从1969年开始钻探选点,到第三口井即府中深井点1980年11月27日竣工并正式观测,历时十多年,完成了日本深井  相似文献   

2.
深海海底是地球表面最贴近地球深部的地方,是对地壳甚至地幔的过程进行观测、对地球内部构造进行探索,进而对于由此造成的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的理想场所. 最早提出海底观测需求的,正是源于地震监测的需要,而对海底地震观测更为迫切的需求来自地震灾害预警.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2006年台湾以南的南海地震,都足以说明海底观测的重要性.而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Ms9.0东日本大地震及其随后引发的海啸及核泄漏,更强调了地震观测预警的迫切性.正是在科学与资源开发等许多需求的驱动下,海底观测系统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迅速发展,成为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3,(3)
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人首选的饮料。夏日炎炎,唇干舌燥,若能手执一壶,静坐清凉之外逍遥品茗,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不仅如此,茶还有较高的营养与医疗保健价值,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有句俗话:“宁可一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饮茶有许多益处:茶可明目清心,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脂溶性维生素,能使上视网膜中杆状细胞的  相似文献   

4.
<正> 日本地震前兆研究概况日本地震预报的研究和观测,最早只有大地测量、验潮、重力、地磁、地震活动、地形变等项目.日本地震预报第二个计划(1969-1973年),尤其是第三个计划(1974-1978年)期间,观测项目有很多增加(表1).地震观测分三类,即全国性观测、指定地区的强化观测和集中观测.在预报地震方面,又将地震前兆分为长期、中期和短临三个阶段,并以此把地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辽宁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6.
吸烟在社会上司空见惯,然而你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吗?人类社会又是怎样把吸烟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接受的? 1492年,哥伦布的两名船员发现古巴人点燃干草叶子吸,有一个船员试着吸了一口,觉得浑身很舒爽。回到西班牙之后,邻居们见到吞云吐雾的他惊恐万状,以为是魔鬼缠身,被当地宗教裁判所监禁。他可能是欧洲最早的吸烟者。  相似文献   

7.
大气降水向来是略带酸性的,但一般不存在酸蚀破坏现象。然其酸碱度达到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则就称为酸雨了。酸雨是大气受到污染的一种表现,并且成了当今全球性的一个重大环境灾害问题。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到本世纪50年代底就已在世界上出现了酸雨。最初是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国,从70年代开始,全球性的酸雨  相似文献   

8.
纪雯 《防灾博览》2014,(3):86-87
正夏天喝茶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选错了茶,反而对身体不利。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夏天喝的茶。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冷饮来消暑,其实喝茶也能起到消暑的作用,而且饮茶比喝一般的饮料更有益。但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则应喝温性茶。所以夏天喝茶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选错了茶,反而对身体不利。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夏天喝的茶。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减灾领域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最早将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介绍到中国,并促成了政府行为的实施.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补充,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工作与中国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配合国家和社会需要开展工作.非政府组织在学术研讨和对大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方面作用尤为显著.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构成、主要特点、开展工作的主要领域及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备无患     
2003年9月1日,是日本关东大地震80周年纪念日,也是日本的防灾日。为让国人从历史的灾难中汲取教训,在可能发生的灾难中减少损失,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2003年8月1日开始,连续3个月举行规模宏大的地震展。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天约有300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的震波由气象厅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地震仪传到展览会现场的大屏幕上,参观者可“目击”地震。日本地震仪研究开发在世界名列前茅,会场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地震仪,然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使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所以导致不论是城市开发还是城市改造都今非昔比,说白了不仅仅是盖房子的单项问题,还有人们的出行等多种多样与生活有关的问题需要采取方法去解决.法国巴黎新区—拉德方斯区交通独树一帜,具有超越长远的目标,成了欧洲多国新城的楷模. 繁华的拉德方斯新区 拉德方斯新区于1958年开始策划,1964年批准建设,至今已40多年,现早已是高楼林立,集办公、商务、购物、生活和休闲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区,是巴黎最大、最重要的商务、商业中心.该区的定位是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务区.这里的近50座现代化高层建筑错落有致,精致多样.在不足1平方千米的新区里集中了1200家企业,新区所有企业的年营业额相当于法国一年的政府预算,11万多人在这里工作,是欧洲最大的办公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报道震灾的报刊约是明时朝廷的《邸报》。《邸报》是传知皇帝谕旨和官员奏议等朝政文书的抄本,所以也称《邸抄》或《邸钞》,始创年代已不可考。清代称其《北京邸报》或简称《京报》,最晚存雍正朝(1723—1735年)已近似“日报”,所以也称“日抄”,后由报馆商人经营。 关于《邸报》的款式、内容、发行,耶稣会传教士龚当信神父在1725年12月—1727年12月间,自广州发往欧洲的几封信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他写道:“《邸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多发国。据日本国家气象厅最新统计.日本从1998-2007年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占全世界的20.7%左右,而地震灾害的死亡人数只占世界的9%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和日本都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国民防震减灾教育方面,中日两国各有特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4.
防化服     
《民防苑》2011,(6)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来,老百姓愈发关心核、化、生事故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那么,您知道吗?在上海活跃着一支民防特救队伍,他们守卫着这座城市的核、化、生安全,一旦遇到突发核、化、生事故,他们永远是最早赶到现场进行救助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民防特救队伍的特救技能与各类防护设备、防护服装的使用特点、方法,让老百姓通过案例了解特救队员的救援方式和普通市民在遭遇核、化、生事故时应如何逃生。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6,(3):86-87
正比起饮料,夏天喝茶清热解渴的功效更受到专家的推荐。那么夏天适合喝什么茶呢?夏天饮茶,不但要根据夏天的气候特征和茶叶性质,个人的体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根据每种茶的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杯茶。1.绿茶夏天骄阳高温,溽暑蒸人,出汗多,人体内津液消耗大,此时宜饮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绿茶绿叶绿汤,清鲜爽口,滋味甘香并略带苦寒味,富含维生素、氨基酸、旷物质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11日是东日本9.0级大地震十周年.地震造成了日本战后最大的人员伤亡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持续倒退,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阴影.特大地震灾难的发生及影响远远超越了现有的许多科学认知.笔者震后曾两次深入地震灾区调研,目睹了大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感受了大地震对日本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十年来与很...  相似文献   

17.
时尚科技     
《防灾博览》2013,(1):88-89
国内首台永磁式海洋潮流发电设备在青岛问世 国内首台利用海洋潮流发电的新型永磁直驱式发电装置日前在青岛问世.从2010年开始,青岛海斯壮铁塔有限公司开始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工大威海校区联合开发研制海洋潮流永磁直驱式发电设备.项目借鉴欧洲成熟经验,吸收最新技术,实现先进的潮流发电装置部件和整机的本土化生产.该潮流发电装置的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大于30%.由于采用世界大型主流风机的永磁直驱技术,能耗较小,发电效率比常见的齿轮箱变速发电装置高5%-10%.海底潮流发电机就像把风电发电机放到海里.真机风扇直径7米多,翅膀用的是碳纤维纳米材料,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密封、防海水腐蚀等数道技术难关,可以实现海上无故障运行时间大于1年的质量目标.设备通过船舶投放到近海海域16-40米左右的距离,只要潮流满足0.6-1.3米/秒的流速即可发电.  相似文献   

18.
《灾害学》1995,(2)
2020年长生不老公式将问世从1971年起日本科学家开始编辑有关人类未来的集体报告。不久前他们又发表了例行报告。他们预测人类长生不死之谜将在2020年被人类发现。同时对下一世纪进行了某些预测:2003年——氧将直接从水中得到。2004年——消防、建筑...  相似文献   

19.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61-61
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主编单位 ,由谢礼立院土和王亚勇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已出版发行 ,于2 0 0 4年 8月 1日开始正式试用。本通则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和科学技术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的研究基础上 ,经过对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台湾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样板规范进行分析研究后 ,结合中国的抗震经验和研究成果 ,按国际上最新的抗震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