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关系的分段回归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性pH值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之模式,将二者间的21组实验数据分为两段进行回归计算,获得两个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6,pH计算值的误差不超过0.01个pH单位,因此,分段回归计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可通过测水温来计算中性水体pH值。  相似文献   

2.
大气臭氧总量的一个统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气臭氧和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得到了计算臭氧总量的一个统计计算方法,并计算了1991年北京地区晴天和实际天然条件下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比较好,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小于2.5%,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是影响臭氧总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斯烟柱模式计算城市酸雨pH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理论分析找出SO2与酸雨pH值的关系.利用实测的城市SO2年均值计算混合层高度处的SO2值,运用高斯烟柱模式建立南方城市酸雨的计算模式.对宜昌市连续五年的酸雨pH值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顺德区2004年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收集气象资料及大气自动监测站的SO2日均浓度数据,利用ADMS—Urban模型模拟了2004年1-12月期间1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的SO2日均浓度,并与监测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监测值相关性较好(相关性系数r=0.68),并通过相关性显著检验。利用修正后的ADMS—Urban模型和环境容量方程计算了顺德区SO2实际环境容量,计算值为5.1万t/a。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质子传递平衡原理,从理论上建立了NH^+4-NH3共轭酸碱对之共轭酸离解常数Ka随温度T(k)变化的数学模型。用Kw、Kb的文献值计算出Ka值,按其模型对温度T(k)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999997,Ka的估算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44%。文中还用导出的δNH3(%)计算公式进行了水体中非离子氨占总氨百分比的估算,并与美国表值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导出的C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中取代苯酚和苯胺类的生物降解性及QSBR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松花江水细菌为接种源,用碘量法分别测定了28种苯酚及苯胺类化合物的BOD5值,采用QSBR程序软件计算分子量Mw,分子体积Mv,及电离常数pKa,用ClogP程序计算了疏水性参数logP.对28种取代苯的BODT值与其物化参数间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最佳回归方程,BODT=87.5571+5.958pKa-0.73W,n=28,R^2=0.874,SE=10.33,F=86.85,P=0.应用所得QSBR模型,预测了28种化合物的BODT值,计算了残差,并初步探讨了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选址的物元分析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物元分析方法应用于建设项目备选厂址方案的决策.简要叙述了方法模型、计算程序步骤.通过物元分析法、优序法、密切值法三种决策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决策比较,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学方法确立了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t的定量函数关系,PH(中)=7.37d-1/509.2,由引可计算任一温度下的纯水的PH值和水的离子积,使PH测定弯得简单而快捷。  相似文献   

9.
密切值法用于锅炉脱硫除尘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密切值用于锅炉脱硫除尘器综合评价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密切值法进行锅炉脱硫除尘器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采用密切值法、物元分析法和模糊采对分析等三种不同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一致。该法具有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颗粒表面分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分子表面积TSA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出吸附分子的尺度,采用分形吸附等温线法计算出妫河沉积物的Ds为2.379,官厅沉积物的Ds为2.836.基于沉积物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采用FHH(Frenkel-Halsey-Hill)方程计算出两种沉积物的表面分形维数Ds,发现官厅沉积物与妫河沉积物的Ds相差不大;温度影响Ds主要是由于升温改变了沉积物的组成与结构.在本实验中采用热力学模型(thenmodynamic model)计算出的Ds值大都超过3.此外,沉积物的Ds与其比表面积、矿物含量、CEC、有机质的相关性差.以萘、菲、芘作为码尺计算出的Ds并不完全是表面空间填充能力的客观表现,而是表面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多氯酚QSAR数值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新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多氯酚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毒性预报,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前的相关系数约为0.92,后的相关系数约为0.99.后的百分误差地明显小于前,后的预报能力略好于前,中还讨论了后优于前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二相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理论计算数学模式,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一致该数学模式可用于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相对误差小于0.15%.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城市降水中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对酸雨的危害进行有效地控制,有必要研究降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与降水pH值的关系.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以某些离子作因子的我国部分城市降水pH值的投影寻踪预测模型,并计算了各离子对降水pH值的权重贡献率.结果表明这些城市降水pH值不但受酸性离子[SO42-]和[NO3-]的影响,而且也强烈地受碱性离子[Ca2+]和[NH4+]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晋贤  张德强 《环境科学》1997,18(2):66-67,69
溴代烷烃是破坏臭氧层很重要的一类物质,为了估计臭氧消耗潜势(ODP)值,利用流动放电共振荧光技术测定CH3Br和CH2Br2与OH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寿命;用半经验的方法,采用最新文献报道的有关数据,计算出CH3Br和CH2Br2的ODP值分别为0.33和0.076,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依据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过程的生物化学反应类型、过程控制因素和生物膜作用等机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定义其为一个以生物膜为有效吸附表面、以活菌体为生物反应活化中心的吸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并据此建立了“吸附生物膜”理论及相应的动力学模式.该模式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结果将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2007年济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得出的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2.4974hm^2、5.2769hm^2.两者的计算结果都得出2007年济南市的生态足迹超过其生态承载力,表明济南市的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远超过了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将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研究区属于不可持续的地区.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所采用的能值转换率、能值密度等参数更加稳定,克服了传统模型的不稳定、精确度不高的缺点,使计算结果更具有可信度,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7.
原生动物生物指数在福州市内河水质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建立的原生动物种类污染值SPV,结合化学指标计算原生动物群落污染值CPV,并与水质化学综合污染指数Pb的自然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数也适用于城区内河水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分子连接性指数估算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极性有机化合物吸附系数(以有机碳计)的关系.通过对建模组中211种极性化合物分子连接性指数与logKOC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仅根据分子连接性指数不能准确地计算其KOC值.当在模型中引入极性校正因子后,计算的准确度明显提高.据此建立了估算极性有机化合物KOC的定量模型.对所研究的231种极性化合物,平均估算误差为031个对数单位,45%的估算误差在02个对数单位之内.  相似文献   

19.
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化学耗氧量(COD_(c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密封加热、硫酸—重铬酸钾消解体系测定CODcr,水样经微波加热消解后.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按进行滴定,计算出CODcr值。它与回流法相比,具有省时、省试剂、提高CODcr值小于50mg/L时的测量精确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核电厂址事故大气弥散因子计算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常用的计算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内边界层影响的计算模式,根据某待建滨海核电厂址大气弥散实验的实测参数,分别采用本模式和常用模式估算了厂址边界0.5km外的最终评价用事故概率扩散因子和各途径的剂量及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事故概率扩散因子还是个人有效剂量,本模式给出的值都是常用模式的5.9倍。因此,在不能忽略内边界层出现频率的滨海厂址,必须考虑内边界层对事故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