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于日前发布。《纲要》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破坏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在“三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并首先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正在送审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分4大部分25条:(1)全国生态环境形势;(2)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与目标;(3)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与要求;(4)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纲要》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物种丰富区和生态良好地区提出各自的保护任务;《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力度,重视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还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级政  相似文献   

3.
《全国重庆环境保护纲要》的制定背景及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 11月 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纲要》,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扭转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为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配合《纲要》的贯彻执行,本文介绍了《纲要》起草的背景,发布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忠言 《环境》2004,(10):4-5
到201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各市环境保护综合指标达90分以上,所有城市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到2020年,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所有城市达到生态市要求。这是不久前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为珠三角描绘的绿色未来。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2,(6):10-1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以来,备受社会关注.这一规划提出了哪些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如何落实?记者就此专访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记者:人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有所了解,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0年,国家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城市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保护并举”环保工作战略。与此同时,国家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质量等方面投入逐步加大。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制度得到落实。省长与14个市(地)和9个部门领导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 二、2001年黑龙江生态示范省建设全面启动。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8月20日《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论证会》通过国家论证。10月19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纲要》并做出批准实施的决定。12月25日省政协八届第2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搞好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作通讯》2008,(12):I0013-I0023
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是控制生态退化、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依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有关精神,我部编制了《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建设健康环境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内容,提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纲要》中与环境保护部门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有哪些?《纲要》的印发实施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有何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参与《纲  相似文献   

10.
期页 期页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邹家华1 3全面推进“十五”环境保护工作 解振华2 3努力开创“十五”自然生态保护新局面 解振华4 3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 热门话题 曲格平5 3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道路 ——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 曲格平6 11关注生态安全之二: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 曲格平 7 3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 曲格平 8 3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祝光耀 9 3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10 3从世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豫北黄河故道滩涂生态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 ,提出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遏制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今后制定区域生态环境防治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乃喜 《陕西环境》2003,10(1):8-10
从建设“一线两带’’的要求出发,简要分析了西安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立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与搞好市区污染防治是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内容。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为在“一线两带”建设中发挥“核心层”和带头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内蒙古生态监测分站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5日,环保部复函批转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纲要提出,加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推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典型地区7—9个有条件的环境监测站加挂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分站牌子,开展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2010年5月底长沙会议提出,将全面启动能力评价和筛选工作,力争在今明年选出一批挂牌。本文详细介绍了争取加挂总站生态监测分站的内蒙古生态监测分站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长江流域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其中,相关专项规划应发挥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构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该规划体系应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顶层规划,统筹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水资源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湖岸线保护规划、河道采砂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专项规划相关要求,与长江流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作为最顶层规划,《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做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绿色发展、生态空间管控与流域控制单元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近期规划与远景目标、中央和地方责任事权等5个方面的统筹;各专项规划之间应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协同发挥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保护和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做如下决定: 1 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做好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出台,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节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务院2001年12月26日就《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做出批复,原则同意环保总局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部门和各地编制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单位认真组织实施。《批复》同时要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加强环保工作,严格执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保到2005年环境污染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批复》提出,《计划》是“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计划》,尽快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把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地方、部门和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认真落实。《批复》要求,继续重点抓好“三河”、“三湖”、“两控区”、北京市、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做好重点城市的环保工作,综合治理城市污染,建成一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强化核设施安全监督。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遏制人为破坏。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大力进行生态  相似文献   

18.
近期,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1+N+X”要求的专项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要推动建立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鼓励排污权、用水权交易等市场化交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体弱多病”的现状以及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合水权和排污权交易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并建议探明流域区域间用水和排污的响应关系,实现水资源“量”“质”双重补偿;统筹考虑时空差异及决策目标、原则,指导补偿额度科学核定;构建集成水权分级交易市场,推动资源环境禀赋自驱式流转;建立综合交易管理平台,完善流域协同治理机制。为加快形成黄河流域各省(区)共抓黄河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工作格局,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15-117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围绕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提出了持续深化污染减排、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涵盖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核与辐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设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