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过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二次污染少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净化与再生中。传统有机膜在工业废水深度净化处理中存在着耐氧化性不足、使用条件苛刻、膜污染控制困难等问题。同时,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无机盐混合浓水也阻碍了浓水的资源化利用。氧化石墨烯膜作为下一代的膜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氧化性、亲水性,且制备成本低廉,对有机物与无机盐的分离性能优异,有望在工业废水的深度净化与回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性能特点,采用氧化石墨烯膜过滤技术进行工业废水深度净化的研究现状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材料的稳定性能及膜污染控制等。最后指出氧化石墨烯膜过滤技术在未来应逐步实现应用放大,并在工业废水深度净化、实现水与资源回用,达到近"零排放"的水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适盐细菌生物技术处理高含盐量有机工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国内高含盐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症结,叙述了适盐微生物的特性和其在这种工业废水处理上应用的可能性,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开展适盐细菌生物法净化高含盐有机工业废水具有理论和实际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缓流水体因其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大、自身流动性小和自净能力弱的特点 ,正处于被人为破坏而面临消失之中。而生物净化技术是根据水体自净的原理而设计和开发的污染水体净化技术。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城市污染水体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指出了各种生物净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为我国城市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缓流水体的生物强化净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缓流水体因其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大、自身流动性小和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正处于被人为破坏而面临消失之中。而生物净化技术是根据水体自净的原理而设计和开发的污染水体净化技术。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城市污染水体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种生物净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为我国城市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每年有2百万到1亿吨碳氢化合物排进海洋,其中大部分——54%——来源于如被污染的河流(城市和工业废水)及沿岸炼油厂这样的陆地污染源。海上运输所造成的油污染占37%。据估计:油船要排卸压舱水,因而每年要排入海洋1百多万吨石油。船坞和修理码头也要排75万吨或者更多。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第二松花江污染的研究,是以水质的生物监测为重点。其中,对原生动物与污染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全长约800余公里,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河流之一,水产、渔业资源都很丰富。但多年来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入,使该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已失去了自然河道的性质,渔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为了较客观的反映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生物过滤技术在恶臭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恶臭污染是一项有效经济的环境友好技术,生物技术目前正成为一种处理各种废气的有效的选择.研究了生物过滤技术在不同恶臭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生物过滤技术治理恶臭气体的原理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过滤设备在生活污水厂和垃圾压缩站具有理想的恶臭净化效果,但不能满足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需求,仍然需要工艺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利用核辐射法治理生物堵塞地下水井,在众多有希望的辐射净水技术中被证明是成功的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工艺方法。描述了此项技术在德国、捷克、美国和俄国的应用和获得的经验.利用核辐射水力屏障法成功地就地净化了被氰化物污染的地下水,使出水中的氰化物浓度降低了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工业废水采用封闭循环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环保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封闭处理也叫闭环处理,又叫无废水系统工艺。所谓封闭处理就是设法把废水中不利于回用的物质除去,使废水得到净化后不断回用,形成一个循环系统。由于废水不再排放,故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某一项废水对江河湖海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印染工业废水是主要有害工业废水之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剂在清除海滩石油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海滩时常用的修复剂类型及其特点.当实验室环境条件能较好控制时,生物强化剂一般是有效的;然而污染现场得出的证据不能表明其对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实验室和现场的研究均表明营养型生物促进剂能有效促进石油的生物降解.水溶性营养易被波浪和潮汐冲刷掉;缓释型营养盐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控制其释放速率,以保证孔隙水中能较长时间维持理想的营养浓度;亲油型肥料中含有有机碳,有可能在微生物降解石油之前被优先降解.建议根据污染环境的特点选用适合的生物促进剂.  相似文献   

11.
DDT,666等有机氯杀虫剂,仍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农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以致影响人类健康,所以生物对666的净化,以及对生产666废水的处理,已成为防治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Mekinney(1971)提出藻菌共生系统,已引人重视,并研究生物净化系统,提高到半控制效率更高的系统。所以藻类对有机农药的富集作用,降解途径,从本质来说是  相似文献   

12.
若干种有机污水土地处理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与日俱增,由于国家经费有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财力建设许多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厂,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江河湖海,造成严重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土地处理系统由于利用了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复杂过程,所以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营养素得以转化和去除,最终实现污水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并能使污水转变为水资源予以回用,因而是一种低费用、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水净化方法,在国内外得到较早的应用.我们研究了慢速渗滤系统对若干种废水的净化效果,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土地处理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需氧量这一概念是1900年由斯必突(Spitta)倡导的,后来弗尔(Fair)等相继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以20℃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作为有机物的综合污染指标。起初这项指标主要用于测定城市污水和河流(受污染的)的污染程度,40年代后在工业废水的水质分析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尤其是合成工业)的发展,某些工业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物质(指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废水的BOD_5测定值与COD测定值相比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BOD_5是否依然可作为有机物的综合污染指标?很值得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染色废水作为一种主要污染源对环境构成的严重危害人所共知。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轻纺工业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乃至乡村小镇蓬勃发展,给污染防治工作带来极为艰巨的任务。至今,国内外染色废水的净化采用了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氧化的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电耗大、脱色率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汞污染分布状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水体、底泥、水生生物中总汞和甲基汞污染的研究,基本查清了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水体、底泥、水生生物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范围;掌握了此江段汞的污染分布状况;“一松”江水对来自“二松”汞的净化情况;水生生物的汞污染水平与底质和江水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江水和水生生物含汞量的季节变化;甲基汞与总汞之间的变化关系。为松花江汞污染的防治途径,汞污染分布状况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污泥是生物法处理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产生的副产物,产量大,且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污染。用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既能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目前热解污泥生物炭制备和施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热解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过程中的元素(碳、氢、氧、氮、硫等)转化、污泥生物炭中重金属形态、吸附性质及土壤施用情况。系统地分析污泥生物炭从制备到施用过程的环境效应,有利于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生物/生态技术协同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武汉动物园鹤岛水体的污染状况,结合景观建设,采用生物滤罐和生态型岸边带相结合的生物/生态技术对该水体进行循环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净化系统对鹤岛水体水质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解决了以前水体混浊、夏季水体中藻类浓度高的问题,景观功能明显提高。该系统中生物滤罐起主要作用,夏季净化效果较好,对于总氮(TN)、总磷(TP)、COD、溶解态氮、氨态氮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冬季效果略差,以过滤作用为主,对溶解态污染物去除作用微弱。岸边带在冬季基本没有净化效果,夏季则净化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并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在水体、土壤和底质中长期残留,并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富集,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对受这类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是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文中探讨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难降解氯代有机物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复杂多变,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6、流域污染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适用于湖泊、港湾水体修复以及景观河道污染控制与治理。7、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农村及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的 CN~-污染主要来自金属冶炼、电镀、化工、选矿等行业。CN~-是一种剧毒的无机污染物,微量的 CN~-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人体致死量为0.1克)。目前,国内外在用水葫芦净化重金属、酚和有机污染的水体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有关水葫芦对含 CN~-废水的生物效应报道很少。本文主要探讨水葫芦对含 CN~-废水的净化效应、植物体对 CN~-的吸收分配规律及 CN~-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这对于认识水葫芦在生态处理系统中的作用和水葫芦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