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基于西南喀斯特地区2005—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测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类型演化存在差异,空间上存在省域发展不均衡性。(2)研究期内,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实现从濒临失调衰退到基本协调融合再到初级协调发展的跨越,但整体上提升不明显,空间上呈现出“四周略高,中部较低”的格局特征。(3)影响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子存在差异,其中科技驱动力和教育驱动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张华  关伟  许淑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454-1457
实现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选取改进的熵值法,从经济、环境、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评价了辽宁省199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利用基于Moore指数构造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评价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并对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1年间,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产业高级化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强调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协调发展的文明。介绍了宽甸满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该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努力打造辽宁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调整、环境保护与经济振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熵值赋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数,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与分析了各地级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协调等级与演变情况。研究表明:(1)城市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区际差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层级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且发展层级的极化效应愈加明显。(2)2006—2015年河南省城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整体耦合协调度均为濒临失调型,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整体协同效应较前期有所减弱。(3)在空间集聚形态方面,协调度水平呈现出豫西豫中豫南豫东豫北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1年,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综合评价值均在30—60分之间,属于一般水平,且有望实现良好水平。其中,生态环境系统对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权重为0.4744,且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同年份其他系统;生态保障系统的影响最为有限,权重为0.0545;二级指标层中影响靠前的依次为天然气的使用率、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区绿化覆盖率等。基于此,对各项评价结果展开深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以安徽省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2001-2010年两者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一直处于敏感级,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度不断增强,但如不控制影响土地生态安全危险因素,将会威胁两系统协调发展度.针对其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青海省实际,构建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与R/S分析法,对1995~2012年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1)1995~2012年青海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严重-中度失调(1995~1999年)→勉强-中度协调(2000~2004年)→中度-良好协调(2005~2012年)三个阶段;(2)1995~2004年青海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2005~2012年反之;(3)青海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未来将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发达、环境承压的苏南地区,从生态环境、生态效率、社会发展、生态意识4个方面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对该地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等5个主要城市以及其中的南京(2008~2013年)分别开展横向城际差异对比分析和纵向年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就纵向年际变化来看,南京生态文明建设情况逐年提升,但上升速度呈现阶段性变化;就横向城市对比而言,苏州、南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依据评价结果,苏州、南京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生态节约意识;无锡、常州需着重加强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结构优化;镇江则应综合采取措施提高各项生态及经济指标。研究可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科学实践、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并为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性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对如何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是生态文明的三个核心维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2—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云南省近10年产业化、生态化、城市化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对其协调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现阶段云南城镇化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两大对策建议。即城镇化建设要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实现创新发展和加大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建设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勤 《绿叶》2013,(8):14-23
由于缺乏对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治,空间开发无序,区域之间利益共享与损失补偿的矛盾激增,"污染转移"加重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规划和建设主体功能区,不仅成为我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也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最大程度地解决空间开发无序问题,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矛盾和冲突,而且,凸显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性,为支持问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综述盘山县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出发,明确示范区建设目标以及原则,探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及整体框架,综合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深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分析盘山县通过生态文明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体系构建,稳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经过4年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创建工作,达到了考核要求,获得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价值巨大,深刻了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对青海省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有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文章基于2000~2014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及《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通过构建青海省经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了青海省2000~2014年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度及协调类型。结果表明:青海省2000~2014年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三种耦合协调类别:2000~2006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2007~2009年为初级协调发展类;2010~2014年为中级协调类,耦合协调类别等级不断提升。耦合协调类型方面:2000~2009年为经济损益型,2010~2014年发展成生态滞后型。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实践证明,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了公众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认同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总结梳理生态文明意识内涵的基础上,引入KAP模型构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评价模型,并结合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评估实例,对模型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说明,力求为生态文明意识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鲍尔丁系统学原理,构建区域协调理论中的协调度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市、县(市)的总体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新疆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性整体上处于良好协调发展水平阶段,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各区多处在协调发展水平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协调发展类型不同,表现出突出的协调发展程度差异和明显的地域差异。(3)协调发展类型多元,协调发展程度差异度达0. 426,呈跨度协调发展和过度发展。(4)不同区域体现在协调发展程度和协调发展类型间地域差异的原因不同。为了统筹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疆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旅游—经济—环境系统(TEE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2000—2014年青海省TEE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总体上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但耦合度处在磨合阶段,协调度也仅达到初级协调水平。旅游业与经济系统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但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在2008年后高于环境阈值,环境成为青海省TEE系统协调发展的短板。今后,青海省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着力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以促进青藏高原地区TEE系统的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备、具有青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力提升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文章全面梳理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实践路径与工作进展,客观分析了改革推进中凸显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铺开期的现状,着眼于构建覆盖生态文明决策、评价、管理和考核四个方面系统完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一总目标,继续紧扣中央提出的生态领域八项基础性制度,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具有突破性和牵引性的改革举措予以重点推进,进一步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者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础,应当融合共建,协调推进。在对四川革命老区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工业化系统的生态化改造力度和优化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四川革命老区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与企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环保企业只有将生态文明意识与环境保护责任全面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