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契机下,中国对澳大利亚"旅游外交"作用彰显,研究两国旅游与贸易关系对双边政治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旅游与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选取1995—2014年中澳两国进出口贸易与出境旅游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两国旅游与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两国的进口贸易是出境旅游的格兰杰原因,出境旅游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当前或长期两国旅游与贸易都会呈现相互影响。从宏观层面而言,旅游偏爱度与入境客流量占比对两国贸易依存度均产生正向影响,证实了中澳两国旅游与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两国进一步深化贸易合作,制定相关旅游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世界旅游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中日国际旅游竞争更为激烈。以2000—2019年官方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宏观分析与市场分析、实证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日国际旅游的反向性及市场翻转现象。结果发现:(1)以2013年为分界点,中日国际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支呈现反向性,中国旅游贸易从顺差转向逆差且逆差迅速扩大;日本旅游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且顺差不断扩大;(2)从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游客流向来看,2011年起客流转向出现明显的市场翻转,来自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远程洲际游客,从偏向前往中国转向偏向日本旅游,并且该趋势仍在加强;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洲内市场,游客流向也从偏向入境中国转向偏向日本旅游;(3)从中日两国旅游互动来看,以2015年为分界点,中国出境日本旅游客流量增大,日本入境中国客流量减少,旅游互动呈现反向性;(4)产生此种国际旅游差额变化的反向性及主要客源市场的翻转,与两国旅游产业政策及环境卫生条件、旅游服务质量有关。因此,调整旅游产业政策、改善环境与卫生条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将成为中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中日韩是东亚地区三个经济发达、出入境旅游互动最为活跃的国家。依据1995—2016年的客流量与消费额数据,重新界定了旅游依存度与增长贡献度的概念,从三维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三国旅游贸易依存度与增长贡献度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2008年之前,中国入境大于出境(顺差),对日韩的客源市场依存度高,日韩入境游客的花费对我国旅游增长贡献度大; 2009年之后,中国出境旅游异军突起,2012年后达到逆差(出境大于入境),日韩对我国出境旅游依存度显著增高,中国游客在日韩的高消费拉高了对日韩的增长贡献度;日韩旅游互动相对平稳,2010年前日本出境韩国客流量较大,此后随着我国出境旅游的快速崛起出现反转,日韩之间依存度下降,增长贡献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入境旅游是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省2006—2015年数据为基础,运用亲景度、吸引力模型、年际波动指数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时间序列上,2006—2015年新加坡、泰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属强亲景度类型;空间序列上,2006—2008年和2008—2015年两个时期的波动表现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由前期的亲滇度类型后期转入低一层级类型。位次变动呈现出高层级亲滇度类型向低层级类型的跨类型转变,而低层级类型向高层级类型的转入是类型内部位序调整的特点。(2)2006—2011年云南省吸引力逐年上升,说明客源国的偏好增强;2011—2015年云南对客源国的吸引力呈"弓形"态势。(3)通过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可知,进出口贸易总额、人均GDP、旅游产品品位度对入境游客规模具有正相促进关系,旅游距离呈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亚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可为目的地旅游国际化水平提升提供研究支撑。基于2007—2016年三亚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数据,对三亚21个入境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度、亲景度、市场竞争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亚市近十年来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逐渐趋于分散,结构较稳定,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差异明显,但年际变化不大;洲内客源市场亲景度总体较稳定,洲际市场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入境客源市场竞争态以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为主,且出现明显的交替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三亚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的关联分析,发现两者相关性不强,最后就三亚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优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依据1988—2008年统计数据,建立了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主要国家双边旅游本底趋势线,定量分析了贸易区内主要国家双边旅游发展趋势及境内外危机事件对客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加双边旅游流呈现反对称,加拿大游客入境美国客流量处于第二个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而美国居民出境加拿大却处于衰退甚至停滞阶段;美墨双边旅游流呈现双向增长,美国居民出境墨西哥甚至出现指数增长趋势。此外,以本底趋势线为参照系,定量测定了危机事件期间各客源市场入境客流量的损失量。相对于入境旅游,危机事件对出境旅游影响较弱;相对于各类危机事件,金融危机类事件对旅游业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两岸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历史、旅游资源的特色、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及2001—2008年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业绩指标和客源市场的对比分析可知:香港、台湾是中国大陆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两地游客总数占大陆入境旅游总数的63.4%;香港回归后,大陆放宽居民赴港旅游的政策使大陆游客迅速占据香港入境客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大陆将成为台湾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三地的旅游合作和共赢的途径是:将三地作为整体推广针对远程外国入境游客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使每个进入其中一地的游客都成为其他两地的中转客源,从而使各方受益。由于其地缘邻近、文化同源、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强,两岸三地必将相互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6—2010年16个主要客源市场数据,运用亲景度及竞争态模型,对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进行时空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甘肃与新疆强亲景客源市场均较少,但主要客源市场对甘肃亲景度总体上高于新疆,是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距离衰减规律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甘肃与新疆主要客源市场均没有"明星市场",甘肃位于"金牛市场"的国家或地区数量多于新疆,位于幼童市场的国家或地区数量低于新疆,"瘦狗市场"方面两者共性较强。对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进行定位并扩展入境客源市场份额,为促进入境旅游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SSM方法,选取2005—2010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对晋陕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省入境旅游总体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市场结构具有向集中化与多元化并存发展的相似性;两者相比,陕西省入境游客增长总量大于山西省,客源市场结构也更为合理,而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对增长率要大于陕西省,更具市场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拓展晋陕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成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依据成都市2000-2008年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分析亲景度和竞争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揭示了成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泰国是成都最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场,但自从2004年以来亲蓉度有所下降.面对入境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比较均匀的状况,市场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市场竞争态有所衰退的市场,以确保整体市场的稳步攀升.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滨海11个省(市)1995--2011年17年间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从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客源地空间结构和旅游流目的地空间结构方面研究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滨海省(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滨海省(市)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处于31—34.5之间,总体趋势减小;入境游客密度指数说明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整体上是从中心向两翼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2008年大连市夏季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从吸引力和摩擦力两个方面分析大连入境游客的潜在特征,确立了3个吸引力因子和3个摩擦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研究吸引力和摩擦力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间的差异,为大连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08年大连市夏季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从吸引力和摩擦力两个方面分析大连入境游客的潜在特征,确立了3个吸引力因子和3个摩擦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研究吸引力和摩擦力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间的差异,为大连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通过入境游客行为调查分析奥运会举办对入境游客旅游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入境游客旅游动机的因素主要有限制性因子、社会心理因子和文化教育因子,其中社会心理因子和文化教育因子与北京奥运会显著相关;入境游客的年龄、学历和家庭结构与奥运会举办呈现负相关;游客的年龄、学历、年收入和家庭结构等变量受奥运会影响显著,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稀土是我国五大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稀土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逐年增长,而进出口价格却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从对我国稀土进出口总量、进出口价格走势的分析入手,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估稀土出口总量分别对出口价格、进口价格、进口总量的相关程度,提出了我国稀土贸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1999-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15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北京、重庆、四川和广西等经济发达地区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研究结果为各省市入境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唐睿  冯学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33-1536
利用灰色预测法对上海市入境旅游11个国家和地区的赴沪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预测,推断出上海市入境旅游市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索不同市场潜力等级的入境旅游国家和地区与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间的关系.针对亚洲和欧美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市为例,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推-拉力因素单要素评价模型,定量研究了古都类城市入境游客的旅游动机,并通过对不同群体游客推-拉力因素的差异分析,进一步指出了旅游动机的不同因素在不同群体中的影响程度,可为古都类城市入境旅游市场拓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亲景度和竞争态的京沪陕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99-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选取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份额前13位的客源国,以北京、上海、陕西等三大入境旅游热点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亲景度指标,分析总结了其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并引入竞争态模型,重点选取日本、韩国、美国三大客源市场进行京沪陕三地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我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