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及其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际应急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城际应急网络资源协同共享的角度分析应急网络协同的经济性,研究当前应急工作不断增加的资源需求与应急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指出城市应在注意节约、维护及合理使用与配置自身拥有资源的同时,更要加强与周边城市进行城际资源共享协调.提出了发生灾害时的城际应急资源协同模式,建立此时所需应急资源量的最小化模型,并证明了城际网络协同能够在对灾害做到快速应急反应的同时,节约资源.实现城际资源协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舆情1月17-23日,涉及应急管理领域的网络信息累计38.5万余条,其中,网络媒体报道量29.2万余条,网络转发讨论量9.3万余条。其间,国务院17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应急管理部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应急管理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査结果公布等相关新闻受到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3.
2020年8月29日晨,南通通州区发生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天气,29日0~12时降水量达291.3毫米。这场特大暴雨导致通州城区29个小区地下室被淹、电梯井进水,29条道路水淹,6间民房受损,1488辆车被水浸泡,1700公顷农作物受灾。面对突发暴雨灾情,通州区应急管理局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协调全区应急救援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全体人员迅即到岗分片察看灾情,局领导分片现场协调指挥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4.
高宏  于萍 《劳动保护》2022,(4):85-87
2022年1月21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在抗击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翼龙”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连续两天在当地架起“高空基站”,完成了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国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记者:2003年抗击非典之后,我国的应急能力不断接受考验,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短短几年之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9月2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接应急管理部通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同志立即派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马海涛、于正兴、杨晓琳、任贵文等6名队员携带边坡雷达、陆基激光扫描仪等勘测装备,会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李德武处长立即赶往现场。  相似文献   

7.
曾庆宇 《安全》2008,29(8):3-5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方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宣传的手段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面前,通过及时、主动、有效的宣传工作,不仅营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誓夺救灾胜利的浓厚氛围,而且我们感受到应急宣传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应急宣传的方法和作用。本文从汶川抗震救灾中开展应急宣传的实际情况出发,  相似文献   

8.
港口石油化工码头及其库区灾害事故应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石油化工码头及其库区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编制应急预案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是:明确重大危险源性质与布局;灾害事故的类型及规模;灾害事故等级的划分;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谁来指挥,谁来救灾,拿什么救灾,怎么救灾的应急反应机制和整个应急过程的通讯联络。为使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提出了预案编制要点。石油化工码头及库区灾害事故应急系统除编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外,还应实施由重大危险源电子地图信息管理,油品(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方法及防护措施基本信息查询,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模拟预测和池火热辐射强度模拟预测等组成的危险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灾害事故灾情快速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灾害预警,应当越明确越好,而不能只是发送一条内容含混的短信。如何提高预警信息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指导灾害应急,也不容忽视。据新华社报道,6月28日早晨6时许,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矮子沟沿岸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然而,住在沟内一处职工宿舍的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却未能幸免于难。目前已确定14人遇难,26人失踪。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采用GPS技术、GSM技术、GPR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城市灾害监管监控系统对实现城市灾害及时处理,分析事故成因有效预防事故,实现高效管理有重大意义;以该平台建立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对城市可视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方法,从准组织化集体行动视角切入,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中救援模式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涵盖聚合、运转、高效、离散4个阶段,且以持续不断的行动流呈现,具有准组织化集体行动特征;同时,线上救援形式面临“合法性”不确定、救援质量不稳定、风险评估主观性和政府正式沟通渠道有限性等现实困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应急通信的能力越来越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应急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通信在各类紧急状况发生时,有效地确保了通信环节的畅通,从而使指挥救援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及时。因此,应急通信现已成为整个应急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世科技是国内外领先的无线应急通信、移动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安防领域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燃气管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及效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灾害链演化机理对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构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网络和风险评估模型,并计算得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度。为更准确地表达无传播路径的灾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将灾害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作为其最短路径长度,计算表明这种算法更符合灾害传播实际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分析,能够为燃气管线灾害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的央视大楼火灾,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历经了这些重大突发事件,我国政府认识到组建一支行动迅速、适应各种灾害、战斗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性,国务院于2006年7月发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从上到下形成了各行业内的专业救援队伍,主要有矿山、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5.
灾害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评价灾害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基于相关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价研究及制度标准分析,提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构成要素,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可合理表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可为相关政府及企业开展灾害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构建典型灾害多发地域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为相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支撑,采用灾害多发地域档案数据与问卷数据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灾害多发地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路径;选取位于古滑坡带上的云南省大关县翠华镇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分析当地档案数据与问卷获取数据的空间对象分布特征,并以问卷调查的局部数据验证相关档案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在翠华镇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上,分析该灾害多发地域的应急预警信息传播特点,提出“分区域预警,以户为单位传播预警信息“的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档案数据与问卷数据相结合方法构建灾害多发地域社会关系网络的方法可行,能够为相关应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当前,针对部分灾害事故现场通信工作,要明确认识到消防通信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信息的及时高效传递有助于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工作中,在灾害现场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通信网络,不仅能够为灭火救援提供高速可靠的信息通道,还可促进消防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应急组织要素在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中的作用模式,依据灾害系统要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构建城市洪水Na-Tech事件演化网络结构。将贝叶斯网络作为分析工具,以中国综合灾害信息网数据库(CCDIN)案例为训练样本,推理计算先验概率,选取2个城市洪水灾害案例,验证贝叶斯网络的预测精度。分析强政府弱社会与弱政府强社会2种应急组织整合模式。研究表明:政府应急部门运行效率相对较高,在人员救助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社会应急组织的运行效率一般,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媒体报道效率一般,在安抚民众恐慌情绪方面具有优势。针对城市洪水NaTech事件,应整合政府、社会、媒体等应急组织,增强灾害应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条件下的应急疏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时间因素,而且要考虑疏散网络中各路段的受灾风险水平。因此,对于人群快速转移避灾路径的解算结果,不仅要求快速,还要求避灾。基于灾害预测的疏散路径优化理论模型,在求解时变灾害条件下,集成考虑实时与未来灾害影响的转移避灾路径优化算法。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和Visual studio 2013平台,开发了进行模型算法实现的原型系统,并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在预先设置的灾害情景中,提出的模型算法可以提前规划出避开灾害且疏散时间较短的路径,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12,(15):15
灾害预警,应当越明确越好,而不能只是发送一条内容含混的短信。如何提高预警信息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指导灾害应急,也不容忽视。据新华社报道,6月28日早晨6时许,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矮子沟沿岸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然而,住在沟内一处职工宿舍的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却未能幸免于难。目前已确定14人遇难,26人失踪。同样的灾难,同样的地点,为何村民和施工人员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原来,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