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用矿物开采后,常在井下留下采空区或引起地表破坏。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与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有关,工业及民用建筑应避开岩溶及地表不稳定区域。采矿企业的工矿区或由于采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如本溪、阳泉、焦作等,有时又必须在有开采影响的地表兴建特定建筑物。如本钢一钢厂大型炼钢厂房、本溪水泥厂热电厂厂  相似文献   

2.
日本NK-160E型全液压式汽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卷筒制动器,在起升作业或安全技术检验中,有时会遇到不能悬停起吊载荷或制动失灵的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由制动器摩擦衬片的过度磨损或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不正常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对起重机卷筒制动器摩擦衬片的厚度及其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的使用技术数据、安全检验、如何调整和维护进行分析,供操作者、维修或安全检验人员参考,以便及时消除故障,避免或减少起重机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爆破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同时也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工作。在我国的采矿工业中,每年有300多人直接死于爆破事故。另外,由于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一、爆破材料意外燃爆的预防 冲击、摩擦、挤压、明火及高温均会引起爆破材料的意外燃烧或爆炸。所以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运送炸药和雷管时,应严禁冲击、挤压和抛掷,严禁明火照明。 (二)井下储存爆破材料的硐室不准安装灯具,严禁吸烟和明火。 (三)高硫矿井使用硝铵类炸药进行爆破,必须事先测定硫化矿粉的铁离子浓度和含硫量。在矿石含…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基于车流波理论,构建不良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交通流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以此检验采取限速管理后车辆间距是否符合安全制动距离要求;然后结合高速公路实际交通量、气候条件,确定能保证足够安全制动距离的交通流密度范围,提出提前分流与限速的对策,最终建立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根据能见度和路面摩擦因数制定限速标准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交通流密度的影响,采取提前分流或限速的措施,保证交通流进入不良气候影响区后不会出现安全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与危害: 矿井火灾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的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的火灾。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或其它可燃物)在空气中氧化并聚积热量而引起的火灾。矿井火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烟雾,严重地威胁着井下人员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当经常不断的摩擦在煤矿井下输送带和各类管线上产生的静电电位所形成的火花放电能量最小值大于周围可燃爆混合气体的,点燃能量时,有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严重事故。静电电位的高低与材料的绝缘电阻、表面电阻的大小有关,有严格的规定。导电填料可以降低材料的绝缘电阻和表面电阻,SN、TM等化学抗静电剂,保护接地和增加作业空间空气湿度可以为电荷向大地、空气泄漏提供通道,是防治煤矿静电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地层压力分布复杂、开发方式及井身结构局限等原因,造成油水井的减产或停产,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油水井报废,甚至危及员工生命安全。根据多年从事井下作业安全监管实践,笔者将井下作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标准执行不到位等。通过有效识别油气田井下作业风险和  相似文献   

8.
铀矿通风     
铀矿井下对人体的主要放射性危害是氡及氡子体。铀矿的经验证明,井下放射性危害是完全可防的;防止井下氡及氡子体危害,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通风。在这方面,铀矿与伴生放射性元素的金属矿和稀土矿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我们刊登这篇文章,介绍铀矿通风的一般知识和设计方法,希望引起有关单位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探索和寻找出适合冶金系统这类矿山特点的风量计算和通风方法,提高通风管理水平,促进井下放射性防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们是机械生产的企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噪声产生,请问生产性噪声如何分类?沈阳郭广顺郭广顺先生: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生产性噪声可归纳为3类。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  相似文献   

10.
锻造过程中广泛应用加热炉,在投入或取出锻件而打开炉门时,存在着高温、强辐射热。锻造或加热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如车间内通风不良,会污染车间空气;锻造时,会产生极大的噪声和振动;手工锻造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锤打时,铁渣、铁屑到处飞溅,容易造成外伤,因此应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延长,多水平开采是普遍存在,而矿井主运输大巷的运输广泛采用的是架线机车.由于低下开采,井巷中普遍存在有涌水和淋水现象,且空气潮湿.在采区低压电网和直流牵引网络中往往存在着杂散电流,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及设备危害很大,有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以及电雷管超前引爆事故.本文以一起多水平开拓延深过程中因杂散电流引爆电雷管的事故为例,分析探讨杂散电流与井下多水平生产之间的关系及防范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连续油管井下屈曲行为的产生,进而导致井下作业事故,开展了井下管柱正弦屈曲行为的研究。根据最 小势能原理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井下管柱正弦屈曲模型。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构建了斜井中的管柱屈曲微分方程组。通 过对屈曲微分方程组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方程组能独立于井下泥浆、井眼尺寸和管柱形式而存在。最后,采用虚功原 理研究了摩擦与井斜角对正弦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弦屈曲临界载荷将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随着井斜角的增加,正弦屈曲临界载荷也将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连续油管预防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提供理 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电力是矿山的主要机械动力。用好、管好电气设备,在矿山生产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山供电的特殊性 矿井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与一般工业有很大不同,供电线路和设备很容易受到损坏。为保障矿井生产及人身,设备的安全,井下供电及电气设备不但要满足运行的基本要求,而且要具有防潮、防爆、防尘、移动方便和绝缘性能高等特殊性能。 一、供电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配电变压器不得中性点直接接地”,“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不得直接向井下供电”。这主要是为减小单相接地电流,以降低因故障接地产生火花引起的瓦斯、…  相似文献   

14.
矿山井下特别是煤矿井下,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水灾等重大事故。当这些事故发生时,在井下工作的人员,直接被瓦斯、煤尘爆炸炸死或火烧死的人并不很多,而大多数工人是由于这些灾害发生后产生大量的高浓度CO中毒死亡。而发生事故后产生的CO引起工作人员中毒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即使CO已经传到,若工人头脑清醒,迅速选择正确的撤离路线,就有可能死里逃生。下面把我40多年来所处理过和所知道的一些事故的撤离路线和方法介绍如下。一、瓦斯、煤尘爆炸时人员的撤离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根据爆炸点前后和工…  相似文献   

15.
轻质油品(如汽油、航空煤油)在注装入油罐车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失火、爆炸,引起设备毁坏、人身伤亡事故。这是由于装车时,易燃易爆气与空气混合,加上静电的作用所造成的。从国内外发生的这类静电事故来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两个金属物体之间引起静电火花。这主要发生在应该接地的金属体没有可靠地接地,它们所带的静电不能导走,引起对地放电。例如鹤管套筒或其他活动部件未接地,或接地不良,都会形成这种情况。又如取样、检尺时,把对地绝缘的金属品放入罐内,金属品就被感应或接触油体而带上静电,当它与接地金属体接近时,就会发生放电…  相似文献   

16.
对一起杂散电流引爆电雷管事故分析与技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延长,多水平开采是普遍存在,而矿井主运输大巷的运输广泛采用的是架线机车。由于低下开采,井巷中普遍存在有涌水和淋水现象,且空气潮湿。在采区低压电网和直流牵引网络中往往存在着杂散电流,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及设备危害很大,有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以及电雷管超前引爆事故。本文以一起多水平开拓延深过程中因杂散电流引爆电雷管的事故为例,分析探讨杂散电流与井下多水平生产之间的关系及防范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约60%的驾驶员患有与职业有关的疾病,近60%的驾驶员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肩椎颈椎炎、胃病、肺病、肾病等,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不少疾病正是由于驾驶员的不良驾车习惯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棉花在运输中发生火灾,大都是由于棉花纤维摩擦起火和进入棉花中的外界火种(首先是机动车排出的火星)引起的。棉花纤维上的电荷密度、纤维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与棉花比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在棉花纤维的相对运动速度等于2米/秒的情况下,棉花纤维上的电荷密度将达10~(-12)库仑/厘米~2,棉花纤维的容积比电阻为10~6-10~7欧厘米。当棉花纤维的表面积聚起能导致火花放电的静电荷时,就可能引起火灾。所以,有人认为运输中棉花起火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棉花上积聚的静电荷放电的结果。 为防止运输中棉花起火,要力求避免棉花本身发火以及…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非煤矿山中,矿内火灾绝大部分是由于木支架与明火接触,电气线路、照明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不善,在井下违章进行焊接作业,使用火焰灯、吸烟或无意有意点火等外部原因引起的,随着矿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气原因引起火灾的比例会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在设计和使用机电设备时,严格遵守电气防火条例,防止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和串线等原因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煤矿井下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的种类、形式、机理和危害,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