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叶》2006,(3)
“环境友好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最小单位,套用生物学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把“环境友好工程”比喻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细胞”。只有准确把握“环境友好工程”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理解“环境友好社会”。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环境友好工程”有着不同的含义。按照历史阶段来划分,“环境友好工程”的含义有如下三个层次:环境无害工程。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环境友好”的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在此次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两百多处内容提及“无害环境…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7,(6):4-4
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国际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表明,节能减排问题已经被列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为此,本刊借世界环境日之际推出特别策划,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推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在第35个“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各地环保局承办的“捐闲置物品,过绿色生活,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活动于2006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在全国各级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中开展。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绿色学校北京市三十五中学和绿色社区丰汇园社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主会场举办的仪…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9日,由环保部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的以“推进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在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宋健为展览剪彩,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宋健还专程到安徽展区参观并询问了安徽的环保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12月3 日在北京举办的“绿色中国”第九届 论坛上,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与与会 专家学者一致呼吁社会各界在转换观 念、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加强环境 决策民主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 讼、加强同环保民间组织联系等五个 方面加大努力,以提高环保公众参与 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社会建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论坛 上指出,环保的公众参与不仅是构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7,(6):4
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国际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表明,节能减排问题已经被列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为此,本刊借世界环境日之际推出特别策划,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5日,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的颁发,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开展。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节省书费,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育人,特别是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让学生在循环使用中,接受“爱”的传递,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关爱他人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6月2日,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在吉林市丰满区江南街道南山社区举行。省环保宣传中心主任杨淑华做了《关爱环境,做环境友好型公民》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中央高层一致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具体到综合国力上就是让“绿色GDP”逐步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和谐,进入一种新境界。环保…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一文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用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以界定它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区别。这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最为全面的论述。该文从思想方向、文化基础、战略目标、制度支撑这几个方面全方位地论述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政策及体制,这些论述应该成为我们在这几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中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应该关注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中国环境之所以出问题与我们的增长方式有关,也就是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了我们的环境。同时,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应该注重环境产…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4日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天津市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和《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要求,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创新形式内容,突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夯实基础,环境友好型创建精细化。天津市始终将环境友好型创建作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细胞工程,面向学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2005年指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是公众关注环保程度最高的时段之一,福建省充分借助这一有利契机,根据第3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和中国环境宣传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省情,加强横向联系,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面向不同层面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全省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成为今年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在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昭示着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神州大地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围绕今年环境日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宣传活动。第二届“芜湖环保杯”主持人大赛也在“六·五”期间正式启动。省、市领导出席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幕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仪式上,芜湖市环保局表彰了获得市级“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称号的单位。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还在全市开展了“生态知识”有奖竞赛暨“创模”满意率调查活动,环保宣传咨询活动,大气、噪声现场监测展示等多项活动。(王华)“芜湖环…  相似文献   

18.
李清源 《青海环境》2006,16(2):74-77
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课题。文章对青海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就推动青海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3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解读《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表示,2011年我国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黄南州建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问题,阐述了在建议环境友好型社会中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