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即哥本哈根之后,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纽约。1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峰会似乎又将成为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然而就在峰会的前两天,却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纽约、伦敦等全球各大城市的街头示威,他们已不再相信所谓气候峰会的"把戏",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声音!  相似文献   

2.
环球     
《环境》2014,(10)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9月23日上午8时,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开幕。本次峰会被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虽然没有紧张的谈判,但为期一天的峰会安排非常紧凑。1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分三个会场,各自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发表宣言。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全球变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述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生严重分歧。说明了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会议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九月即将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首要任务即制定一个针对气候变化的地区性应对措施。 美国希望此次峰会能达成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同时又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则性协议。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理事柯林一赫塞尔廷说,霍华德总理号召其它参加峰会的国家元首考虑如何在论坛中达成一个可发展的、有实质性的共识,进而建立起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框架。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基于粮食系统视角,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适应性策略出发,揭示粮食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2)粮食需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粮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3)多尺度有机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需在微观上“藏粮于技”实现提质增效,在中观上“藏粮于地”注重生态建设,在宏观上坚持市场为主导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呈现从单一学科、单一维度、单一手段向依靠多学科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转变,从高碳粮食系统向低碳高效粮食系统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黎勇  彭立颖 《环境保护》2002,(10):5-7,11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目标、方法、主要科学问题及近1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中国是全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议大力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合作,把当前较为分散的研究有效地组织到一些有前景的、能出高水平成果的课题上去,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朱留财 《环境保护》2007,(6A):62-6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事务中最热的话题。事实上,全球化的时代是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兴起与发展的时代,是全球环境治理与善治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也是气候变化治理与善治全球化的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34-41
气候变暖正在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月2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所作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到21世纪末,在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8℃至4.0℃,海平面相应上升18到59厘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环境科学动态》2012,(1):F0004-F0004
气候变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突出的全球环境问题,开展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国务院赋予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环境》2012,(2):93-94
路透社2012年2月24日 海洋是地球以及全球经济的源泉,由此可见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但如今,全球海洋基本都出现了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和酸化等海洋环境恶化的问题,这些现象皆是由于对海洋的过度利用、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介绍了全球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即温室效应的角度,以CO2为例说明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11,(2):96-96
存3月1日举行的ARPA—E(能源先进研究计划署)能源创新峰会上,前加州州长、电影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要求大家停止关于气候变化是否人为的争论。施瓦辛格呼吁气候怀疑论应就此打住,也不要再对中国是否会在绿色技术领域全面超越美国争论不休,更无需再讨论全球变暖会不会对后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留财 《环境保护》2007,(11):62-6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事务中最热的话题.事实上,全球化的时代是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兴起与发展的时代,是全球环境治理与善治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也是气候变化治理与善治全球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包括《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等在内的全球主要多边环境协定的2016年发展动态.总结并分析了2016年全球主要多边环境协定发展趋势与特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公约之间的协同趋势加速显现;大国之间的合作显著增加,环境外交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对我国2017年履约工作的建议:重视环境公约履约,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强化多边环境协定覆约统一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公约谈判;细化执行细则,加强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肩负的国际责任.也是加快实现国内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了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工作,近日,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构,即“环境发展中心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日前,编辑部就业界人士和社会大众所关心的一些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专程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唐丁丁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