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生物脱氮新技术的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对影响SND的控制因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最后指出了实现SND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对垃圾渗滤液采用强化复合厌氧生物床反应器(ECAB) 好氧反应器(复合式SBR) 混凝后处理 超滤 纳滤的生物化集成处理的技术路线,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对有机物及总氮的去除效果良好,处理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一级标准,且处理成本较低。文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机理分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弘宇  马放  周丹丹 《四川环境》2004,23(6):62-65,70
通过对比传统生物脱氮理论,提出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技术优点,对好氧反硝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做了理论分析。同时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控制因素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好氧反硝化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提出了好氧反硝化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5.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运行环境,在常温环境下,运行结果表明:膜能够截留大量并使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在最短的时间富集成为优势菌种,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具有高效的去除效率;氨氮负荷0.082~0.109gN/gMLSS.d,CODC r负荷0.136~0.192g CODC r/gMLSS.d,DO 2.0~3.5mg/L,脱除氨氮的效果较好,去除率在95%~98%,CODC r去除率60%~70%。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4,(4):71-71
正由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组合处理技术,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主体工艺为"预处理+反硝化+好氧生化(硝化)+膜法"处理。渗滤液废水收集排入调节池,经预处理后进入高效A池,由后续TMBR分离系统回流的活性污泥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反硝化池出水重力流入好氧硝化池内,利用活性污泥将碳源有机物降解,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使氨氮得到降解。  相似文献   

7.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及特点。分析了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分子态游离NH3浓度和泥龄。结合典型工艺,提出了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的生物脱氮技术,它具有节约曝气量、节省有机碳源和减少污泥产量等优点,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关键就是将硝化控制在亚硝酸阶段,阻止亚硝酸盐的进一步氧化。简要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来介绍其实现途径,阐述了温度控制途径、溶解氧控制途径、pH值控制途径、投加抑制剂途径、泥龄控制途径以及纯种分离与固定化技术途径的控制机理及其局限性,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是将硝化控制在形成亚硝酸阶段,阻止亚硝酸的进一步硝化,然后直接进行反硝化。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短程硝化脱氮技术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概括和探讨,对该工艺的开发应用(如SHARON工艺、OLAND工艺、CANONT艺和生物膜/活性污泥法结合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作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该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及其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垃圾的降解和稳定机理分析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处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前期产生的渗滤液可全部回灌,后期再根据实际情况排放处理部分过量的渗滤液。在对渗滤液水量和水质全面直观认识后,再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并宜采用物化法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ton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领域中。本文论述了Fenton法、Photo-Fenton法、电-Fenton以及类Fenton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理、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技术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了这些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旨在为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合金属氧化物(LDO)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氮的可行性,并与传统吸附剂粉末活性炭(PAC)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投加量、振荡速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总氮浓度为561mg/L、LDO投加量为6g/L、振荡速度为170r/min、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pH值为11时,LDO对总氮的吸附量最高,达到41mg/g。在相同条件下,LDO对总氮的吸附量是PAC的2.5—3.5倍。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垃圾渗滤液已被公认为是高风险高污染废水,对地下水与地表水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由于渗滤液具有高污染、水质水量差异大、难控等特点,使得其有效处理十分棘手。近年来国内外对渗滤液的研究十分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渗滤液相关研究中水质特性相关部分,从渗滤液的一般特性,溶解性有机质及危险物质等方面对渗滤液水质进行阐述,有助于深入了解渗滤液水质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及目前处理工艺普遍无法达标的问题,提出应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可以高效迅速降解污染物,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减少投资及处理费用,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升级与工艺探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SBR系统中pH与MLSS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SBR系统中pH值、MISS的变化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和反应条件相同时,将pH值控制在8.5,出水水质最好,COD去除率达到90.0%,总氮去除率达到99.4%;在进水水质和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器中MLSS为520mg/L时,出水水质最好,COD去除率达到85馏%,总氮去除率达到99.1%。  相似文献   

16.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技术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氨氮对环境及后续生物处理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几种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的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评估,分析了这些技术工程应用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技术工程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车载巡回处理装置对小城镇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采用自制的UV-Fenton试验装置研究了pH值、FeSO_4剂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pH值为4.0,进水中COD为825 mg/L时,FeSO_4和H_2O_2的投加量分别为0.008 mol/L和0.08 mol/L,此时COD去除率72.22%,出水COD为216 mg/L;随着FeSO_4投加量缓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转而下降,FeSO_4最佳投加量为0.008 mol/L;不同H_2O_2和Fe~(2+)配比对COD去除效果具有影响,(10:1)时为最佳配比。经过氨吹脱和混凝沉淀预处理的渗滤液采用UV/Fenton处理工艺,出水中COD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中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