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捷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艳楼  钱易 《环境科学》1993,14(3):2-6,41
简捷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焦化废水具有去除负荷高、出水浓度低、可节省反硝化碳源等优点.试验表明,当系统进水COD、NH_3-N和TN浓度分别为1204.8、274.3和443mg/L,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6.2h时,系统出水COD、NH_3-N、NO_~-2-N、NO_3~--N和TN浓度分别为36.3、12.1、9.25、2.46和44.4mg/L.试验结果还证明本文所采用的系统确实处于简捷硝化-反硝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工艺反硝化段菌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焦化废水反硝化段的试样进行了细菌数量及菌相分析研究,对反硝化细菌在反硝化段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进行了探讨。试验共分离出23株菌株,分别属于7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为主要优势菌,分别占总鉴定菌数的39.1%和21.7%,反硝化细菌共有11株,占总鉴定菌数47.8%。  相似文献   

3.
生物脱氮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崇明煤气厂用生物脱氮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经验,并对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合理组合:控制好氧区BOD值和前脱氮区COD/N值以及生物脱氮法的前处理要求等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ACT—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排放水的COD可降至100 mg/l、NH_3-N浓度可达15mg/l,基本达到排放标准。该工艺适合于现有焦化厂废水处理设备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废水反硝化除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反硝化是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反硝化对NO3^-及有机基质呈零级动力学反应。文章还介绍了生物反硝化的生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以及基质、温度、溶解氧、PH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反硝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甲醇配水作为污水,研究利用外加硝酸盐的反硝化技术去除难以复氧的低溶解氧水中的有机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时,外加硝酸盐与有机污染物的N/C为1.4,停留时间为16h时有机物去除率可达86%,15℃以上时去除率受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本文通过小试及中试,对焦化疲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化菌的培养及驯化是生物脱氮顺利进行的关键,连续驯化方式优于间歇驯化方式,当水质波动不大,运行条件正常时,A-A/O系统可以实现98—99%的硝化效果和75%以上的除氮效果。厌氧预处理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文杰  齐猛  张琪  左宇 《环境工程》2008,26(2):76-78
采用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降解焦化废水中的NH4+-N,主要针对亚硝化段进行研究。亚硝化段可采用悬浮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实现,通过悬浮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对比,探讨亚硝化段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污泥法中,氨氧化菌为优势菌,亚硝化反应是氨氧化菌的作用结果,反应性质为短程硝化;生物膜法中,亚硝化反应由氨氧化菌、亚硝酸氧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同作用完成,所实现的反应为同时硝化反硝化。悬浮污泥法比生物膜法的亚硝化经历路径简单,但悬浮污泥法不如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10.
提高废水生物反硝化效果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反硝化是废水生物脱氮工艺中实现节能和真正脱除氮的环节。作者在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了反硝化细菌的生理特点及影响反硝化细菌生长速率的主要因素。指出提高碳源的可生化性,改善碳源质量、改进反硝化反应器的环境和传质条件等是提高反硝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处理中预处理蒸氨工艺不稳定容易引起生物处理出水NH+4-N的波动,为了在有机物去除的同时提高生物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采用对NH+4-N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天然斜发沸石为生物填料构建沸石床多级生物膜系统,考察了进水负荷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系统的功能分区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NH+4-N负荷≤0.21 kg/(m3·d)、COD负荷≤1.35 kg/(m3·d)时,出水NH+4-N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1.2)mg/L和(228±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1±0.5)%和(86.0±2.6)%.在低、高两次NH+4-N冲击负荷[0.03 kg/(m3·d)和0.06 kg/(m3·d)]条件下,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分别高达99.0%和92.9%,高于对比系统的96.8%和89.3%,表现出良好的抗NH+4-N冲击负荷性能与处理稳定性.系统好氧单元反应器沿程出现脱碳/硝化功能区(C/N区)和硝化功能区(N区),其中N区的NH+4-N 降解速率为C/N区的2~8倍.系统进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 1×103~1×104、>1×104的TOC浓度分别为227.6、104.8和35.0 mg/L,处理出水中的TOC浓度分别为31.2、 22.9和31.5 mg/L,其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和1×103~1×104这2个范围的有机物降解良好,出水残余物质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废水处理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由于具有可降低能耗,减少基建费用等明显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工作,从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工艺控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反应器溶氧不均、活性污泥絮凝颗粒中缺氯微环境的形成以及某些好氯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存在是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很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途径进行的。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工艺控制,目前主要通过控镧碳源、活性污泥絮凝颗粒的大小、溶解氯、以及氯化还原电极电位(ORP)进行的。反应中可溶性COD(SCOD)的含量对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可改善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效果。絮凝颗粒的密度,尺寸与溶解氯的水平共同影响了絮体内部缺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在工艺过程中,控制溶解氯水平的变化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对于氯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控制的范围往往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同时也可结合其他一些指标(如pH、释放气体中NO浓度)作为综合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地下渗滤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以红壤土作为填充土壤,在2cm/d的水力负荷下,进行了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总磷和总氮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84.7%、70.0%、98.0%和77.7%,出水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7mg/L、4.0mg/L、0.04mg/L、4.7mg/L,达到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对总氮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在本中试系统中,反硝化效果良好但硝化效果不够理想,改善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提高总氮去除率的关键.对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内部的还原性质是阻碍硝化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SBR法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对焦化废水的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存在的,而且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好氧阶段的反硝化效率约占整个反应周期脱氮效率的37.0%。SBR反应器对NH3-N的去除效率在95.8%-99.2%.CODCr的去除效率在85.3%~92.6%。由于出水中NO2-N的积累。NO2—N对CODCr浓度贡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高ρ(NH4+-N)的特点,构建了上层填充沸石强化硝化、下层填充砖渣强化反硝化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考察其启动阶段运行性能、硝化区及反硝化区污染物去除性能. 结果表明,湿地以间歇方式运行(饱和液位无变化),启动后NO3--N的产生速率为0.014 6 kg/(m3·d),湿地底部出水的ρ(NO3--N)平均值为14.94 mg/L,明显低于沸石层的21.77 mg/L. CODCr主要在湿地上层硝化区被去除,平均去除率为64.82%. 随着湿地启动,下层由于反硝化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增至56.67 mg/L. 在进水期的前15 min,CODCr、NH4+-N、TP的去除率最大,NO3--N溶出量(以ρ计)最高,达42.30 mg/L. 沸石层10、20和30 cm处硝化速率基本稳定,沸石层的Eh均在400 mV以上. 与间歇方式相比,湿地以潮汐流方式(进水期与落干期时间比为1 h∶23 h)运行时,CODCr和TN去除率分别由78.45%和41.99%升至82.62%和53.41%. 研究显示,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通过上层硝化、下层反硝化方式可有效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NH4+-N.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反硝化-硝化组合工艺处理土霉素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解酸化 反硝化 硝化的组合工艺对土霉素废水进行实验室规模连续处理 ,水解酸化和反硝化均采用上向流污泥床 ,硝化采用2个使用不同填料的生物膜反应器 ,稳定运行 70d .当进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2200~3000mg/L和400~460mg/L时 ,该系统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56h的条件下 ,稳定实现80%以上的COD和TN去除率 .生物处理出水经48mg/L聚合硫酸铁(以铁计)处理后COD降至293mg/L,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以COD为控制目标,通过对10组焦化废水处理菌组的单独和混合实验,筛选出1组优势混合菌组,该菌组处理焦化废水72 h,COD从750 mg/L降到96 mg/L,去除率达到87.2%,可使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对该优势混合菌组降解焦化废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溶解氧及碳氮比对优势混合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焦化废水处理中预处理蒸氨工艺不稳定容易引起生物处理出水NH+4-N的波动,为了在有机物去除的同时提高生物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采用对NH+4-N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天然斜发沸石为生物填料构建沸石床多级生物膜系统,考察了进水负荷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系统的功能分区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NH+4-N负荷≤0.21 kg/(m3·d)、COD负荷≤1.35 kg/(m3·d)时,出水NH+4-N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1.2)mg/L和(228±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1±0.5)%和(86.0±2.6)%.在低、高两次NH+4-N冲击负荷[0.03 kg/(m3·d)和0.06 kg/(m3·d)]条件下,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分别高达99.0%和92.9%,高于对比系统的96.8%和89.3%,表现出良好的抗NH+4-N冲击负荷性能与处理稳定性.系统好氧单元反应器沿程出现脱碳/硝化功能区(C/N区)和硝化功能区(N区),其中N区的NH+4-N 降解速率为C/N区的2~8倍.系统进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 1×103~1×104、 >1×104的TOC浓度分别为227.6、104.8和35.0 mg/L,处理出水中的TOC浓度分别为31.2、 22.9和31.5 mg/L,其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和1×103~1×104这2个范围的有机物降解良好,出水残余物质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