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是继《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之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又一大法治成绩。《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客观回应了当前社会对蓝天白云的渴求,用环境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大气污染的现状,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创设相关章节,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污染问题,其修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经济特征。与此同时,基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依然没有达到学界所期望的高度,留有遗憾。本文通过对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解析,分析其创新和不足以及与《环境保护法》的协同化,以更好地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气污染这个问题,分析了当前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手段,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强烈呼吁下,《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相比于现行法律,此次修订草案对法律框架和主要内容作出了全面修改,在立法理念、重点法律制度、法律治理方式、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亮点。本文在对其简要评析的基础上,从进一步强化法律责任、细化主要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充实防治手段、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例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在这之中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的日常生活。正因为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各个国家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并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等来提高环境质量解决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5,43(3)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但从学界的反应来看,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难以改变目前严峻的大气环境污染局面,难以满足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导向、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问题导向和大气环境管理的目标导向,在立法目的、工作思路、管理体制、工作策略、防治重点、主要制度、法律机制、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立法体系、法律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完善和修改工作,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但从学界的反应来看,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难以改变目前严峻的大气环境污染局面,难以满足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导向、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问题导向和大气环境管理的目标导向,在立法目的、工作思路、管理体制、工作策略、防治重点、主要制度、法律机制、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立法体系、法律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完善和修改工作,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空气质量总体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化,但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如何进一步防治大气污染、解决人民群众心头之患,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的中国,已成为2017年地方两会重要议题,在19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涉及环境治理,防治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拟从绿色生态环境中国背景、科学内涵、本质要求以及建设的相关策略和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人类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园-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I0002-I0002
<正>2014年12月9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发出公告,向全市公布《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凝聚全市人民的共识,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条例》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的新期待,共分为11章95条,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突出对扬尘、燃煤、机动车等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对重点大气污染源采取有力的法律规制措施。二是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针对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PM2.5备受关注,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当前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蔡炳华  蒋宏奇 《环境》2000,(10):26-27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87年颁布以来,继1995年首次修订后的第二次修订。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同时,该法在许多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认真贯彻该法,必将对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明确了“超标即处罚”的管理制度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强制性标准,违反排放标准就是违法。从实际  相似文献   

11.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们始终存在于空气之中,所以大气的污染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最近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文章试图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3,(11):38
5月27日,"立法治理雾霾——聚焦大气法修订"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能源基金会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等专家及多家NGO参与了此次论坛。与会专家纷纷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建言献策,提高油品质量标准、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强化企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必须优先考虑的课题之一。1988年5月多伦多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比过去更加强调了环境保护问题。这个宣言中特别提出了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问题,呼吁各国采取实际行动予以解决。当前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可以说是对全球环境的三大威胁,也可以说全球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大气多源扩散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了GIS与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了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与计算机一次成图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带GIS图形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包,该软件包对传统的G-H面源模式进行了改进工作,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对线源模式进行了研究,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解决了在普通微机上实现线源污染扩散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几乎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列入2014年立法计划、国务院启动修法工作的同时,有立法权的众多省市也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法规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如江苏省和南京市同步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且江苏人大还确定将《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提交由省人代会通过,而非人大常委会。这种不待上位法出台即上下同步开展立法的奇观,充分反映出治理大气污染对良法的倚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地方大气污染治理还处于地方政府在各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立法和承担环境责任的状态,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的法治化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2015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时虽然对区域间联防联控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改善区域间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还需要对大气污染严重区域加强协同立法,完善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同时,也要加强对区域协同立法的合法性规制,促进依法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双碳”背景出发,探究了大气污染治理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碳”目标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策略,包括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多种手段调动企业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以及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科技与政策方面的支持。这些策略将有助于解决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先前立法中存在的管控污染因子单一、区域协作机制缺失、机动车污染防治立法与管理脱节、重污染天气应对缺乏保障等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加强对于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与监督管理,强化燃煤、工业、机动车船和扬尘等治理措施,突出对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着重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毋庸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越来越糟糕,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甚至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本文详细分析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系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修订的第一部污染控制型法律,它延续并适当发展了新《环境保护法》开创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里为所有环保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它的成功修订,承前启后,对于巩固和发展新《环保法》开创的我国环境治理新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