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咸海的崩溃     
中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但没有节制地将注入咸海的河流用于作物灌溉,使咸海水量在几十年时间里,锐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收缩成了三个小湖泊。  相似文献   

2.
在1960年,中亚的咸海还是地球上的第四大湖泊。可是到了2007年,咸海面积已缩小到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咸海的主要水源为阿姆河和锡尔河,由于河水被用来对沙漠进行大面积的过度灌溉,使得入湖淡水量大减。咸海已经收缩成为三个主要的残留湖,其中两个由于含盐量太高,鱼类已经绝迹,曾经繁荣的渔业也已消失,以前的海滨城镇也衰败不堪。巨大的河床干涸裸露,风将盐和有毒物吹向人类居住地,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2005年修建的大坝,帮助最北部的湖泊面积迅速扩展,使湖水盐度显著下降,鱼类种群数量和湿地面积都有所回升,这也预示着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3.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模型是防治、修复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决策工具.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简单回归模型、水质模型、生态模型和生态-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分别回顾了四类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趋势,强调不确定理论、3S技术、耦合模型是今后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重点,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用的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模型,为湖泊富营养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模型是防治、修复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决策工具.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简单回归模型、水质模型、生态模型和生态-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分别回顾了四类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趋势,强调不确定理论、3S技术、耦合模型是今后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重点,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用的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模型,为湖泊富营养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生态分区的湖泊在成因、类型、演变过程、营养物效应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同时湖泊流域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湖泊普遍受人类扰动大,科学地筛选出不同生态分区的参照湖泊是建立生态分区湖泊营养物基准的重要基础。详细介绍了参照湖泊筛选的主要程序、筛选的指标体系和筛选方法,论述了筛选出参照湖泊后的量化评价和检验的方法,以去除不满足要求的参照湖泊。针对中国湖泊特点,分析了中国不同生态分区参照湖泊确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指导不同生态分区参照湖泊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湖泊沉积物污染状况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强度的不断增大,特别是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迅猛发展,许多湖泊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有些湖泊营养化过程加快,有些湖泊受到金属污染.沉积物具有反映水系统状况的意义,湖泊沉积物真实地反映了这些过程.人们在研究湖泊变化历史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方法对湖泊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现将有关评价方法综述如下.2 评价方法2.1 铝基准方法  相似文献   

7.
湖泊底泥环保疏浚是消除内源性污染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并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而环保绞刀是湖泊底泥环保疏浚的必要条件.阐述了环保疏浚的技术要求,设计了绞吸式挖泥船用环保绞刀,满足了湖泊底泥环保疏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关于磷自沉积物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说来,沉积物在湖泊营养物循环中的重要性随水深减少和湖水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我国湖泊多为浅水型,而且湖水在湖泊中的停留时间颇长,因此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有必要开展沉积物释磷的研究. 一、研究沉积物释磷的意义 湖泊沉积物(即底泥,或称底质)是湖水磷的重要来源之一.Frink曾指出,湖泊底泥能起植物营养源的作用.并推断:在无外来营养物输入的时期,底泥对上复水层的供磷能力或许能维持水生生物的生长.细见正明等则强调,在封闭性水域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湖泊营养物基准指标优选方法,导致湖泊营养物基准的建立在指标选取上存在较多困难。简单介绍了美国环境保护署利用压力响应关系法选择湖泊营养物基准指标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提出了适合中国的湖泊营养物基准指标优选方法。还以某流域湖泊为例,探讨了在探索性数据分析过程中营养物基准指标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湖泊水生植物管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湖泊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及生物量差异,大致可以将湖泊分为水生植物过量生长、水生植物适度生长以及水生植物高度退化、消亡三大类型.对这3种湖泊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拟订了具有针对性的湖泊水生植物管理方案,并提出了湖泊水生植物管理方案实施的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措施,对目前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特别是水生植物恢复工程实施后的后续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景区湖泊污染的多功能水域清理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景区湖泊富营养化和垃圾污染严重,传统景区水域清理存在各种不足等问题,设计研发多功能水域清理船灭杀蓝藻和清理垃圾,恢复景区湖泊生态环境。结合景区湖泊污染实际状况,提出把臭氧灭杀蓝藻应用于景区湖泊清理的新概念,研发一艘可无线遥控、集打捞垃圾、过滤小型悬浮微粒和灭杀蓝藻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域清理船。通过无线遥控多功能水域清理船,能全面清理湖面垃圾,过滤小型悬浮微粒,臭氧灭杀率能达到90%以上。利用多功能水域清理船能维护景区小湖泊生态环境,在各类景观水体和小型湖泊的污染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湖泊是人类十分重要的水资源,在工农业供水、淡水养殖、交通航运、城乡饮水、风景旅游以及调节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地位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性物质的大量排放,促进和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严重影响湖泊水环境质量和功能,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湖泊富营养  相似文献   

13.
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力学系统,Chl-a、TN、TP、COD和SD在影响湖泊生态结构的同时也被湖泊生态动力所影响,即这些因子可能在其中扮演着因和果的双重角色。本文在对现有湖泊富营养化研究工作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为湖泊生态系统建立符合动力学原理的基于最大流原理的新模型,弱化单一的因果关系,把湖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动态的整体来分析。选取了抚仙湖连续5年(2005—2009)以及滇池草海连续10年(1999—2008)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原始数据与设置的对照组数据的模拟结果,发现藻型湖泊更容易受到化学类的营养物质驱动,而对于营养不过剩的草型湖泊,则更倾向于受到物理因子透明度的驱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本文通过对我国14个代表性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资料的分析,就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参数、标准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湖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湖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放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向阳  周健 《环境工程学报》2010,4(9):1945-1949
以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湖水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对该工程运行期间尾水受纳湖泊水域水温、氮、磷和浮游植物的长期监测,研究了湖水源热泵系统尾水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系统的长期运行导致了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的升高;当系统温排水水温在30℃以下时,温排水造成的温升使得排放口附近氮、磷含量升高,蓝、绿藻数量大幅增加,加速了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当温排水水温达到33℃以上时,过高的温度会抑制藻类的生长。冷排水使湖泊排放口近水域浮游植物总量降低,且硅藻占总藻的比例增大,冷排水同时抑制了蓝藻和其他一些藻类的生长,对湖泊富营养化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温差较小,且冷排水的扰动作用加速了湖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因而冷排水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湖泊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受中国科学环境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和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筹备召开的.从事湖泊环境监测、教学、科研单位、及湖泊环境主管部门的代表8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55篇,内容涉及湖泊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法、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农药和重金属污染、湖泊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对湖泊环境影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Vague集的集对分析模型,详细介绍了集对分析和Vague集的基本理论、Vague集的表示方法和Vague集相似度的同异反状态关系.建立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超标权重确定各湖泊指标权重,再依据待评湖泊关于等级i特征的Vague集和理想Vague集的相似度构成特征值法确定评价等级,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9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湖泊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太湖日成层现象的监测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是湖泊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其结构特征对湖泊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以长期定点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水温结构特征,证明了浅水型湖泊日成层现象的存在,并利用一维k-ε紊流模型模拟研究了太湖日成层现象的水温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19.
底泥磷形态及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营养化是当今中国浅水湖泊面临的重大污染问题。结合国内外的报道,通过大量湖泊水库的实地调查,对各种磷形态的性质和分布特征及转移规律作了深入研究,介绍了水体底泥中磷的物理化学性质、磷的存在形式与转化、磷的分布特征、磷在不同粒径底泥下的含量及转移趋势,为探明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而有力的依据。最后指出了其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并对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湖泊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全国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二千八百多个(不包括坝高在15米以上的一千二百多个水库).总面积为八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