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看待留给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自由度"对于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有人认为,企业高层应该减少干预,留给其一定的安全管理"自由度",以更好促进各基层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但也有人认为,"自由度"一旦把握不好,将很可能导致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失控"。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需不需要留给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自由度"?如果不需要,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目前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上级"单位或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障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往往会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有人认为,这种"上级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基层安全生产。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上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图为某企业设备维护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第一,对于安全规章制度来说,在"执行层面",企业全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动作",严禁有"自选动作",不能有任何"自由度"。但在"制定层面",企业应  相似文献   

4.
适时干预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给予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一定的"自由度",不宜干预过多,但也不能完全放手,应本着适度原则,适时干预。图为某企业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应给予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一定的"自由度",不宜干预过多,但也不能完全放手,应本着适度原则,适时干预。第一,企业高层不能对基层安全管理干预过多。如果企业高层对基层安全管理事事插手、时时干预,一方面会扰乱基层安全管理节奏,打乱工作计划,不利于安全工作的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如果过多干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会随着自身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此,有人认为,动态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使其更贴合实际情况,更好地满足企业安全管理需要。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制度过于"动态",会使员工感觉"朝令夕改",无所适从,不利于制度落实。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看待动态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如何既避免员工产生"朝令夕改"的感觉,又不断贴合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安全管理需要?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看待动态修订安全制度。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看待在安全生产中推行"连带责任"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推行"连带责任"。例如,徒弟出现问题,师傅承担"连带责任";下级出现问题,上级承担"连带责任",等等。有人认为,推行"连带责任"能够促进各级人员互相监督,有助于各项措施、责任的落实,强化安全管理。但也有人认为,"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会导致一些本来遵章守纪的人员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强化日常安全管理3个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员工正确穿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后作业。(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如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安全生产必然受到一定的阻碍。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原 《劳动保护》2015,(2):18-20
<正>2014年8月,普陀区安监局为督促落实船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船舶修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态势,印发了《普陀区船舶修造企业促进安全生产"自我监管、自主防范、自觉落实"协作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三自体系")。"三自体系"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船舶修造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普陀区的各工业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又有哪些妙招?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普陀区安监局副局长陆苏红和几家船舶工业企业负责人。交流互查落实"三自体系"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正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推行"连带责任"。例如,徒弟出现问题,师傅承担"连带责任";下级出现问题,上级承担"连带责任",等等。有人认为,推行"连带责任"能够促进各级人员互相监督,有助于各项措施、责任的落实,强化安全管理。但也有人认为,"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会导致一些本来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那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可以"下不为例"呢?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需要"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11.
<正>通化县安监局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法定代表人负总责和分管负责人"一岗双责"责任制,逐步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促进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就是企业各管理部门分层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车间、班组和各个岗位都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有企业建设项目承包、转包,务必将安全生产责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13.
在安全生产工作众多的主体中,企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黄菊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重视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促使各类企业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因此,确立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理顺各相关主体在安全生产上的权责关系,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安全生产工作众多的主体中,企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黄菊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重视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促使各类企业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因此,确立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理顺各相关主体在安全生产上的权责关系,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全局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会根据岗位情况找出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窍门"。有人认为,应该鼓励基层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找"窍门",改进作业细节,使作业更加安全高效。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不需要"窍门",只要严格执行"标准动作"就不会出事,"窍门"把握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图为某企业安全宣教活动现场。(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很多人认为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越"牢固"。但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首先,依据笔者多年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来说,如果安全管理抓得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份是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确定这一主题,旨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好地推动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面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降低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认为,抓得越"紧"越好,企业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越"牢固"。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抓得"过紧",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在作业中"出错",反而不利于安全。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得"越紧越好"?如果抓得"过紧",哪些"过紧"反而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来说,目前各地的政府安全监管体系大多已实现了高效运行,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阶段性瓶颈期。而与之相比更重要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监管部门继续依据原有方式加强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成效以及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将非常有限,要想实现监管成效及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和突破,需要从企业的角度着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探索、创新监管方式,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笔者认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零容忍",杜绝"下不为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量"的积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