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工业动火安全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生产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和检修动火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发明了防护盲板、防护接地、加装管道扫线接口和绝缘螺栓四种防护方法。防护盲板主要应用于隔离动火一方与不动火一方的防护,防止在动火管线可能着火放炮时,保障动火安全;防护接地是为防止被动火设备因电焊机杂散电流引起火灾而设置的专用接地线,把杂散电流引入大地;扫线接口既可用于管道的排空,又可利用此接口输入气体或液体对管道进行扫线;绝缘螺栓应用于管线法兰与容器法兰之间加绝缘盲板的临时固定,以隔离管线与容器法兰的电焊杂散电流通路。为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生产中,从原料、溶剂、添加剂、试剂到产品,多为易燃可燃性物质,且呈气态或液态存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及贮运设备受高温、深冷、高压、真空作用,还受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烧碱等的腐蚀作用,设备壳体变薄、变脆甚至出现破相点,使设备内的气、液泄漏。为保证安全,维持正常生产,须对设备的泄漏点及时进行堵漏动火。因此,采取正确的动火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动火安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全》2020,(7)
为探究烟花爆竹动火作业安全风险与提升事故防范能力,基于近5年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动火作业安全事故的分析与总结,提出烟花爆竹动火作业概念、动火作业风险分级标准以及易燃易爆场所涉药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工艺装置的安装、检修和危险性厂房、仓库的建修、维护等动火作业时应遵循的安全防火技术要求,并给出动火分析及其合格标准、安全职责与《动火证》的管理措施的建议,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动火安全的作业指导书,也能给烟花爆竹动火作业标准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曹晓根  王爱军 《安全》2012,33(9):14-16,18
通过对涂装喷漆室动火作业的危险源识别,对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在动火作业前、中、后应严格依据制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以确保作业时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焱 《劳动保护》2009,(2):96-97
煤气具有易中毒、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十分危险。国家对煤气设施的动火检测有严格的规定,如含氧量分析、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实验、可燃气体检测仪测定等。但在现实生产中,这些动火检测手段往往受条件限制,难以全部落实。这些限制条件包括:检测仪器价格较贵,企业难以配齐所有检测仪器;先天性设计缺陷或施工缺陷造成取样困难;设备抢修,时间仓促、紧迫;管理不到位,如吹扫环节与检测环节联系沟通不到位;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在进行动火作业前,未按要求清理作业现场地沟、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对动火点下方采取隔离措施,酿成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2016年4月22日9时13分左右,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储罐区2号交换站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名消防战士在灭火中牺牲,直接经济损失2 532.14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由于炼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工艺复杂、管线密布、易燃易爆、生产连续等特点,使得工业动火极具危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炼化企业总结多年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从动火作业的等级划分、审批权限、动火措施、过程监护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能够满足工业动火安全。然而,现行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中的有关条款在实际中却是不易操作的,如对地下的管沟、污油池、污水池及电缆、管线等光凭内眼实地观测是无法做到的,而安全部门又难以集齐所有的基建图纸(因为大多数炼比企业在建成后,都随着设备的使用、工艺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需求,进行过大大小小修理和技术改造,地下的电缆管线分布情况很少有人能一清二楚)。因而,只能凭经验,靠询问来处理,这就难免出现考虑不周、措施不力的现象。2000年11月3日,河南某化工厂在进行焊割作业时,由于动火作业面下的一集水池用水泥盖板盖死,只露有不易察觉的细缝,火票审批人员及动火人均未察觉,导致焊花引爆集水池内的油气,将水泥盖板掀起,造成一名现场安全监护人坠入水池窒息而死。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切实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笔者尝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刘鲁新 《安全》2011,32(1):16-18
运用煤气安全理论,结合煤气动火作业的实践,提出带煤气动火作业的可行性,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煤气动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对易燃易爆设备、容器或管道进行明火作业时,在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因此,加强动火管理,采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置换动火是常用的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之一。所谓置换动火,就是在动火前用惰性气体(如氮气、蒸汽、二氧化碳)或者用  相似文献   

10.
工业动火是指使用气焊、电焊、喷灯等焊割工具,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生产作业,以及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过程中,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生产设备及管阀配件趋于老化,新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设备流程不断完善,油气场站工业动火作业越来越频繁。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原油、伴生气、采出水,本身就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08,(6):18-18
答:在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时,首先应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工作方便,要挪走5米以内的易燃物品,否则应采取防燃措施。如有高处作业,则要搭好脚手架。如动火处已漏煤气,则要在点火之前进行处理。动火前要在动火设备或管道的附近安装压力表,以测量设备或管道内的煤气压力,安装好史焊用的零线,在动火现场要根据情况准备必要的灭火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石化园区化工公共管廊检修、技术改造、改扩建项目中,均涉及到不同类别的动火作业,根据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公共管廊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一般被认为作业简单,易被忽视,实际上管道输送的原料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故应参照易燃易爆的动火作业规范管理。因此,加强管廊动火作业管理,是管廊安全管理重要的环节,以防在动火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依据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管廊动火作业也应按厂内管廊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发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锅炉制粉系统、燃油系统、汽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脱硝系统等系统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如果在开展动火作业时,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不严,安全措施不落实,极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因此,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在开展动火作业时,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管理规定,规范现场动火作业管理,及时了解动火现场火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  相似文献   

14.
<正>动火作业是指电焊、气焊、机械打磨、热切割、加热和使用内燃机等可能产生火花、过热或燃烧的作业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存在或产生点火源。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于1992年颁布了29CFR 1910.119《高危害化学品工艺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of highly hazardous  相似文献   

15.
燕列进 《劳动保护》2010,(10):106-107
在石化及许多其他行业,油气设备(包括管道)数量多,分布广。油气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推移,在高温、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作用下所存在的材料、结构、制造上的缺陷,常会发生裂缝、穿孔等问题。油气生产涉及到的很多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性,油气设备检修时更涉及到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  相似文献   

16.
于涛  鞠伟 《劳动保护》2001,(8):39-39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一种携带式仪器 ,由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供电 ,用来检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 ,当被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达到预定危险浓度时 ,发出报警信号。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及其他具有可燃性气体泄露可能的场合 ,尤其适合安全巡回检查及动火分析。1.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时 ,必须首先检查电池电量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只有在电池电量充足时 ,仪器才能反应真实可燃气体浓度 ,如连续检测应随时检查电池电压 ,需要换电池或充电时 ,必须在安全场合进行。2.每次检测时必须在洁净的空气环境中进行零点调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诱发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事故的“三个强化”措施。即:强化动火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动火作业许可证》(即火票)安全管理、强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动火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动火作业,也称之为热工作业,是很多企业主要的也是风险最大的生产作业活动之一。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动火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则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镇燃气管道动火作业的高危险性,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从动火施工作业的前、中、后3个阶段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并基于作业的前阶段建立安全评价体系。然后,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将因素的量化值与测度函数结合得出测度评价矩阵,采用变异系数法处理评价矩阵,确定各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最后,根据测度评价矩阵与因素权重得出动火作业的安全等级,并对危害因素进行排序。实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确定出城镇燃气管道动火作业的安全等级,对于不安全的施工作业,可根据排序确定高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其危险性,提高整个动火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石化园区化工公共管廊检修、技术改造、改扩建项目中,均涉及到不同类别的动火作业,根据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公共管廊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一般被认为作业简单,易被忽视,实际上管道输送的原料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故应参照易燃易爆的动火作业规范管理。因此,加强管廊动火作业管理,是管廊安全管理重要的环节,以防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