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来榆钱暖     
正"又是一年春来早,柳絮满天飘,暖风轻扬桃花红了,榆钱儿串上了梢……"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榆树破寒,未长出绿叶之前便形成了花,这种花就叫榆钱儿。榆钱儿一串一串的,像古时候穿在一起的铜钱,是以得名。榆树是一种耐贫瘠的树,故乡村落房前屋后,除梧桐和柳树之外,种的最多的就是榆树了。它的名字不仅吉利,榆钱,余钱,而且还是农人春荒时的救命粮。旧时民间有"一树榆钱半月粮"之说,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2.
死去的故乡     
老愚 《环境教育》2014,(12):63-64
正祠堂坍塌多年,椽烂瓦碎,祖先牌位也不知所终。不知何时作了碾坊,逼仄的空间更加局促,好在早就废了祭祀,也无大碍。祠堂两边的人家,刈除院里参天的柏树,用砖头一步步圈成了自家的领地。老树仅剩三两株。场边那株老榆树最先死掉,繁密的榆钱本可供人年年捋了吃,也是饥饿年代人们的一个盼头。后来,树皮不知被谁家剥走做榆皮面,光溜溜的树迅疾枯萎而死。盘踞在捞池边的大皂桷树,枝杈繁盛,结出黑压压一树果实,妇人浣衣,小孩充饥。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在辽西山区,那儿的树木品种不多,漫山遍野多为榆树,只有在小河边才能见到杨柳树. 阳春三月,春日融融.当许多树木尚未发芽时,家乡地头山边的老榆树就竟相开花了.先是树枝头泛出密集而细小的紫色花苞,隐约可见.几天之后就是满枝新绿,呈现出一簇簇绿中泛白的榆钱,圆圆的嫩嫩的,令许多人垂涎欲滴.  相似文献   

4.
戈壁夫妻榆     
《绿叶》2020,(7)
正一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想不到戈壁滩上一棵普通的榆树却出了大名。我正苦于在边疆地区找不到有故事的人文古树,新疆的一位朋友突然来电话说,那里有一棵老榆树,与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有关,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我听后大喜,放下电话,稍加准备便飞往现场,这次找树真可以说是不远万里了。  相似文献   

5.
时光中的树     
《绿叶》2020,(7)
正我曾经这样描述我老家杏儿岔的树:30棵杏树加上50棵柳树,再加上100棵杨树和12棵榆树,还有41棵梨树和58棵苹果树,再加上前年二叔在门口种的3棵椿树。这就是杏儿岔全部的树了。反正岔里都是一些平常人家,都是一些好种好活的树。有时觉得树太少了,岔里人就把一棵扁豆叫作扁豆树,把一棵枸杞刺叫作红刺树,还有麻秆树、苦荞树。远远看去,是一团树包围着杏儿岔;走进岔里才看清树散落在各处,就像那些门口蹲着、地埂  相似文献   

6.
世界真奇妙     
《环境教育》2006,(4):28-30
南太平洋岛屿上的“面包树”在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生长着一种能长出“面包”的树, 叫面包树。当地的居民吃的面包就是从这种树上摘下来的。面包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乔木,一般高10多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它的叶子有三种颜色,当地居民用它来编织漂亮轻巧的帽子。它的果实就是“面包”,每个“面包”大小不一,大的像足球,最重达20千克,小的却只有橘子那么大。“面包”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新疆地区土地荒漠化及防沙治沙现状,以及在试验基地沙丘上进行的沙漠滴灌种植榆树试验,通过对沙漠榆树栽种模式、灌溉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效益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滴灌沙漠种植榆树模式。试验研究证明: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种植榆树治理土地荒漠化是可行的,对新疆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有着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实践能力,山东坚持抓示范、强品牌、提质效,做好“小卫士”大文章,擦亮本土环境教育金字招牌。抓示范,把标兵“带”起来自2016年起,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团省委、省教育厅持续开展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选树活动。其间,优化选树标准,加密选树频次,规范“学校发动、县级选拔、市级推荐、  相似文献   

9.
各种各样的树 —小班活动—   目的: 1.带领幼儿观察了解几种常见的树,初步感知树的明显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懂得爱护绿色植物。   3.学习词汇:高大、细长、随风摆动。   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春天到了,许多树都发芽了,长出新的叶子,今天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各种各样的树”。   2.观察谈话。   (1)小朋友,这是什么树 ?(如“柳树” )  (2)摸摸 (柳树 )树干,感觉怎么样 ?  (3)这是什么 ?长得怎么样 ?(在观察过程中丰富幼儿词汇:如细长、柳条、随风摆动等。 )  3.观察一种树后作小结。如柳树:柳…  相似文献   

10.
佚名 《绿叶》2005,(12)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 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我党我军著名军事家刘伯 承元帅毕生的座右铭。在我党著名 将领之中,刘伯承元帅以毕生爱树、 护树而知名。在革命战争时期,刘伯 承行军所到之处,一有空闲,便发动 战士们植树造林。建国后,刘伯承爱 树之情更甚:每年植树时节一到,他 就亲自动手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在 南京北极阁那幢旧式二层小楼里居 住时,刘伯承在楼前移植了一棵大 松树,楼后向阳的山坡上的云南松、 马尾松、红枫和竹子,也均是刘伯承 亲手栽种的。  相似文献   

11.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肤色     
任茂谷 《绿叶》2022,(10):55-59
<正>一周末我喜欢去雅玛里克山的树林子里转悠。过去,人们把这座山叫作“妖魔山”,现在习惯叫“雅山”。我在林子里用粗糙的树皮磨手掌上的老茧,这样的摩擦不能让老茧减少,当然,我也不是想让老茧增加,只是喜欢这种麻酥酥的感觉。树皮和老茧都是保护层,分别保护着树和手,双方摩擦产生的热,通经连心,震颤着我与树的共鸣。林子里有我栽的树,市区和周边山上的很多地方都有,现在早已分辨不出哪些是我种下的,但我手上的老茧与这些树相关。我栽了树,树改变了城市的肤色。  相似文献   

13.
发现问题 自从开展了植树活动后,城市里又多了一批“绿色环保小卫士”。每当我乘公交车去盆景园时,这些“绿色环保小卫士”都笑眯眯地向我点头、问好。我也在心里默默地说着“Hello!Hellol”可是最近几天,我经过某些小店门口,发现那儿的树总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还有的甚至在逐渐的枯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盆景园里的树—直站得笔直笔直,而这里……哎!  相似文献   

14.
<正>研学实践作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新载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路径,是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拓展。为深化选树活动教育实践,推进社会化环保宣传教育,启蒙青少年环保科学素养,2022年5月,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日照市部署策划“唤绿之旅”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项目。2022年7月28日,省生态环境厅、团省委、省教育厅在日照市举行“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暨日照市“唤绿之旅”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认为:把教学简单地归结为读和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学使孩子脱离充满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败。   当冬天还没有过去,光秃秃的树枝仍在寒风中摇摆的时候,他就把课堂搬到了果园,激动的孩子们欢呼雀跃。   “孩子们,你们看这树芽,”他说道:“不久,它就会鼓起来,会变得柔软而鲜嫩,散发出春天的气息。”他用手小心地碰碰树芽的苞,又说:“这里面躺着一片小树叶,就是树的婴儿,苹果树把它包裹在襁褓里,让它暖暖和和地过冬。现在春天快到了,树液的流动开始加快,小树叶也不想再…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学习,读树也是学习,是一种在户外感受自然、师法自然的学习,若能读出树的沧桑,听懂树的倾诉,那你的爱便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户外生态教育活动中,有一个由二人进行的“读树”游戏,十分引人入胜。蒙面者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某棵大树前,通过用手触摸、用耳聆听、用心阅读,引发你对树木的亲和力,提高你对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戏,你一定颇有感慨,那就请你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国自然教育家柯内尔来京教授了许多游戏,其中有一个叫“我的树”,是以人扮树,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树的…  相似文献   

17.
喜爱自家小居更多的原因,不是小居的车场、饭堂、菜市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和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而是窗外那一片浓浓的绿意:绿的山、绿的水、绿的树木、绿的菜畦,连偶尔吹来的风,也仿佛是青翠欲滴。小居背依一脉青山,凭窗而眺,山坡上是菜农们精心培育的一畦畦葱绿的菜地和一片葱葱郁郁的果园,翠绿的橘子树、浅绿的香蕉树、墨绿的荔枝树,在阳光的辉映下层次分明、深深浅浅,好一幅浓淡相宜的绿色画卷。一条青碧的小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5,(7):40-40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倘若忽视环境保护,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近日,针对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这一话题,我们走访了昆明市靖国小学校长柴玉玲。关于环境教育,柴玉玲校长认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要融入到师生生活当中。谈起具体的环境教育方式,柴校长如数家珍。据统计,每制作400张贺卡就要用掉一棵大树的木材。自2001年以来,每到节日来临,靖国小学都要倡议开展“少寄一张卡,多留一点绿色”的“减卡救树”活动。在“减卡救树”活动的同时,还将杜绝纸张浪费上升到了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及纸杯等方面。为增…  相似文献   

19.
张鹏 《绿色视野》2014,(6):52-59
BMX小轮车、“死飞”,这两样看似是自行车,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小轮车发展成一项特技运动,“死飞”成了潮人们拿来耍“酷”的工具。在安徽,小轮车爱好者郑希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而爱好“死飞”的人群也在“死飞”安全与否的争议声中慢慢扩大。  相似文献   

20.
紫石塔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着一份深深地“桃花源情结”。那篇人人熟稔的《桃花源记》,让我们谁不向往? 紫石塔,一个藏在深山中的“桃花源”。纯美的山林和爱着山林的纯美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一个再小不过的村子,村前林里的老树,每棵都越过了千百年啊。紫石塔人,在生死轮回中与这山林相生相依,融为一体。他们敬山,爱树,象崇拜神祗,象爱护亲人,再苦再穷的岁月,也不肯砍下一棵树卖钱:“钱像水一样流去复来,而树呢?!”有人要拓宽山路,“还是让它‘隐在深山人未识’的好!”反对者们立刻说,“现在最可怕的就是人,观光的人一多,还有这么好的山林,还能哈出那样迷人的气息吗?”看似封闭的紫石塔人,对山林的热爱,对环境的呵护,比起大都市里的人们, 是否更具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