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放射性污染混凝土破碎过程中的粉尘特性,采用分散度压制控制方法,进行粉尘的雾化压制处理,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放射性污染混凝土破碎过程中粉尘雾化压制的程序控制,提高雾化除尘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在除尘过程中,计算除尘器与粉尘粒径的适用关系,进行雾化压制的程序控制和自动粉尘分离,提高除尘效果。采用该技术进行放射性污染混凝土破碎过程中粉尘雾化压制的效果较好,除尘率较高,自动控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粉尘是露天采矿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露天采矿中粉尘要达到环保要求,需要从生产过程中的凿岩、爆破、装卸、运输、堆存各环节进行污染控制.采用对上述各生产环节中的粉尘产生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找出各个生产环节粉尘的主要产生点,通过对比前人在各个生产环节粉尘控制的研究成果,找出控制粉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露天采矿中各个环节上技术经济上最有效的粉尘防治措施,为露天矿山开采污染防治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汇总形成一套完善的粉尘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了电除尘器高浓度区粉尘强制收集技术.通过建立电场粉尘传输数学模型和对实测断面粉尘浓度分布曲线进行回归,分别得到了理论和实际电场粉尘浓度分布公式.结果表明,电场中粉尘浓度分布与断面位置有关.电场中每个断面上从电晕线到收尘极板质量浓度逐渐提高,极板附近存在高质量浓度粉尘区.在极板末端收尘板两侧加装等速吸风口,将极板附近的粉尘气流加以强制收集并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或循环至入口进行二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降低极板振打引起的粉尘飞扬造成的粉尘流失.利用流函数对吸风口流场分析并根据实测的断面粉尘浓度分布可得到吸风口宽度与收尘效率的数值关系.粉尘强制收集技术是电除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创新.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以对运行中的电除尘器加以改造,又可以在电除尘器的设计中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粉尘随处可见,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1],粉尘虽然微小,但影响巨大,主要体现有:一方面,粉尘会使加工车间的工作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对车间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粉尘还会影响车间的机械加工设备的运行以及加工产品的质量。为了减少粉尘污染,本文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引起固体推进剂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粉尘爆炸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粉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的危险等级为II级,即危险性处于"不容易发生爆炸"级别.  相似文献   

6.
粮食加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但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也会损坏机械设备,更为重要的是粉尘爆炸成为粮食加工储运企业的安全隐患,危及着人类的生命和生产的安全.本文对粮食粉尘的爆炸过程、特点及爆炸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阐明了粮食粉尘爆炸控制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中应采用综合措施,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具体可分为惰化、控制粉尘浓度、防止产生点火源的预防措施和泄爆、爆炸遏制、隔爆防护措施两大类;同时对粮食粉尘爆炸的防治技术及粮食中转筒仓防尘防爆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能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讲,黄土高原(LP)粉尘主要来源于北方沙漠区,但有关中国东部及其周边地区粉尘来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为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亚洲主要粉尘源区如中亚(CA)和中蒙(CM)粉尘循环对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响应,探讨了CA和CM粉尘排放对下游的贡献。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发布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 1.0),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海拔高度为现在10%,20%,30%?…100%的9个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中亚和中蒙干旱区冬季降水均线性减弱,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阻塞西风环流使其减弱从而引起中亚粉尘释放减弱;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引起亚洲冬季风加强,促使中蒙粉尘释放加强,与中亚相反。模拟结果与地质记录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中蒙粉尘源区对黄土高原、中国东部及临近区域粉尘沉降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能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讲,黄土高原(LP)粉尘主要来源于北方沙漠区,但有关中国东部及其周边地区粉尘来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为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亚洲主要粉尘源区如中亚(CA)和中蒙(CM)粉尘循环对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响应,探讨了CA和CM粉尘排放对下游的贡献。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发布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 1.0),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海拔高度为现在10%,20%,30%…100%的9个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中亚和中蒙干旱区冬季降水均线性减弱,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阻塞西风环流使其减弱从而引起中亚粉尘释放减弱;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引起亚洲冬季风加强,促使中蒙粉尘释放加强,与中亚相反。模拟结果与地质记录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中蒙粉尘源区对黄土高原、中国东部及临近区域粉尘沉降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催化剂企业粉尘危害情况,分析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方法:对现场粉尘浓度进行检测,调查企业粉尘防护情况.结果: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结论:某催化剂企业粉尘职业危害防控情况较好,粉尘检查结果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可以表示为一个五边形(参见左上图)。 燃料——可燃粉尘。粉尘的颗粒大小非常重要——越小的颗粒越可能悬浮并容易被点燃。 氧化剂——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一般情况下它足以支持爆炸。 悬浮——粉尘需要分散在空气中。粉尘可能是正常地散布在工艺设备内的空气中。在一个建筑物中,粉尘分散在空气中则可能是由大的泄漏、较小的初期粉尘爆炸、其它将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振落或者是将地面的粉尘扰动扬起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双掘进面施工隧道内游离SiO_2粉尘浓度演化特征与扩散规律,获取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参数,以斗篷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Ansys-CFD有限元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离散项模型对双向掘进隧道安装除尘设备前、后粉尘扩散轨迹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粉尘浓度分布特点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衬砌台车对粉尘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阻碍效应,台车两侧游离SiO_2粉尘浓度值出现了明显的分界.(2)单纯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部分高浓度游离SiO_2粉尘在非爆破端循环停留时间较长,通风一段时间后少量高浓度的游离SiO_2粉尘穿过台车在非爆破端循环停留形成簇团效应,未进入斜井进行排放.(3)压入式通风设备和除尘系统联合作业后,非爆破端游离SiO_2粉尘浓度趋于0,联合作业900 s后,隧道正洞与斜井内游离SiO_2粉尘浓度基本降至8 mgm~3以下,达到规范要求.研究显示,采用离散项模型对双工作面施工隧道内游离SiO_2粉尘浓度演化特征与扩散规律的模拟是可行的.压入式通风设备与除尘系统联合作业条件下游离SiO_2粉尘快速进入斜井进行排放,隧道施工作业区内游离SiO_2粉尘浓度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通风过程中粉尘运行轨迹几乎不涉及隧道非爆破端,减少了对非爆破端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也提升了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治理的重视程度。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降低矿井内部施工人员吸收粉尘的程度,降低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在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产生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现状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陈喜山  张永亮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721-2725
为提高矿山粉尘收集效率,对除尘器湿式过滤层纤维丝过滤阻力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粉尘粒子通过除尘器湿式纤维丝时的阻力理论模型,自行设计了湿式纤维层过滤实验模拟系统,模拟矿山粉尘特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理论模型参数进行了无量纲修正,进一步完善粉尘湿式过滤的阻力理论公式.实验表明,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修正后的理论曲线不仅与实验曲线的趋势保持一致,同时数值上也基本吻合,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巷道内粉尘二次飞扬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巷道中沉积粉尘二次飞扬的现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粉尘二次飞扬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巷道内粉尘二次飞扬的极限风速与扬尘粒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矿井通风除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给矿井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大量粉尘,是现代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建筑粉尘的大面积扩散,不仅会对大气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必须通过相应理论体系和分析技术,详细探究粉尘污染扩散特征和防治手段。利用Fluent程序运行结构,引入计算流体力学数据和工程粉尘运行轨迹动态数据计算,建立Fluent湍流动态分析模型,对拆除大型建筑物过程中粉尘污染扩散特征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基于大气对环境影响理论和Fluent湍流动态分析模型对粉尘污染的扩散分析数据,提出了以加强管理施工单位施工规范、市民参与施工粉尘监督和治理、政府完善治理标准和经济手段等方式为核心的全民性多方向粉尘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码头堆场的粉尘污染进行监测监管的工作正在逐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帮助自己实时掌握作业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浓度,以便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因此,如何选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如何设置监控点位,以及如何进行数据预警应用等内容,对于有效地利用该数字化监测系统进行污染防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码头堆场粉尘污染治理和监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电袋复合除尘器捕集粉尘除了静电凝并作用外,滤袋表面的二次粉尘层和一次粉尘层中粉尘颗粒之间的微米级间隙,以及滤料纤维层中纤维间距的微距,加上荷电粉尘层形成的(内)电场力和(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微细粉尘发生极化、库伦和电场吸附,是实现高效捕集微细粉尘PM2.5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8.
对催化剂企业粉尘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岗位接触粉尘多,员工防护意识差,粉尘检测结果部分上料口与包装口检测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结论:催化剂企业粉尘管理总体较好,粉尘合格率较高,但部分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有待加强,粉尘日常监测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9.
对油田固井水泥生产和使用作业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粉尘污染严重的立式散装水泥储存罐尾气口排放、水泥裸口装卸、水泥与外加剂干混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粉尘治理,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由平均49.94 mg/m3降至1.19 mg/m3,除尘效率达97.81%,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50~65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了冶金粉尘在不同反应气氛条件下的硫化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反应气氛对冶金粉尘脱硫有较大的影响.大于350℃时,不管在何种反应气氛下,冶金粉尘脱硫能力在中等或中等偏上;在大于500℃时,冶金粉尘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其硫容量接近或达到相应气氛下的理论计算值;冶金粉尘在中性与还原性气氛下的脱硫能力比其在氧化性气氛下的脱硫能力强;冶金粉尘是干法脱硫工艺中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