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环评有效性问题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环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环评在环评启动时间、建设项目分类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环评报告内容和结论、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环评启动时间、环评报告审批与稽查分离、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化程度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公众参与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指出了目前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特点、提高农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途径、农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框架3个方面对完善农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制度明确了环评工作的内容和深度,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分类管理名录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行业细分调整、环境敏感区界定、公众参与范围确定、简化要求制定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评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  高燕 《四川环境》2013,(5):61-66
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发展历程的回顾和采用对比法分析各省市出台的相关公众参与的实施办法或条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公众参与作用边界被无限放大、参与对象缺乏代表性和形式单一等问题,从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对象的选择、公众参与形式、公示内容、公众反馈意见等方面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评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以下简称中环评分会)2014年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西安隆重召开。环境保护部环评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环评分会、陕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以及环评分会会员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以环评公众参与为主题,对美国、日韩、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环评公众参与及信息公开制度情况及案例进行了研讨交流,通过案例交流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比  相似文献   

8.
自从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后,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继实施,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环评也面临着新问题。针对实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在规划、项目选址、工艺技术环保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为更好地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环境管理上的作用服务。  相似文献   

9.
孙泺  李然  李克锋  刘盛贇 《四川环境》2011,30(6):99-103
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农业灌溉项目的兴建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农业灌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本文根据世行贷款项目——中国四川武都农业灌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和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世界银行及我国在农业灌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其中世界银行在有些方面,如评价等级、公众参与等与国内环评要求基本一致,而有些方面,如回顾性评价、替代方案分析、累积性影响分析、环境管理计划、移民安置行动计划、病虫害管理计划等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中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或与世界银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我国环评工作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玉林 《青海环境》2008,18(3):101-103
公众参与可以反映广大公众的意愿,帮助决策者科学决策,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而规划环评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飞跃,是环境影响制度的一项摄本性改革。艾章主要从公众参与的形式、参与主体、意见反馈等方面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评中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和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公众参与实践,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评中公众参与进行初步探讨。目前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相关公众界定较难、公众主要是在环评机构主导下的被动参与、信息不对称使公众难以正确表达意见、相关公众中个人的环境素养和法制意识不高。根据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提高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评公众参与水平:研究制定海洋工程公众参与技术方法规范;掌握好公众参与时机,尽早启动,调动公众主动参与;科学确定公众范围,选择好公众参与对象;结合实际选择公众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规划环评的特点,通过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案例分析,就如何保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只有做到广泛的公众代表性、有效的公众参与形式、科学的问卷设计、合理的反馈意见处理,才能发挥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华  张帆 《环境教育》2009,(11):62-62
公众参与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出:“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使公众参与首次有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环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管是在基础建设项目方面,还是技术改造项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但现行的环评制度还存在诸多缺失,无法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环评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改和完善、增强环评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我国开展环评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朱莞  姚建  谭渊 《四川环境》2007,26(6):88-91
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提出当前环评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信息公开及听证主体不尽合理等问题,并加以分析。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公众参与工作,提出诸如扩大并完善公众可以参与评价的方式和媒体参与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公众参与主体范围、公众参与形式、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法律保障、公众参与意见等方面指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要完善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完善公众参与形式、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重视公众意见的反馈等完善公众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若干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璐 《中国环境管理》2003,22(5):10-11,14
着重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若干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是先进的,但也指出了相关规定的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作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影响、创新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工作边界和内容范围交叉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焦虑引发社会风险事件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两者的"天然联系"愈发紧密,工作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愈发凸显,致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繁复、执行力差。在梳理环评、稳评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评和稳评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主体和程序上的异同,剖析了两者在制度设计和内容衔接方面的关系,并从理清工作边界职责、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共享、强化稳评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环评和稳评政策衔接的建议,为政府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社会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和现状,论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作用,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法制保障、公众环境素质和技术操作程序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