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计算了青岛市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分析了2009—2015年的植被覆盖指数与区域年降水总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青岛市植被覆盖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青岛市8个评价单元中,市内3区植被覆盖指数最低,平度市最高;除崂山区外,植被覆盖指数与区域年降水总量整体呈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达0.90。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5年3月6日济南市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ENVI5.3为平台,利用改进的暗像元算法,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得到以下结论:济南市平均AOD为0.454,南部山区处于低浓度梯度,西部地区处于高浓度梯度,东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济南市AOD与其地势(DE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负相关,与人类活动呈正相关。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分区分层治理、建立生态廊道、转移污染企业、提高植被覆盖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应用遥感技术,利用长时间序列的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集,结合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对豫西山区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豫西山区植被覆盖总体上略有上升,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高海拔区域植被覆盖相对稳定,退化概率较低;低海拔区域植被退化和恢复的概率都相对较高;坡度小的区域植被退化和修复的概率都较高;坡度较大的区域植被轻微退化概率增大,坡度越大,植被覆盖修复的概率越低;南坡和北坡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东坡和西坡植被覆盖度较低;西南坡向的植被退化相对严重,东南坡向植被退化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徐建辉  苏娅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291-293,F0002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数据量大、空间分辨率高、结构信息复杂、地物同物异谱现象更为突出等特征给专题信息提取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植被的光谱特征,利用监督分类、植被指数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对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绿地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分类精度作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督分类方法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运用植被指数分类方法则有明显改善,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精度最高,因此NDVI能有效地对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  相似文献   

6.
在遥感影像处理中,植被指数提取广泛应用于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主要介绍了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植被指数。对植被指数提取的关键部分进行分析,并给出植被指数提取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宜昌三峡翻坝运输江南公路沿线环境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图片,采用GPS、RS和GIS相结合的空间信息技术完成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图。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区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生物丰度指数98.29、植被覆盖指数88.28、水网密度指数72.40、土地退化指数19.06、环境质量指数为93.5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74.55,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8.
王元超  颜梅春  张先聪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2):99-101,166,F0002
采用重庆市主城区2000年和2010年两个时相的TM影像提取城市扩展信息,对影像数据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进行RGB组合增强,再进行决策树分类和减法运算获取研究区扩展信息,发现建筑区面积增加了1.62倍,大部分是由植被区转变而来。其扩张方向受地理影响,南北方向为外延型,东西方向为飞地型。借助统计资料进行精度验证和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分析发现,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增长和人口扩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对经济增长、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遥感手段监测与研究城市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可行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光学遥感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源,被广泛应用于植被覆盖度反演,但南方丘陵地区常年多云雾,受云雾污染,像元质量下降。受丘陵地形的限制,地块破碎化严重,加之南方丘陵植被类型多,植被光谱变化较大,这些因素造成了植被覆盖度提取的准确度降低。为了提高丘陵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的精度,提出一种整合光学与SAR影像的反演框架。以Sentinel1A和Sentinel 2A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首先利用Sentinel 1A的光谱特征去除Sentinel 2A影像上的云像元,再使用光谱归一化减弱植被的光谱变化,在此基础上将扩展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用于反演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该框架能有效恢复云污染的像元,端元和影像归一化后,降低光谱异质性,反演丘陵地区植被覆盖度的精度较高,均方根误差为0. 14,相关系数为0.95,接近地表植被覆盖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典型山区县域城市——沂源县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获取Landsat8_OLI数据计算NDVI指数,进一步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实现对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表明:(1) NDVI能够有效准确地获取地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展状况;(2)将求取的植被覆盖度和地表实际数据通过统计描述特征进行相互验证,总体精度约为80%,验证了像元二分模型的可行性;(3)沂源县植被覆盖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趋势,植被覆盖度与人类活动成整体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将野生动物的分布位置与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以单因子评价参量,快速有效地对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宜性的多年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面积总体呈波动性持续下降态势,保护区整体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秸秆焚烧是农作物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焚烧,会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产生极大影响。利用环境卫星、MODIS等卫星数据,可以开展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为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手段。自2009年起,每年夏秋两季,环境保护部都会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进行每日遥感监测,并及时通过环境保护部网站向全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低温雪灾后莽山保护区森林植被恢复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1月的低温雪灾为背景,选择反映植被长势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以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少、最能体现植被自然恢复的莽山保护区为研究区,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样区植被遥感直方图的拐点来确定NDYI(soil)和NDVI(veg),通过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低温雨雪后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并对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林龄和树种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整个莽山乃至南方受灾地区的受灾程度评价提供方法支持,为灾后重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1989年-1991年在天山北城不同类型草场观测的牧草产量与光普资料及同步接收的NO AA/A VH RR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场光普植被指数随太阳高度角的上升而降低;随牧草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份的光谱植被指数值不同。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各种植被指数和存在显著相关;牧草干重与鲜重与气象卫星比值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7597和0.8066;建立牧草产量卫星遥感监测模型,可用于天然草场牧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的开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论文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攀枝花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信息进行提取,对该区域2000~2010年10年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该区域因矿山开采造成其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变化信息以及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89-2009年20年间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分析,揭示了造成双台子河自然保护区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定量计算了石油开发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989-2009年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观破碎度明显增加,人类活动导致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油田开发在总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的贡献率仅为4.6%。  相似文献   

17.
艾比湖地区是中国沙尘暴的起源地之一,而且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指征作用。利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结合Modis数据,采用遥感数据分类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植被指数模型,建立解译标志,采用无监和有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了艾比湖湿地保护区LUCC的现状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黄河三角洲的很多区域因胜利油田地震勘探而引起植被棋盘式分布。地震勘探引起植被群落斑块扩展,就其生态作用来说,与当前黄河三角洲生态恢复、保护和重建植被这一目标相吻合。此种植被群落的扩展,无须额外经费投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使其从自发状态转变为通过人工协调可在适宜区域最大限度扩展的对策,将有助于更好地协调油田开发和湿地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植被覆盖率法,对新疆和田—若羌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研究区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区域面积呈减小趋势;而轻度荒漠化、非荒漠化区域面积则呈增加趋势。研究区荒漠化的趋势变化与沙地戈壁以及耕地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和田—若羌地区沙地戈壁面积在30年间减小4.19×105hm2,总体下降率为23.3%;而耕地面积则增加了1.03×105hm2,增加率为2.6%。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正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让环保更精准近年来,在生态环境领域,遥感、自动化远程控制水文遥测等科技手段,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针对汶川震区的结论,便是科研人员基于十年间的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分析得出的。卫星遥感监测,让小堆垃圾、小水沟的污染都难逃"法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