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峰波 《环保科技》2005,11(2):38-4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纠纷愈来愈多,正确有效地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衡量环保部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执法水平的一座天平。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了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问题的一些有效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投诉是单位和个人环境维权的一种法定形式和参与体现,其“控告”类投诉属于法律范畴的环境纠纷,可按环境行政调解处理。环境行政调解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应当事人请求处理污染纠纷的职能行为。环境行政调解无固定程序和时效要求,也无法律强制性质,因此在当前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群众维权意识有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行政调解的效能,对处理当前大量环境污染投诉的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投诉是单位和个人环境维权的一种法定形式和参与体现,其“控告“类投诉属于法律范畴的环境纠纷,可按环境行政调解处理.环境行政调解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应当事人请求处理污染纠纷的职能行为.环境行政调解无固定程序和时效要求,也无法律强制性质,因此在当前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群众维权意识有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行政调解的效能,对处理当前大量环境污染投诉的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事故的增加 ,环境纠纷急剧上升 ,逐渐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 ,处理环境纠纷已经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环境纠纷包括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纠纷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纠纷。1基层环境污染纠纷存在的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中规定、赔偿金额的纠纷 ,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 ,由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调解。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抚顺市顺城区和东洲区1995~1999年度环境信访统计表中的无一赔偿案例调解成功。这是因为一方面环保法规、条例没有详尽的关于赔偿金额的具体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工作经验,浅析了环境污染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重的关键环节,以推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张道合 《环境》2003,(5):36-37
一、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的行政处理环境法学者对环保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运用行政处理方式来解决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环保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调解处理涉及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具体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是国家行政主管机关依照法律的授权和当事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办法》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博兴县环境保护局鲍学杰1994年7月1日,《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省人民政府通过并颁布施行以来,改变了多少年来环境保护部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无章可循的不利局面,为...  相似文献   

8.
曾红艳 《沿海环境》2002,(12):26-27
沿海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对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中常常碰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一、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即谁污染,谁治理,谁赔偿。若发生赔偿污染纠纷,“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环…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章简要分析了企业环境污染纠纷的产生及其主要来源。提出企业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实用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章简要分析了企业环境污染纠纷的产生及其主要来源。提出企业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实用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11.
杨育杰  陈德萍 《山东环境》1999,(3):54-54,57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权限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难题,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搪塞了如何建立环境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纠纷是指环境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和赔偿金额等问题的意见或者见解不一致而发生的争执。环境污染纠纷发生后,受害方的当事人往往要积极地寻求处理的途径和方式,以求得自己受到环境污染侵害的权益得到补偿。正确选择和确定纠纷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对于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维权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法》第41条概括地规定了两种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途径:一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有关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文仅就前者陈述浅见:1.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据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依法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的活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有如下特点:1.1行政处理程序应当事人的请求而启动《环境保护法》第41条2款明确的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2款、...  相似文献   

13.
浅议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难点和方法烟台市环保局宇永益环保界从事环境管理的同志,大都对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深感棘手;认为搞好此项工作之难;如同攀登蜀道。作者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要认识和掌握这项环保业务的特点,对它不断探索和总结,是能寻求解决办法的。1...  相似文献   

14.
基层环保行政部门在处理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时,常常因处理决定有方式不同,导致环保部门可能成为被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被告。环保部门是否应成为被告,应结合就其对污染纠纷所作出的具体处理决定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景涛 《交通环保》2000,21(4):39-41
对船舶发生油污事故的种类和可能来源,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做了简要论述,同时对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后,主管机关如何对违法行为帮出行政处罚以及如何调解处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纠纷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行政调解虽然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以适应我国环境纠纷解决的需要。重构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制度包括进行专门的立k法和设立专门的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专门机构,赋予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和建立行政调解与诉讼沟通和协调机制及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陈松 《贵州环保科技》1999,5(4):8-12,17
通过法学理论及执法实践,分析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决定及不服该决定提出诉讼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8.
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污染纠纷“仲裁”的提法予以质疑,并对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污染纠纷“仲裁”一词,不是法律概念,属不规范用语,不应当在行政规章中使用,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及处理污染索赔信访的原则分析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和探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索赔案件办案的原则对处理环境信访、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信访一般可分为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两大类。排除危害是指受到环境污染影响或危害的人,因污染环...  相似文献   

20.
孙蕾  彭翔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5-456
以某铝厂环境空气氟化物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为实例,总结出了一套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法律程序、技术路线、质量保证,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